分享

浅析新石器时期制玉的切割工艺——王建泉

 宝石学家王建泉 2023-07-13 发布于黑龙江

根据出土玉器痕迹分析,新石器时期的制玉过程中切割工艺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常用的切割方式分为片具切割、线具切割、砣具切割和截具切割。桯钻和管钻等切割方式应用较少,不作分析。这四种切割方式在古代制玉工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人类发展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

古代制玉切割工艺参考图片

01、片具切割

使用较薄的石片或者石刀加水蘸砂在玉料上来回锯割,一般留下较平直的痕迹,器物的切剖面会有平行的直线纹。古人也可能使用削直的竹片、木片、骨片和陶片加水蘸砂进行切割,但这些工具本身损耗很大,故石质工具的使用可能最为普遍。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遗址中都出土有石刀,有些刀刃部平直较薄,用来作为片切割工具切割玉料非常适合。

片具切割在新石器时期多个文化中均有所发现,如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

兴隆洼玉髓玦表面呈现片切割痕迹

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玉髓玦,一部分玦的缺口采用片具切割方式对切,因玉料较硬,对工具磨损较大,留下外敞口,玦口切割面呈平坦的“V”字形。而许多玉器上留下的切割痕,则表现为一条平直的线,为片状工具的切割痕迹。这是切割时,对接不准,也无法打磨掉造成的。

02、线具切割

线具切割就是以软性的线状工具加砂和水对玉料进行切割。但真正起切割作用的是的解玉砂,砂子在线状工具的带动下运动,对玉料起到磨削作用,故切割时一定要加砂和水。实验证明线切割的工具麻绳效果最好。所以有学者也将其称为砂绳切割。

线具切割示意图

在距今9200年前,线具切割技术在黑龙饶河的小南山遗址出现,在出土的玉器中就运用线具切割技术。还有红山文化、薛家岗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马家浜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玉器制作中,均发现了使用线具切割工艺制成的器物。

小南山出土玉器 表面线具切割痕迹

新石器时期许多玉玦除片切割口外,较多的利用了线具切割。如兴隆洼文化玉玦,线具切割在玉玦上起点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里外左右侧边均可,因软性工具的特性及手工操作的不平衡性,玦口常出现波状起伏和弧线痕。玦口的上下面也会凹凸有致,有些可以上下对应起来。

玉箍形器内壁上的线锯切割痕迹

内蒙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2号墓出土的兴隆洼文化玉玦,玦口采用线具切割拉切,入口处较大,玦口内有波状起伏的弧线痕。红山文化的玉箍形器,均采用了去料取芯的做法,但并非使用管钻,而是线具切割技术。先将玉箍料毛坯制成椭圆形,上下两端切割修整平齐。再用凿或尖状器在箍芯上凿出凹槽,以实心钻打孔,然后以软性线型工具穿入孔中,加砂加水,沿着器壁进行线切割。相向切割或单向环切一周后可将玉芯取出。最后将器壁修磨平整并修磨两端边沿,打磨抛光即可。

03、砣具切割

砣具,呈扁圆盘状,中间有垂直的轴,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带动砣作快速旋转运动进行琢玉,既可切割开料,又可雕刻纹饰。它的出现和完善是治玉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治玉的生产力水平,也标志着玉器手工业的彻底独立。釆用砣切割开料在玉器器表也会留下显著的痕迹,如切割面呈圆的部分形状,切割呈外大里小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等特征。

古代砣机及砣具参考图片

从考古出土玉器的痕迹分析,新石器时期已经使用了砣具。例如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的玉器中,纹饰的雕刻线,均发现可能为砣具雕琢的痕迹。

红山文化玉凤 表面的砣具加工痕迹

赵宝沟文化时期,在西林县五十家子镇石门子村遗址出土一件玉斧,上面有一道遗留的砣切割线。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凤,上面的锋利切割线也为砣切割。据此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砣具已经应用在玉器的成型和雕琢中。砣切割在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也只是一种原始的萌芽,即便在治玉水平最发达的良渚文化中未得到较普遍的运用。新石器晚期玉器的制作仍以琢制为特征。

赵宝沟文化玉斧遗留的开料筒具痕迹

04、截具切割

新石器时期的成型技术中,还有一种可称为“截具”的工具,它是由一个圆形转盘,与多条长短不一、前端嵌有〔石片类〕截头的长臂式截杆组成;圆形转盘的中央下方有承轴之类的装置,可用外力让转盘做来回式,或旋绕式的转动。此种截具可以设计出玉璜、玉璧等弧形、圆形玉器的线条,从而制出外形。

截具草图

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玉璜上有似圆规划出的痕迹,就是同心圆截具制作留下的。

05、作者简介

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员。黑龙江省辽金文化博物馆 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古玉材质溯源。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玉出红山》、《澳门黑纱玉石作坊》和《中国古代制玉工艺》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