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从这3点入手

 陈小杰读书 2023-07-06 发布于重庆

关于这个话题,先反向思考:当一个人如果不是独立思考的,是怎样的情形?

墙头草没有主见,很迷茫找不到方向,容易屈服权威的人,没有判断力或判断不准,害怕被孤立附议别人......

为什么会这样?从小到大,我们很容易被灌输知识,去背诵应试拿分数,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没有被锻炼和激活。如果你出身的圈层家庭环境也无法帮助你,那么就只能靠自己在生活经历中去领悟。

所以,想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重要的是什么?激活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1

把观点从事实中剥离出来

往往事实出来的时候,会被各种各样的观点所笼罩。观点是人对某客观存在的信息/现象/事实的评判,容易受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情绪影响,以至于有的观点偏颇。

比如,今天下雨气温降了5℃,李奶奶觉得很冷,给她孙女小美穿了一件厚棉袄。

事实是今天下雨,以及气温降了5℃,观点是李奶奶觉得冷,冷是她的主观感受,小美不一定觉得冷到要穿厚棉袄。

再举个例子,事实是小王上班迟到领导当众批评了小王。每个同事所在的立场/利益/认知不同,于是就解读出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小王得罪了领导,领导在给他穿小鞋。

观点二:领导当众批评小王,杀鸡儆猴。

观点三:被当众批评真没面子,自己别迟到。

观点四:领导情绪不好,小王撞了枪口。

有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一座山,但是站的位置和看待的角度不同,就出现了每个人眼里不同的高山风景。

更复杂的是,人一旦接收到某客观事实时,如果这个事实与自己或亲朋好友有关,会美化当事人的那些观点和行为

美化就是好的标签都往身上揽,坏的都不愿意粘连。诸如那些虚荣/嫉妒/自私/贪婪等贬义的,很多人身上都有却不愿意承认,不想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

再者,倘若这个事实与自己无关,他就会高高在上,对当事人指指点点骂骂咧咧,稍微有一点涵养的人,也会依照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发表谁对谁错,谁有理的意见。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话大家传着传着就变了样。因为每个人都在基于自己的观念利益立场,主观视角的解析传递这个事实,原本的事实很容易面目全非。

所以,当从书中看到这两句话,我是深以为然的。一句话“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第二句话“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

当我们从网上或者线下得到的讯息,基本上都是事实中夹杂着观点,真真假假混合交织很难分辨。越是如此,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含义,把观点从事实中剥离出来,就越重要。

获得客观事实,可以保障你得到是真实的信息。

2

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一切

批判性精神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持个人独立,不轻易被他人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

这里有个前提,特别要警惕“权威主义”。不是专家大咖说的全都是对的,不是领导老板说的全都是对的,不是成功人士说的全都是对的!

总之,不要觉得比自己厉害的人,比较有权威有地位的人,他们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确的。

当你一开始就毫不犹豫信服权威主义,那么你的独立思考之路就立即终止。

接着说,批判性思维怎么用?

看到或听到某个文字/视频/事件,第一反应不是立刻相信,而是先缓冲怀疑,内心质疑它:这是真的吗?这是合理的吗?

比如我们阅读学习,不要先入为主的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也看看作者的论证,论据,论点的推导过程是否符合逻辑。

不符合逻辑的情况比如有以偏概全,条件不全,因果颠倒,偷换概念,论据虚假,不恰当类比等等。

打个比方,刚刚又看到一个男人殴打妻子另寻新欢的新闻,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是不是很熟悉?女人常把这话挂嘴边,这个就是以偏概全的案例,把一个男人=所有男人,把个体=全体。

当你去审视“作者”“说话人”的逻辑链路,要么锻炼了你找问题的能力,要么正强化了你的逻辑能力。

比如你看到我的这篇文章,你有注意我的观点和逻辑问题吗?当你刷到一些知识类短视频,你有注意博主论据推导论点是否成立吗?当你看到商界大佬发表演讲,你有注意他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吗?

如果论据,论点,论证的含义你也不太明晰的话,可以去看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3

深度思考创建自己的认识

越过前面两座“大山”,主要是保证信源的真实可靠,以及不被带节奏的独立性。想要踏过这一座“大山“才是最难,也是独立思考的关键,只有翻越了这座“大山”,才可能长出自己的原创观点。

在我看来,深度思维最基本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纵向的本质思维,横向的全局思维,加上时间维度的动态思维。

纵向的本质思维,从现象到实质的挖掘,从事实到原因的追溯。常见的工具包有5WHY法,鱼骨图等等。

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或事实,以前是看到了不走心不进脑,现在就要刻意让自己经常启动这个思维习惯:这个现象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它的产生?最关键的因素是哪个?

横向的全局思维,就是全方位各角度维度,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思考常见的工具包,5W2H,SMART,SWOT等等。

思考发问的方向主要有:这个和那个有什么关联?这个和哪些还有联系?这个属于哪个范畴?

时间维度的动态思维,是防止我们刻舟求剑,静态的看待事物发展常见的工具包比如有101010法则。

动态思维的实质是一切事物都在随时变化,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一旦变化那么条件(环境,能力,人心等)也会变化,结果就会跟着变化。譬如刻板印象效应存在,就是没有遵循动态思维。

这三种思维逐一举例篇幅太长,就拿本质思维举例吧。

老王突然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他儿子小王每天旷课去网吧打游戏。老王气炸了,马上跑到小王所在的网吧,把他打骂一顿,结果小王对老王横眉冷对,离家出走了。

先定义现象(问题)是什么:17岁的小王不去上课天天网吧打游戏。

其次追溯根本原因。

为什么小王不上课打游戏?因为他的考试分数持续下降,通过打游戏来逃避。
为什么分数下降了?因为他精神状态不好,听课很吃力。
为什么精神状态不好?因为他经常晚上失眠,睡不好觉。

为什么睡眠不好?因为他经常听到爸妈吵架闹离婚,他担心自己被抛弃。

层层追溯后就会发现根本问题不再是:小王爱旷课爱打游戏,而是:小王担心自己被父母抛弃。

我们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踩进了一个巨大的坑:我们先入为主的归因是“人”的问题,是这个人不行。

此外,每个人出现某个行为,一定是因为他有了某个动机,出现某个动机,一定是因为他最近受到了某种影响。我们得找到这个“影响”是什么。

然而老王和很多家长的做法相似,不抱着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处理,而是先情绪上头着急发泄自己的怒火,爽了自己苦了别人。

再深挖一下,老王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出现问题了吗?不是,根本原因是他的认知与思维能力问题!

最后找解决方案。你会发现,根本原因找到了,解决思路就出来了。这也印证了那句话,花80%的精力定义问题和寻找原因,20%的精力解决问题。

这三种思维想要应用得如鱼得水,需要不断刻意练习,从日常中去有意识的养成习惯,经常使用经常精进,独立思考能力会明显提升。

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刚开始是痛苦的艰难的,很容易避难就轻,选择以前的惯性路径。

不过,一旦学会独立思考,会认为思考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也乐在其中,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负担,很享受这种感觉。

总结一下,相比文章开头提到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状态,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与之相反。

清楚这世间的种种运作规律,自我目标清晰内在坚定,不容易被外界影响情绪和判断,有着独立的思想,对生命对自我的掌控感变强,从容明白的活着。

END

作者简介
陈小杰,认知/思维/哲学研究者,坚持终身学习,致力于从心灵到能力的成长跃迁。过去履历10年品牌传播人,在中国品牌500强企业、A股上市公司任职过文案策划和品牌公关经理岗位。个人微信:chenxiaojieid666。


好文推荐

看完《天道》(遥远的救世主),聊聊我的思考与学到的东西


我从《天道》中精选的30条金句,全部领悟算你厉害


继续聊《天道》,第2遍重读中,我领悟到的新东西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