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毓敏:京剧启蒙地在青岛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孙毓敏:京剧启蒙地在青岛

吕铭康

(选自:吕铭康著《青岛与京剧》)

孙毓敏,现在是非常著名的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还是杰出的戏曲教育家。孙毓敏就经常说:我的京剧启蒙地是——青岛。

为什么呢?

孙毓敏1940年生于上海。她孩提时,父母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痛苦的童年使她在幼小的心灵中就懂得了爱的力量和失去爱的凄凉。她母亲在生下她们姐妹三人以后,重男轻女的父亲一到家就闹脾气,非打即骂,不久就把她们抛弃了。后来她父亲先来青岛,在冠县路51号接管他一个死去的弟弟的酒店。

从此母女四人到上海烂米巷一间陋室相依为命。具有较高学历的母亲一边继续她曾经辞掉的教学工作,一边照料着三个孩子,过着非常艰苦贫困的生活。刚刚懂点事的孙毓敏看见妈妈每天以泪洗面,知道妈妈心里很苦,却不知道妈妈生下她和妹妹犯了什么罪?她想给妈妈一点安慰,又不知如何安慰妈妈才好,就拉过两个妹妹一起跪在妈妈面前说:妈妈您别哭了,爸爸不要我们,您牺牲一切来抚养我们,我们会永远孝顺您,长大报答您,从此我们不姓杨了,跟您一样,我们要改姓孙。妈妈听罢赶紧把她们扶起来,母女四人抱头痛哭。从此她改从母姓,作为长女,既要照顾两个妹妹,又要帮助妈妈做活。家里穷,在学校经常遭人白眼和冷遇,排座位都要排到后面,但是她的功课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分数最高的。

孙毓敏8岁时,父母关系略有好转,她与两个妹妹就随母亲从上海乘船来到青岛定居,居住在观海二路17号。

孙毓敏的耳音很好,从小就对京剧有着浓郁的兴趣。她母亲年轻时就酷爱京剧(家里还有她当年演出《梅龙镇》的剧照),还是顾正秋(现在台湾的梅派名旦)的干妈。当时,母亲就希望孙毓敏能够做京剧演员,这样主要是为了谋生。而她父亲也是戏迷,与居住在观象一路19号的后四小名旦陈永玲之父是结拜兄弟,还专门捧陈永玲。孙毓敏清楚地记得,那时青岛的永安大戏院和华乐戏院天天有戏,她就仗着自己年小嘴甜,戏院把门的都乐意为它开绿灯,所以她就天天晚上去看蹭戏,过足了戏瘾。在青岛这些日子,她有幸看过京剧大师尚小云,还看过陈永玲、许翰英这两位后四小名旦,也看过非常优秀的旦角吴素秋。她回顾起那时每当华灯初上,戏院的门口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尤其是从许翰英的演唱与表演,更加喜欢上了荀派花旦艺术。

                                                葛绥之

为了学戏,孙毓敏在青岛就找到了曾经为许翰英伴奏的荀派琴师葛绥之给说戏。每月是缴一袋面的学费,还得帮着人家看孩子做家务。学习了《女起解》、《红鬃烈马》和《祭塔》三出戏,还天天清晨就到附近的观海山喊嗓。正好,青岛有家人家过生日要唱堂会戏,这样,年仅8岁的孙毓敏就头一次粉墨登场演出了《女起解》。她至今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在唱到六恨的第三时,一紧张就忘了词,幸亏演崇公道的演员及时给她提了词。

19525月的一天,她出去买盐,回来发现包盐的旧《青岛日报》上,有一则《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招生启事》。她看后喜出望外,可是这是三个月以前的事了。原来报纸上是一则《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招生启事》,她和妈妈一起逐字逐句地看着,那上面写着报考戏校的要求和各项考生条件,孙毓敏一条条看完,觉得自己都符合,娘俩越看越高兴,一直看到最后的日期,她们的高兴劲立刻就没有了。那上面明明写着:195110月开始招生, 1952212日正式开学,她们看到报纸那天却已经是19525月份了。妈妈看女儿急得直要哭,忙安慰她说:今年错过了,我们明年再去考吧。

孙毓敏连夜给戏校写信,表明自己要学戏的迫切心愿。把她8岁登台演出的情况和自己渴望学戏的心情倾注在笔端。第二天一早,一封寄托着孙毓敏的请求和期望的信发往了北京。好像她的命运早就与艺培戏校联在一起了,当艺培戏校刚刚结束三个月的试学期,正在紧张筹备召开艺培戏校正式开学典礼大会的时候,有人递给校务主任沈玉斌先生一封信,沈玉斌一看,信封的下款工工整整地写着:孙毓敏敬上。字虽显稚嫩,但格式规范,字迹清晰,不由得放开其他工作,认真看来。信虽然很长,倒也文理通畅,词句恳切。信中夹着一张《女起解》的照片,眉眼之中透着几分灵气。沈先生便把来信放在桌子上,立即提笔复信,写道:来信尽悉,可以额外考虑插班学习,但需到本校经考试录取。然后对校长秘书荀令文(京剧大师荀慧生之子)说:这有个青岛的小姑娘要报考咱们学校,请你尽快把这封信发出,别让孩子着急。就这样,孙毓敏在发信的一周后就幸运地收到回信,不出三天,她就在母亲的带领下登上了从青岛开往北京的火车,来到了她朝思暮想的京剧艺术摇篮。严格地说,由于旅途的疲劳和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考试的时候她的嗓子失去了平时的清脆嘹亮,一段西皮流水唱得紧巴巴的,走个身段也不自然,总之,连她自己也觉得不理想。而当她听老师说:好吧,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来报到。她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使劲搂着妈妈,热泪夺眶而出。同时她看到母亲眼里也含着泪水,但没有流下来。她感激妈妈,更感激这些经验丰富又善解人意的考官。确实,是这些可敬的伯乐给了年仅12岁的孙毓敏从艺和充分发挥自己艺术特长的机会,孙毓敏也以自己对京剧艺术的虔诚和执著,终于实现了做京剧演员的理想……

孙毓敏在戏校学戏期间,由于她的刻苦努力与艺术天赋,进步很大。而她母亲则是在北京靠给人家缝洗衣服,盐水煮菠菜来养活两个妹妹。此时的她就万念俱灰,一筹莫展,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当时担任戏校校长的架子花脸大师郝寿臣得知后,便主动告诉孙毓敏:回家跟你母亲商量一下,新疆京剧团的马最良正在北京招生,我跟他讲一下,明天你陪她们去考试,如果考上,你妈妈可以带她们一起去新疆,那里找工作比北京容易,这样,你妈妈和你妹妹的生活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你看好不好?

不久,当她的两个妹妹通过了考试,她妈妈决定一起到新疆去的时候,她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郝寿臣校长,并代表全家表示感谢。而郝校长则要为孙毓敏的母亲与两个妹妹饯行,请她们全家来他家做客吃水饺。郝寿臣恳切地对孙毓敏说:你的母亲为你们很不容易,受了很多苦,是为了你才远离北京,到新疆去的,你以后,到什么时候可不能忘本呀。现在要踏实学戏,刻苦用功,将来唱红了,要好好孝敬母亲,听见没有?并说:我祝你们母女一路平安!

京剧大师荀慧生

1959年孙毓敏于北京戏曲学校(即:原艺培戏校)毕业,分配到荀慧生京剧团,被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为了立雪荀慧生门下,她就凭着半个月来的记忆,把《荀灌娘》的兄妹射箭一场点水不漏地演了下来。从而登堂入室,成为荀门弟子。荀慧生为孙毓敏辅导《荀灌娘》,作为京剧大师的老师扮作马童,为孙毓敏牵马坠镫,孙毓敏扮演的荀灌娘一手勒马,一手扶着马童,一只脚还踩在荀慧生的右腿上,一副英姿勃发的气概,好不得意。郝寿臣与荀慧生的高尚艺德,已经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了。从此,孙毓敏越唱越红,一年演出总在200场以上。掌声、喝彩声几乎每天都陪伴着她,她又被评选为北京先进青年,戴上大红花,何等风光也!尽管由于家境贫寒,相依为命的母亲和两个妹妹为了她的学业到遥远的新疆谋生,但是由于她努力节俭每一分钱,甚至又一次次去卖血,终于凑足了车钱,把母亲和妹妹接回了北京。那年春节她17次卖血,购买了一些年货,与母亲和妹妹度过了终生难忘的团圆年。

孙毓敏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又努力学习梅派艺术。

不久,她认识了每天看她演出的一位爱国华侨,他们经常在一起吊嗓,切磋技艺。然而,领导竟然勒令她必须与这位华侨划清界线,断绝一切来往,接着,她又被强令调到河南省京剧团。不久,孙毓敏遭到了极其严重的迫害,实在走投无路而从三层跳楼自杀,虽然获救,但腰椎和腿脚都已经严重摔断,从此成了残疾人。后来,她为了能够有朝一日重返舞台,便咬紧牙关与死亡搏斗,与病魔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上的奇迹,推翻了一次又一次医生的结论,终于在70年代后期就又回到了北京,重返舞台,成功地演出了荀派名剧《红娘》。

                 《红娘》剧照  

改革开放以来,孙毓敏作为荀派艺术的优秀传人,演出了大量的荀派戏,并且还排演了许多新戏。从而得到全国观众的普遍欢迎,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亚洲杰出艺人奖、全国劳动模范等。她于80年代初,还回到青岛演出,很受欢迎。

                                 《一代贤后》剧照

在她的演艺生活正如日中天之际,1991年又走马上任,挑起了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的重担。她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把一个举步维艰的学校办成了戏曲人才辈出的全国重点院校。后来又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孙毓敏也成为了院长。

孙毓敏先后担任校长与院长后,就一直以她的老校长郝寿臣与她的老师、京剧大师荀慧生为榜样,非常关心师生员工的教学、学习、工作,以至于他们的生活。孙毓敏都是古道热肠,有求必应。所以师生员工都说她是一怕人求,二怕人哭,越是没权没势的,她就越热心,越是雪中送炭。面对当时教学的困境,她积极展开文化市场的调查,开拓教学领域,硬件软件一起抓,三年后国家教委颁发的重点学校的金牌第一次挂在学校的大门口,五年后,一座设施先进豪华的排演场落成,为学生的演出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项基建工程的实施要历经多少甘苦,恐怕只有搞过土木工程的人才能知道了。在中央领导和北京市委的支持下,她带头启动了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赛双休日少儿京剧百场演出活动,苦心孤诣地培育京剧新人,她以四小须生下江南为开端,一改过去关门办学的做法,使戏校学生的精彩演出赢得了京、津、沪、汉、鲁、港、台和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各地的强烈反响,使戏曲教学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请来了90岁的谭派须生王琴生、谭门本派谭元寿、盖派武生张善麟、川派小生朱福侠、宋派武旦王继珠和她的师姐妹李玉芙、王晓临、李翔等著名艺术家任教,开拓了学生眼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同时与台北戏校签定了长期文化交流协定,把学校的优秀教师分批派到台北任教。十几年来,北京戏校先是增挂了北京艺术学校的牌子,不久又与北京师大联合办起了表演艺术学院;去年又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校连升三级,孙毓敏却两次在工作中晕倒,三次到医院抢救。

                                       2007年采访合影

在此同时,她还继续登台演出,并且勤于笔耕,相继写出了《含泪的笑》《我这两辈子》和许多京剧艺术论著。19981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亲笔写信给孙毓敏说:我最喜欢听你唱的《红娘》。并说:这次听你唱的(《红楼二尤》),甚有韵味,引起不少回忆。

现在,孙毓敏已经年过花甲从学校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正在担任着北京京昆振兴协会主席,为弘扬民族文化而继续发挥着余热。 

孙毓敏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一再强调:青岛历来是一个京剧重镇,是我的京剧启蒙地。我永远忘不了青岛!她曾于1990年盛夏应邀来青岛演出《玉堂春》。2004年农历正月十六,青岛四方海云庵糖球会准备演出两场回家看看京剧名家演唱会,作为策划、组织、导演和主持的我,事前曾到北京当面邀请孙毓敏参加,这样她就可以与青岛籍的京剧花旦陈永玲同台。当时,她非常爽快地答应,并表示:回到我的京剧启蒙地演戏,是我的夙愿。可就在大年除夕央视春晚正在播出之时,突然接到她来自北京的电话,抱歉地说:刚刚接到春节后要率领北京戏曲职业学院的部分学生,赴黑山共和国演出的任务,我这次不能来青岛了!请代我向青岛老乡们表示歉意。

央视戏曲频道领导、著名书法家李纯博为我的《青岛与京剧》题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