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乐戏院:青岛最早的剧场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华乐戏院:青岛最早的剧场

吕铭康

华乐戏院现已成为工艺美术公司

始建于1903年的华乐戏院,是青岛最早的剧场,位于中山路212号,邻近大窑沟。它历经德、日占领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一次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爭日伪统治时期、第二次国民党的短暂统治时期,直到新中国建立,其间院名屡更,产权频易,但一直是非常辉煌。1953年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而完全拆除,整整存在了半个世纪。后在原址改建为四层的青岛工艺美术大楼。

老青岛最早的剧场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即对青岛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把中山路(当时称:山东大马路)北头一带——从德县路和保定路为界,划为华人居住区。这里靠近小港、大窑沟,居民大多是劳动人民和从农村来青做工的农民。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华乐戏院建成,由中国人经营,当时叫做:“中国戏院”。先是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戏,后来又主要改演京剧。

德国于1897年占领青岛后,即对青岛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把中山路(当时称:山东大马路)北头一带,划为华人居住区。这里靠近小港、大窑沟,居民大多是劳动人民和从农村来青做工的农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1914年日本1914年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一些公共场所也多被日本人强行霸占。这个“中国戏院”竟成为对过日本人开设的“滋养轩”食品店产业的一部分,改为专演日本无声电影或小型日本戏剧,易名为:“乐乐座”,主要放映日本无声电影或小型日本戏剧。而这家戏院最早的经理人之一宋瑞凤(高密人),也被迫成了乐乐座的服务员。不久,乐乐座歇业,宋瑞凤在征得滋养轩日本产权人的同意后,把戏院租了下来,与王培信、石振东等共同出资重新装修1930年初,又转交中国人经营,改名为“青岛大戏院”,后又改称“国民大戏院”,既演地方戏,也演京剧。1935年又改名为“中和戏院”,就以演出京剧为主。1946年2月2日中和戏院改名为“华乐戏院”直到青岛解放。由于戏院地处繁华的中山路,再加之票价比较低廉,故而人气很旺。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前青岛《平民报》社长、国民党参议员张乐古由重庆回到青岛。在接收了永安大戏院(当时叫:光陆大戏院),又强调华乐戏院最初也曾由日人经营,也在被接收之列。张乐古的胞弟张晓古,是国民党市党部委员,还是三青团的青岛市委主任。于是,张氏兄弟仗势欺人以权谋私,企图霸占华乐。经王培信等人于他们再三交涉,便由刘延志(张乐古的亲信)、王培信、张晓古三人出面以20万法币自国民党中央信托局卖了下来,正式定名:华乐戏院,由刘延志担任经理。青岛解放前夕,张晓古和刘延志逃往台湾,王培信继任经理。解放后不久,华乐戏院被有关部门依法接管,张乐古被人民政府镇压。

华乐戏院是两层楼,楼下有观众座席500个,楼上有座席200个。但由于戏院两旁的走廊还出售票价非常低廉的“码票”(即:站票),有时观众能达到1600人之多,真有人满为患之感。

有一套传统的经营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华乐戏院有一套传统的经营方式,对一些半永久性的基本演员始终都免费供膳食。这些基本演员,即内行话所谓的“底包”。他们演出有工资,即所谓“包银”。不演出生活上也无内顾之忧。所谓“膳”,是一天两餐都是糙米饭。一个“底包”,可以领两份。担任主要角色的可以多领,如扮演猪八戒的武生演员刘相臣一次可以领五份,连家属吃的都够了。所谓“住”,一些单身汉都住在戏院里,或就近的济南路2号楼上,有家属的多住在中山路200号大院内或安徽路33号留云里大院内。因此,演员的演出都很卖力。当时的华乐是一年到头,从无停时,这与经营方式、地点适中、票价低廉、演员卖力认真都有一定关系。而那时的永安大戏院虽然规模大,但却时演时停。

抗战胜利后,当时青岛的麒派老生周麟昆组建“麟祥社”,他本人还是台东的光陆戏院的经理,他下属的所有成员都是常年在青岛定居演戏的京剧演员。因此,华乐戏院的基本演员都属麟祥社。当时凡外地来青的京剧名角或剧组,他们演出所所需的配角和龙套等,都必须请周麟昆“麟祥社”“底包”演员合作。青岛的京剧舞台都是由周麟昆所把持,只要是他认可,这些演员就能吃得开,站得住,有戏演。他还非常重视“梨园义气”,对沦落青岛衣食没有着落的演员,他总是慷慨解囊予以援助。评剧大师新凤霞抗战胜利后沦落青岛,那时评剧叫“落子戏”,青岛观众对此感到陌生。她曾在第三公园露天演“野台子”戏,不能卖门票,门庭极为冷落。周麟昆闻讯,当即资助新凤霞到西大森南村路的天成戏院搞“京评同台”(即京剧与评剧同台混搭演出),非常吸引观众,使她的生活得以改善。为此,新凤霞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她的回忆文章中,还特地提及在青岛的这段经历,非常感谢周麟昆的慷慨义举。

李如春《包公》

宋玉庆《奇袭白虎团》

言少朋《苏武牧羊》

另外,华乐戏院还培养了不少优秀京剧演员。如在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担任主角的著名武生宋玉庆,童年就是在华乐戏院度过的。他是麟祥社最小的成员,8岁时就粉墨登台演出京剧《借东风》中的诸葛亮,颇受观众欢迎。宋玉庆的父亲宋福禄,天津人,是优秀京剧琴师;姐姐宋玉蕴曾在山东戏校任教,教授京剧;两个哥哥和两个妹妹都是专业京剧演员。

为了迎合周边观众的口味,华乐主要是演出海派戏,经常排演连台本戏《封神榜》《西游记》《火烧红莲寺》《呼家将》等,以机关布景吸引观众。一些常年演出的主配角演员,如老生陈鸿声、筱福卿,旦角雪艳梅、陈桂兰,武生刘湘臣,丑角曹锡铭等。他们都是“戏搂子”,无戏不会。给一些较有名气的角儿配戏,能收到红花绿叶之效。华乐戏院颇为精于经营,“时令戏”就最为突出。每逢元宵节就演《薛刚闹花灯》,二月二龙抬头演《王宝钏》,端午节演《白蛇传》,七月七演牛郎织女《天河配》,有时连真牛都牵上了台……因此,华乐的票房收入一直可观。

青岛解放后,华乐戏院的基本演员就属“青岛前进京剧团”,由刘臣任团长。

许多名角荟萃于此

当时,许多名角都来华乐戏院演过戏。解放前来此演出的就有: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名旦黄桂秋、童芷苓、云燕铭,著名京剧老生王又辰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京剧名旦戴绮霞,就曾在华乐长期演出。40年代末,她去了台湾,并组建了“戴绮霞京剧团”而闻名。后来文武兼备的著名旦角关肃霜,就本是戴绮霞的得意弟子。

新中国成立后,华乐戏院依旧是相当热闹,许多京剧名角纷至沓来。

著名麒派老生李如春就很有号召力。1951年,刚刚30岁的李如春率领一个演出小组来到华乐,由该戏院的班底——前进京剧团配合,演出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们主要演出一系列连台本戏。首先是把《七本包公》作为打炮戏,李如春的包公完全是麒派老生味。接着是演出三本《狸猫换太子》,他是先演太监陈琳,后演包公。紧接着就是五本《太平天国》,一天一本。并演出麒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其间,擅演“猴戏”的著名武生周云亮等也来华乐演戏。

1952年,著名老生言少朋作为马连良的优秀弟子,率一个十余人的新华旅行剧团”来到华乐戏院演出,与武生黄元庆(马连良的女婿)和刀马旦张蓉华三人领衔,以演出马派戏为主。由于此时的马连良还在香港,故该小组的人员基本上是来自马连良“扶风社”,其中有周和桐、迟金声、詹世辅、李荣安、刘永利、马幼禄、张荣善等。每逢周日下午增加白天场,票价略低,由黄元庆与架子花脸周和桐(后在现代京剧电影《沙家浜》饰演胡传魁)联袂演出《野猪林》。

著名女老生徐东明与其妹徐东来组成的“明来京剧团”(其实是演出小组)还有著名旦角云燕铭的演出小组也在此演出,颇受欢迎。

1953年,华乐戏院拆除后,因面积过小难以重建,废墟闲置了一些时日后,只好建起了工艺美术大楼。此时,前进京剧团就调往了即墨。

2011-5-4青岛 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