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柔内刚姑苏城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外柔内刚姑苏城

吕铭康

(刊于:青岛早报2016-1-27)

我以往对苏州产生兴趣,是源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苏州也。其实这多年来的出差,去得最多的除北上广和省会济南外,那就是苏州了。我曾认为,完全用一个“柔”字来形容这个美丽的历史古城。而我最近这次来苏州旅游,是在细观苏州的许多人和事之后,内心多年的积淀喷薄而出,深感这并非仅仅是柔,而且也有刚在其中。

我生于上海,从小听惯了音调比较柔和的沪语,但到了苏州就明显感到两地语言虽很相近,但当地的吴语(苏州话)却是更加优雅温柔,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发音有低吟浅唱的感觉。这娓娓动听的吴侬软语,充溢着柔情

人们经常称苏州的景致特色是“小桥流水人家”,而这里的园林更是柔美得独树一帜,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这四大名园,我都去过,则对拙政园尤为情有独钟,为此就多次来此观赏,以至情不自禁流连忘返。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有香洲雪香云蔚亭海棠春坞等建筑,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此乃明代时特聘著名画家文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也是中华四大名园之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我每每身临此情此景,便感心旷神怡,舒畅柔顺。

苏州拙政园

其实,我感到苏州还有其非同一般的刚强一面。《古文观止》的最末一篇就是明代末年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碑文记述了当时苏州市民抗击魏忠贤阉党的正义斗争,五位义士不幸被阉党杀害,及至后来得以平反时被葬人五人墓。全文夹叙夹议,还有意在多处运用了设问、诘问的句式,甚是震耳发聩,发人深省。于是,我1984首次到苏州,最急切的便是到山塘街,参观向往已久的“五人墓”。这是一座黑瓦白墙的小祠堂,上书“五人之墓”。迈进大门,迎面立着一块三米多高的石碑:“五人之墓”,向里面去,是一个大院子,一座长方形的大墓十分引入注目。墓前并排竖着五块小碑,铭刻着五位死者的名字: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和周文元,他们被处死的十一个月后崇祯即位,大治阉党,魏忠贤畏罪投缳而死。苏州人士捐金将五义士殓葬于毛一鹭为魏忠贤修的生祠内。此后,题咏五义士的诗篇不一而足。清代诗人王士祯的《五人墓》诗云:“流连虎丘游,宛转山塘路;墓门映回波,英灵此中聚……”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据此写了《清忠谱传奇》。京剧有一出《五人义》,也是取材于此。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不由联想1976年清明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却遭到“四人帮”的打压。而半年后“四人帮”即被粉碎,拨乱反正,平反昭雪,我们国家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还特地去参观了苏州状元博物馆,得知苏州是历代出状元最多之地。当时的科举制度,唯有殿试第一名才称状元,每一届科举,状元只一人而苏州在明清两代就有35位,全国这两代状元仅有202自唐代科举始,全国共出文状元596人,武状元115名,苏州一地就45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共50名之多。还有家喻户晓的唐伯虎,是在吴县(苏州)土生土长,他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是明代著名擅长诗文书画的艺术大师,与祝枝山、文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专家分析,苏州之所以会出现这么的状元、院士,主要有经济富裕、社会安定、教育发达、藏书丰富以及家族影响等五大原因。到了现当代,苏州籍的院士数量也让人吃惊。目前,苏州市名人馆里收录了110位两院院士,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其中不乏李政道、朱棣文、贝聿铭、钱伟长等大师级人物,再比如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程开甲院士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过突出贡献,他因此也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苏州中学校史馆统计显示,仅这一所学校就走出了51位院士。1972年出生的庄小威是这些院士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她还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物理化学的双聘教授。还有被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的阮长耿院士,在这个被小桥流水包围着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了50年。但完全可以肯定,这些学子们确有天赋,关键还是靠后天刻苦努力坚韧不拔的结果,他们是非常的刚毅坚强。

为此,我认为人杰地灵的苏州,既有柔更有刚,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是非常典型的外柔内刚秀外慧中。

2016-1-21 青岛“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