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民初的烟台京剧

 新用户7011Snfr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清末民初的烟台京剧

吕铭康

据《中国京剧史》记载:京剧传至山东省是在清代同治年间,并在济南、烟台等地得以迅速发展京剧传至烟台仅晚于京、沪,而先于其他地区,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就来谈谈清末民初的烟台京剧。

著名京剧老生汪笑侬18581918),原为河南省太康县知县,后因不善逢迎上司而被革职。罢官后干脆“下海”,遂成为一代京剧改革家。他曾在上海发起过一场戏曲改良运动,编演了一些新戏,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他来烟台演出自编的京剧《三字经》受到热烈欢迎。

汪笑侬

早期来烟台演出的男性京剧名旦路三宝18771918扮相俊美,唱做兼能,文武并重,戏路十分宽广,花旦艺术而论,确实是功不可没早年堪称花旦界中第一流人物,连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都曾向他学过花旦戏,并经常与谭鑫培、王瑶卿等联袂演出。梅兰芳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曾特别称赞了的演技。路三宝的到来,大受烟台观众的欢迎,这不仅是因为他有着高超的技艺,更由于他还是咱山东老乡——济南。还有京剧革新家冯子和18881942),虽为男性,工青衣兼串花旦,素有“南方第一名旦”的美称。此间,他也来烟台献艺。其端庄静穆,有艳丽娴雅之丰姿

这期间来烟台演出还有一名光绪末年被誉为“小生第一”的京剧名家朱素云18721930。他的念唱身段,无不精妙,尤其擅长周瑜、吕布一类的角色。朱素云虽然艺术水平很高,却在烟台留下一段憾事。当时在烟台的票友有一习俗,就是凡演员来烟都要先到票房拜访,而票友们也总要尽地主之谊。据说当朱素云有些自恃艺高,未去拜访。故当晚“打炮戏”尽管精彩,但台下竟未报一记掌声,下台后他气哼哼地说:“你们烟台人真不懂理!”当即有位票友反诘道:“我们虽然没鼓掌,可也未叫一声倒好,但我们茶饭恭候,您却大驾不临,到底是谁不懂理?”一句话羞得他无言作答。自此之后,再未来过烟台。

其间来烟台献艺的京剧女演员,最早的是号称菊坛第一个女老生的恩晓峰18871949在烟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哭祖庙》《受禅台》《马前泼水》等汪派戏。恩晓峰的扮相潇洒,嗓音圆润,做派细腻,文武兼长,颇受烟台观众的欢迎。当时,还有一位来烟台演出的女老生兰英18781954),本名姚佩兰。她还能演小生、武生甚至花脸,无不兼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唱老生没有雌音,唱花脸能有炸音她来烟台期间最受欢迎的剧目是与其女姚玉兰合演的《三娘教子》《南天门》等戏。据云,这些戏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深受烟台观众的欢迎

尚和玉

前辈著名京剧武生尚和玉(18731957),在来烟台演出的诸多名家中,影响最大他所创立的“尚派”,是北方重要的武生流派之一。尚和玉民国初年来烟,在丹桂戏院的首场打炮戏是《金钱豹》。一出场那威武凶猛、粗犷剽悍的扮相,便博得了满堂喝彩。他演的《四平山》最负盛名,把那个少年封王、目中无人、狂傲自负的李元霸,演得浑厚猛愣,刚勇固执。尤其是那双特大号的“铁锤”,在他手里飞转起来,就像纺车一样,不仅显示了他的功力,更体现了李元霸那种神勇无敌,舞弄兵器,边打边玩的孩童气。每至此,观众便报以热烈的掌声尚和玉对烟台情有独钟。他认为此处的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观众爱戏懂戏,演起戏来得心应手。所以他先后两次来烟台,第二次来烟台竟住了两年之久。他在烟期间,还担任过丹桂戏院的经理以及烟台梨园公会会长。尚和玉为人忠厚诚朴、正直善良。在烟期间,他曾出资为一些贫苦艺人购置了数亩义地,并将技艺传授给烟台票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成为一则艺坛佳话。

  著名京剧生周啸天19131979),与烟台有着特殊的缘分。虽是天津人,但他从小就在烟台跟丹桂戏院的两位后台老板学戏。他于19207就在烟台登台客串,12岁开始挑大梁,14岁时离开烟台。临行之前他在丹桂演出《四郎探母》,由于唱做俱佳,扮相出众,观者无不交口称赞。之后,他的名气响遍关里关外、冀鲁京津,成为一位文武兼重、独树一帜的京剧名家。六年后,当他20岁重回烟台时正值艺术成熟期。他在丹桂首演《一捧雪》,他的唱做念表,如醇酒让人陶醉,似甘泉沁人心脾这期间邻居、烟台的旦角演员张淑芳喜结良缘。周啸天在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时马连良曾对他说:“有的地方我比你强,但有的地方你比我强,今后咱爷儿俩互补吧。”由此可见周啸天在艺术上的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打登州》,是一出脍炙人口的杰作。他的演唱采取先声夺人的处理方法,流利舒展,从容不迫,使人百听不厌,堪称梨园一绝。

(吕铭康: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总顾问)

2022-3-18 青岛夹缝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