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学科发展|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大讲堂第七期顺利开讲

 上海蓝十字脑科 2023-07-06 发布于上海

  6月29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大讲堂第七期顺利开讲。神经内科殷昌凤主任、吴胜军主任分别主讲“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老年眩晕、头晕的定义病因和诊断”两个主题。潘耀良副院长出席讲座,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医护骨干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踊跃参与。本次大讲堂由医务科朱细海科长主持。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大讲堂第七期顺利开讲

  血气分析是应用血气分析仪对血液中的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医学上常用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检验手段。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初步判断有缺氧和/或酸碱平衡失调者,需查血气分析。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缺氧和/或酸碱失衡,原则上均需查血气分析跟踪病情变化。各种诊断不明的疑难杂症,查血气分析可提示氧供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信息,从而可拓展思路,有助于明确诊断。

▲ 殷昌凤主任正在授课

  殷昌凤主任从“血气分析相关基础理论、血气分析采集、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差别、三步法解读血气分析、六步法解读血气分析”五个方面并结合诸多案例对血气分析进行精彩讲解,为大家上了生动一课。

  日常生活中由于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不少人都经历过头昏或头晕,这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从疾病恢复或休息后就“好”了。但有些“头晕”持续、反复发作,感觉天旋地转,那可能就并非“头晕”,而是“眩晕”了。“眩晕”并非“头晕”。

  根据我国发布的《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 (2019年)》,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而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因此,头晕并不包括眩晕性感觉,这两者是明确区分的,可以同时存在。

▲ 吴胜军主任正在授课

  头晕/眩晕是门急诊老年患者就诊的常见主诉。既往研究显示,头晕/眩晕患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达30%,在85岁以上可达50%。老年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且可包含多种因素,如基础心血管疾病、周围性前庭疾病、精神疾病、药物副作用等,与青中年患者的病因和疾病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吴胜军主任从症状、病因、诊断等方面对头晕/眩晕进行精彩分析,让大家获益匪浅。

▲ 现场互动交流

  近两个小时的大讲堂,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围绕相关临床问题积极互动讨论。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以“专家建院、技术立院、创新兴院”为发展方针,以“258”学科建设计划(打造2个优势专科、建成5个特色专业科室、建设8个重点病种)为发展方向。医院技术特色鲜明,学术氛围日渐浓厚。

  大讲堂是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讲堂紧跟学术热点、科研前沿,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授课,为大家搭建了良好的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激励全体员工在学科建设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打造学院型医院,不断提升各临床科室诊疗服务能力,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质量,积极践行 “健康中国” 战略计划,致力于全民脑健康,让人们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