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三司若干问题研究

 黑龙江波涛 2023-07-06 发布于黑龙江

绪论

仅以北宋时期掌管盐铁、度支和户部三个财政部门的三司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元丰改制前的三司名称多有变化。

为便于研究。题目中仍统称为三司。之所以选取三司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 三司是北宋元丰改制前最为重要的中央财政管理机构。对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元丰改制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中央财政内部的管理和运转。

在赵宋王朝中。三司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形成“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同时。

文章图片1

三司也是经济政令的重要决策者:“凡户口、田产、钱谷、食货之政令。皆归于三司。”因此。选择北宋最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机构三司作为研究对象。

不仅是对北宋中央财政运转解读的必要。也是研究地方财政运转及整个宋代经济运转的需要。第二。

三司是北宋时期较为复杂的机构之一。对其研究将推动北宋诸多领域的研究。三司从唐朝中前期萌芽。

到元丰改制归为户部。经历了形成、发展和衰落转型三个重要时期。三司时分时合。其职权范围涉及之广、影响之大。

文章图片2

是北宋时期为数极少的机构之一。苏辙曾说:“所领天下事几至大半。权任之重。非他司比。

三司又是一个复杂机构。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横向平行机构多。为便于内部管理。

三司实行分案治理。北宋初期。三司设为二十四案。盐铁分领六案。度支分领十四案、户部分领四案。

即使到真宗咸平四年(1001)。诸案合并基本稳定之后。三司也设有二十案;二是内部纵向监管机构多。为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三司设立了诸多子司机构。

主要包括三司勾院、磨勘司、主辖支收司、拘收司、理欠司、凭由司、开拆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衙司等十多个内部监督管理机构。

文章图片3

司案管理交织在一起。形成三司内部管理的复杂性。作为北宋时期中央财政管理机构的三司。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北宋整个财政管理体系中。以三司为中心主要形成了两纵两横的联系方式:一是在三司内部。

形成了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之间的横向联系。而与下辖诸案之间则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二是在三司外部。

形成了三司与诸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同时又形成了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垂直管理。两纵两横与其他部门交织在一起。

文章图片4

影响着整个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构成了赵宋王朝统治的复合体。本文将以三司为中心。

对三司与经济、政治、军事、礼仪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第三。三司机构在历史上存在时间相对较长。

研究其机构的发展和变迁对当今财政的管理和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从唐朝乾元元年(758)设置度支使、盐铁使算起。

到元丰五年(1082)为新户部管理体系替代。三司共存在325年。时间跨度超过了两宋时间总和。即使从北宋建国的960年算起。

文章图片5

也存在123年。约占北宋历史168年的四分之三。对于一个能够长时间存在的机构也是有必要研究的。

历史研究除对史料的加工和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还原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诸现象。总结历史经验。

汲取历史教训。进一步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做到古为今用。起到历史的借鉴作用。论文将通过对三司的发展和变迁、三司机构的监管以及三司官吏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为当今社会的财政管理和政治改革提供历史借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二、研究现状对于北宋的三司机构。

文章图片6

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研究。现将三司机构的主要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主要论著主要论著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专门对三司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的论著;一是在具体研究中与三司紧密相关的论著。专门对三司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的论著主要有:汪圣铎先生的专著《两宋财政史》。

是迄今为止研究两宋财政最为完整的著作。先生通过对两宋财政阶段的划分。

从两宋财政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门别类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在专著第三编第三章三司理财体制中。

先生专门对三司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以及三司体制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整体研究三司机构的财政管理和运转奠定了重要基础。

文章图片7

黄纯艳先生的《宋代财政史》一书。 是宋代财政研究向更深更专方向发展的又一代表作。专著重点研究了宋代财政的五个方面。

即宋代财政的管理制度、宋代地方财政、宋代财政的收入、宋代财政的支出以及宋代财政的供给与转输。

专著第一章第一节北宋财政管理制度专门对北宋三司理财体制的形成和构成进行了研究。对于本文三司的发展和变迁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李锦绣先生的《唐代财政史稿》一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研究唐代财政的专著。

《唐代财政史稿》(上卷)主要以唐前期的财务行政及财务机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则主要以唐后期的财政机构和财政收支为研究对象。

文章图片8

在唐后期的财政机构发展中。又专门论述了唐后期三司理财的发端及理财体系的确立。并对唐朝中央财政三司的运转、中央财政机构的变化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对三司的机构及财务行政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对北宋三司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由朱瑞熙先生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部分。

书中第九章专门对三司理财体制进行了总体论述。先生认为北宋三司的职权超越了单纯财政的范围。

变成了封建国家总理经济事务的中央机构。这既是把三司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层面。又是全面认识三司综合性管理职能的新起点。

文章图片9

龚延明先生的《宋代官制辞典》专有三司一门。对三司中的官司、官吏及其职源、沿革、职掌、官品、编制、简称与别名。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为三司的变迁做了重要的梳理和大量的考证工作。由于受词条本身的限制。

对三司部分机构、官职设置的原因及发展变迁没有过多解释。对此还有一定的补充研究空间。诸葛忆兵先生的《宋代宰辅制度研究》第七章宋代宰相与三司的关系中。

对三司和宰相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论述。主权。如果三司事务越过中书。则会引起相当的非议

文章图片10

而要求得到及时改正。该部分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明确提出了宋代设立三司的目的是为了收缴地方的财政大权。

并不是为了分宰相之权的观点。先生的观点别出新意。但通过对三司和宰相关系史料重新解读和对三司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后。

此观点还有待重新认识。张希清等先生合著的《宋朝典章制度》第二章《职官设置制度》三司一节和第七章《财政经济制度》。

对三司内部结构和理财体制进行了总体阐述。先生认为宋代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体现。是对三司作为理财体制的新认识。

文章图片11

方宝璋先生的《宋代财经监督研究》一书。以其独到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理论来研究宋代财经监督问题。

通过对财经监督制度的分析。探究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原因。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专著在第二章宋代主要财经监督机构中。

对三司及其相关机构进行了论述。对进一步研究三司机构的管理起了重要启发作用。李之亮先生的《宋代京朝官通考》一书。

通过较大的篇幅对北宋三司官员的姓名、任职时间及主要官职进行了最重要的基础性考证。是研究三司机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文章图片12

王菱菱教授的《宋代矿冶业研究》一书第六章《宋代矿冶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对北宋前期三司对矿冶业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对研究三司在具体部门的管理以及对北宋经济整体的管理作用起了重要的引导。李晓先生的《宋代政府购买制度研究》一书。

为研究宋代经济史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古代经济史研究领域引进了政府购买的概念和理论。

并以现代经济的财政理论和古代史实较好的结合。论著第三章《三司——户部:政府购买的中央主管部门》。

文章图片13

通过丰富的史料。对三司的主要经济职能进行了较为完整和深入的论述。在具体内容研究中。与三司内容紧密相关的论著主要有:漆侠先生的《宋代经济史》

是研究两宋经济最重要的专著。在专著中先生已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掌管经济诸领域运

第一章三司的发展和变迁据《汉语大字典》解释。“司”本为掌管、主持或古代官署的名称。三司多指为完成同一目标而设立的三个主管其事的机构或官署的合称。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三司类型较多。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周礼》之三司。即司马、司徒、司空;秦至东汉时。因司马改称太尉。

文章图片14

三司即“太尉、司空、司徒”;在《晋书》中。对三司还有一种特殊记载。称三台星为三司:“惠帝元康五年(295)四月。

有星孛于奎。至轩辕、太微。经三台、大陵。占曰:'奎为鲁。又为库兵。轩辕为后宫。太微天子庭。三台为三司。

大陵有积尸死丧之事’”;唐朝时存在多个三司。唐朝初期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凡冤而无告者

谓之三司”;唐朝中后期至元丰改制时。在经济管理上。又以盐铁、度支、户部谓之三司。主要负责中央财政的管理:“三司起于唐末。

文章图片15

为加强对外贸易。还在广州、明州、杭州置市舶司。称为三司。金朝时。以户部之劝农、盐铁、度支为三司。

明清时期都设有三司。明朝各省设都指挥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