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五种“痣”,最好别留!

 hercules028 2023-07-06 发布于四川

有“痣”青年

作为新时代有“痣”青年

身上怎么能缺“痣”呢

从头到脚

少说也有十来颗吧

但最近冲上热搜的“黑色素瘤”

又让人焦虑了

左看右看

到底哪些痣该去

哪些痣能留

今天我们就来捋捋

1

痣是什么

体表或皮肤上的色素痣,也被称为黑色素痣或痣,是皮肤上黑色素细胞巢状聚集形成的斑点或斑块,呈扁平状、疣状突起或颗粒状,颜色可以是黑色、棕色、蓝色、灰色或肉色等。

2

色素痣是怎么形成的

痣形成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因素如日晒、激素水平和年龄也可能产生影响。大多数色素痣在2~6岁内出现,20岁前几乎体表所有的痣都已出现,但也有“大痣晚成”的。

每个人体表色素痣的总数不一致,普通人平均有15~20颗。绝大部分色素痣分布在皮肤上,少数可分布在口腔、阴道、肛门的黏膜上,甚至出现于浅表淋巴结的包膜上。

3

色素痣的分型

通常,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诊断体表色素痣并不难。根据痣细胞的分布部位不同,色素痣可分为以下三种:

交界痣

痣巢分布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多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出现,表现为边缘光滑、浅褐色至黑色的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无毛发,直径常在6~8mm以内。

皮内痣

痣巢分布真皮内,是成年人痣的主要类型,表现为半球形突出皮面的肿块,呈淡褐色或肉色,表面光滑或伴有毛发,直径多在1cm以下。

混合痣

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变的过渡阶段,兼有上述两者的特点与表现,多见于中青年,表现为隆出皮面呈褐色至黑色的丘疹或斑丘疹,界限清晰,常伴毛发。

4

如何鉴别黑色素瘤和色素痣

和色素痣这种良性增殖性病变相比,黑色素瘤则是起源于皮肤、黏膜等组织中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罕见但非常凶险的恶性肿瘤(“癌”)。

中国人的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两种:

肢端型:约占41.8%,常见于足底、足趾、手指及甲下等肢体末端;

黏膜型:约占22.6%,如肛门、外阴、眼、口鼻咽等部位的黏膜。

黑色素瘤与体表色素痣在大体外观上有许多相似性,以下“ABCDE”5个原则可以帮助你鉴别:

Tips:如果你对照上表检查某个色素痣存有疑问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其性质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5

哪些方法可以祛痣

临床研究显示,色素痣总体恶变率低于5%,大部分体表色素痣如果不是出于美容需求,可不予治疗。然而,对于某些位于手掌、足底、眼睑边缘、肩背部、外阴等反复摩擦部位的色素痣,特别是合并了上述潜在风险的,则应该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激光治疗

适用于直径<2~3mm的痣或一些特定类型的色素痣,如雀斑样痣,激光可以帮助淡化色素、减少其可见性。

高频电刀烧灼

适用于直径<2~3mm的痣,利用电致热损伤原理破坏病灶。

Tips:激光和高频电刀不适用于直径较大或较深的色素痣,因为有复发或留下明显凹坑的风险。

手术切除

适用于直径>2~3mm的色素痣或怀疑有恶性转变者。手术可确保完全去除病灶,并可同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Tips:不同部位及大小的色素痣被切除后,整形外科医师会根据皮肤张力、弹性、皮纹或皱纹方向等情况,选择减张缝合、皮瓣转移或植皮等方法以实现“痕迹最小”的修复。

手术案例:

其实

大多数色素痣都是良性的

无需过度担心

如果你还是纠结

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皮肤恶性肿瘤MDT团队

我院整形外科与肿瘤科、皮肤科及病理科等相关科室联合成立了皮肤恶性肿瘤MDT团队,团队积累了大量治疗经验,使不幸罹患黑色素瘤的患者能够得到科学、精确、序贯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9):908-912.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0707-00479.

[2] Zia A, Litvin Y, Voskoboynik R, Klein A, Shachaf C.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dentifies Oncogenic Tissue Remodeling during Progression from Common Nevi to Early Melanoma. Am J Pathol. 2023;193(7):995-1004.

[3] Avilés-Izquierdo JA, Vírseda-González D, Izquierdo Del Monte MG, Rodríguez-Lomba E. Who Will Have a Second Melanoma?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in Patients without Any Genetic Predisposition. Dermatology. 2023;239(3):403-4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