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洞庭湖(元稹)

 一中大语文 2023-07-06 发布于福建

洞庭湖①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②竟安在,轩乐③讵④曾过。唯有君山⑤下,狂风万古多。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八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被召回罚俸,之后遭贬谪,困顿州郡十余年。②虞巡:虞舜登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君山。③轩乐:轩辕黄帝之乐。相传黄帝曾在洞庭湖奏乐。④讵:岂,难道。⑤君山:在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为湖中众小山之最有名者。

【译文】

       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赏析】

       在洞庭湖诗歌中,多把描写湖水与旅途艰辛及宦海浮沉相结合,表现出厌恶仕途而又无所适从的情怀。此诗亦是如此。

  这首诗的前两联写洞庭波的浩荡声势,第三联写关于洞庭湖的传说,且对此隐隐表示怀疑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的狂风怒号、浊浪滔天“万古多”,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全诗通篇以写景的形式贯穿,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诗作写景,起首便冒出“人生”二字,又以海涛比洞庭波,把洞庭波的浩荡声势形容出来了。第二联是对洞庭波的直接描写,那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丝毫不逊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第三联似乎对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洞庭湖这荒蛮之地,隐隐表示怀疑。亦为反用典故,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自古以来经常发生的事。

  然此诗也并非单纯写景,如果联系元稹生平事迹来看,就会发现诗人巧地把情感寄寓在其中。元稹年少时曾因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野杂然轻笑。”“附宦贵得宰相,居位才三月罢。晚弥沮,加廉节不饰云。”从《新唐书》看,少年元稹是一个有正义、能谏诤之人,之所以“晚弥沮丧”,其实是他识透了宦海风波而采取的自保行为。这首诗就表现了他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心理。“泛海”其实也就是宦海,洞庭波未尝不就是宦海风波,而且这样的风波时时刻刻都出现在他的身边,一旦言行不慎,就可能葬身宦海之中。全诗以写景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特别是最后“狂风万古多”,更是含蓄地表示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

  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哀愁、愤慨、痛苦、困惑之情溢于言表。洞庭湖的美景成为触动其悲思的琴弦,发而为诗,便出现了美景与哀思的和谐统一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就是洞庭湖,可看出洞庭波的浩荡声势。

B.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吞吐日月星河的磅礴气势,炼字精妙形象。

C.颈联用典,对虞舜巡狩君山、黄帝在洞庭奏乐表示疑问,借以体现洞庭湖的险恶。

D.本诗既通过写景来抒情,同时又直抒胸臆,充分达到了写景与抒情的和谐统一。

2.本诗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均为仕途失意后于洞庭湖的即景抒怀之作,但诗人描写的洞庭湖景色及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D
2.①元诗着重描写洞庭湖汹涌的波涛巨浪,象征人世宦海风波的险恶,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的抑郁之情与厌恶之感。②张词着重描摹皎洁月光下平静澄澈的洞庭湖胜景,抒发了词人高洁的人格操守以及超越宠辱得失的豪迈气概。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以及鉴赏诗歌意象与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通过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情感。

【解答】

1.D.“直抒胸臆”错。此诗前两联写洞庭波的浩荡声势,第三联写关于洞庭湖的传说,且对此隐隐表示怀疑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的狂风怒号、浊浪滔天“万古多”,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没有使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
故选D。
2.①元诗作写景,起首便冒出“人生”二字,又以海涛比洞庭波,把洞庭波的浩荡声势形容出来了。第二联是对洞庭波的直接描写,那吞吐日月星河的气势丝毫不逊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第三联似乎对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洞庭湖这荒蛮之地,隐隐表示怀疑。亦为反用典故,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自古以来经常发生的事。元诗着重描写洞庭湖汹涌的波涛巨浪,象征人世宦海风波的险恶,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的抑郁之情与厌恶之感。
②张词着重描摹皎洁月光下平静澄澈的洞庭湖胜景,“玉鉴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总之,张词抒发了词人高洁的人格操守以及超越宠辱得失的豪迈气概。
赏析:
《洞庭湖》是一首五言律诗。名句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这两句写傍晚时分洞庭湖上的景色:湖水掀起了巨浪,太阳如驾浪西沉;湖面清可见底,天空映在湖中,水天相接,西方天际一线明光如河,好像湖水把天空吞了似的。聊聊十字即写出了洞庭湖吞吐日月、包罗群星的磅礴气势,语言凝炼,写景如画,吟咏之余,有一股开阔胸怀的力量。

【点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