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睦邻

 昵称45109175 2023-07-07 发布于浙江

我曾写过一首小诗——

夔州草堂那株枣树

一任西邻老妇随意食取

秋来杜甫迁居

小辈周郎住后,将枣树围篱

子美以诗告之:不为穷困宁有此

老邻亲、宜善待、勿拒

一诗能让,如淙淙清流

巷子宽六尺,胸怀六千尺

张吴各让三尺,丰碑三千丈

美哉,睦邻

想必您会记得杜工部的这首诗——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

杜甫在夔州瀼西草堂居住时,西屋邻居有一位老寡妇常到屋前来打枣子。杜甫同情老妇人的境遇,总是任她随意食取。

这年秋天,杜甫从瀼西移居东屯,把草堂让给了他的一位晚辈亲戚吴郎居住。

吴郎来了以后,把房前的枣树用篱笆围了起来,防止他人前来打枣。

杜甫知道了这件事,便写了这首诗当作书简,寄给吴郎,希望他善待西屋邻居老妇人。

秦淮河边我曾去过多次,依稀王谢邻里。看见了斜阳下寻常巷陌,不知燕子何世,喃喃仍来探旧窠。

记得过去邻里并檐结宇,关门家小,开门家大。隔墙为邻,拆墙一家,井灶常共,远亲何如近邻,排辈能传代,遇事常相问。

一把钥匙存在邻居家,热心互助匮乏。

常有投契者,买宅做邻舍;更加投契者,身远心成邻。旧邻邂逅隔春秋,常觉不是亲又胜似亲,离别常依依,旧邻情也难舍。常常说笑不叹苦,总怕邻居厌闻。

红事妇姑多相唤。白事爷叔常并肩。

旧时家风互浸染,邻居经年更觉亲。

霭霭旧家风,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考事事宽,睦邻是心灵里注入的一股暖流。

各让三尺明大义,芳邻让成六尺巷。

六尺巷传说从《增广贤文》走出。去“六尺巷”看看吧,在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并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其实,这是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

一张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诗,即拆让三尺,吴姓为之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方位在桐城市区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尺巷的故事,还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至今传为美谈。

据文献记载,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张英这首诗的后两句,“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更赋予这首诗深刻的政治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谦和礼让美德。

我的小诗,也曾修订成这样——

六尺是一个巷子的宽度

张吴为邻各让了三尺

丰碑树起三千丈

杜甫草堂有株枣树

枣任西邻老妇随意食取

工部迁,旧屋由小辈来居

枣树围以篱笆,子美以七律告之

不为穷困宁有此,老邻须善待,勿拒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