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瑞芳:小乔初嫁了(历史魔幻小说)

 古代小说网 2023-07-07 发布于江苏


金风送爽,银汉皎洁,万里长江,水天一色。一条小船从黄泥板慢慢摇来,停在黄岗赤壁之旁。舱内一位峨冠博带者,在高声吟唱:

孔仲起绘苏轼浪淘沙词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位月下吟词者是不久前“乌台诗案”的主角苏轼。那场文字狱轰动朝野,幸而连死对头王安石丞相都因爱才求皇帝免他一死,皇太后也出面干预,苏轼才死里逃生。

苏轼对面坐着两位朋友,都是四川人。

一个是陈慥,字季常,他的父亲陈公弼和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好朋友。陈公弼任凤翔知府时,苏轼在他属下任签判,志气相投,成莫逆之交。翰林学士苏轼贬黄州做团练副使,灰溜溜像得了瘟病,众人避之惟恐不远,隐居湖北的陈慥却白马青盖,迎到麻县西南歧亭。

另一个王齐万,家住武昌,因黄州没什么好地方可玩,苏轼喜欢带朋友到武昌游山,王齐万总是杀鸡宰羊热情接待。这两个人过一阵子,就沽上美酒带上肉脯,到黄州来看苏轼。

两位好友沉浸在亲耳聆听大宋首席才子即席吟唱的愉悦中,苏轼舒展的额头、带笑涡的双颊、几乎被浓胡须遮住的嘴唇,都绽放出灿烂的笑意。

陈慥想:子瞻真是才高八斗的亘古奇才!不管遇到多大挫折、受到多大委屈,眼前有美景,笔下就有好文字,不论是诗是词是赋,麻姑掷米,粒粒皆为金砂!子瞻的新作必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他高举酒杯诚恳地说:“子瞻半月前所作《赤壁赋》已是独步天下,适才所吟《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千古绝唱!当浮一大白!”

苏轼朗声大笑:“还得多谢季常的佳酿!苏轼久食官仓,山珍海味视如泥土,今贬官黄州,世态炎凉,村醪也没人送一杯,没有好友的美酒哪来赋新词的雅兴?”

“子瞻先生新作好,旧作也同样有味道。”王齐万手拈胡须笑眯眯地吟道,“'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东坡填词邮票

“哈哈哈!”苏轼大笑,笑声惊动了岸边树上宿鸟,呼啦啦飞起。

陈慥之妻柳氏极为凶妒,即使朋友在场也会对陈慥耳提面命、呵斥责骂,苏轼写诗嘲谑之,本是好友相戏,哪想到苏轼的游戏之作传得比宋神宗的圣旨都快,不出数月,“河东狮吼”成了大宋朝野公认的惧内典故。

陈慥讪讪地说:“酒已足,何不岸上走走?”

月上东山,白露横江,流星西坠,乌鹊南飞。苏轼边看江边美景边想:当年赤壁旌旗遮天,舳舻连江,尔今横槊赋诗者哪儿去了?三江纵火者身在何处?风流倜傥的孔明周郎英灵安在?国色天香的大乔小乔芳魂何方?真是:人生底事,往来如梭!

“季常!”苏轼住脚招呼一声,想跟陈慥说话,没人应声,回头一看,陈慥、王齐万不见了,却有悠扬的琴声从江边传来。咦!深秋月夜游赤壁,我等已算雅客,没想到有比我们捷足先登者,看来黄州谈诗论艺的朋友要增加一位了。

苏轼循着琴声来到一块巨大岩石前,月色如昼,照着岩前一位一边轻轻抚琴一边低声吟哦者,苏轼大吃一惊!

萧平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人有宋玉之容、神仙之姿。姣美如画的眉宇透出飒爽英气,流光溢彩的眼睛蕴含聪慧睿智,鼻若悬胆,口若涂朱,高贵典雅,仪态万方。开封城里以俊美著称、金榜题名、戴金花跨御马游天街的角色跟他一比,无异于鸡鹜见凤凰;金銮殿上那些气宇轩昂、趾高气扬的王公大臣跟他一比,不啻于瓦砾比珠玉。苏轼暗暗庆幸:野有遗贤,荒凉的黄州居然有这般超凡出众的人物,社稷幸甚!

侧耳细听,苏轼不禁又吃一惊!抚琴者所吟,居然是他方才即兴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宫商角徵羽,无懈可击,曲谱词句,谐和无间。好像这词不是苏轼填的,倒是从这位老兄----看其年龄不会超过三十岁,该是----“老弟”肺腑间流出!

还有那似鸾凤低吟、清泉滴涧的琴声!那像瑶池仙音的琴声!那非凡的琴声!那充满魔力的琴声!那不可思议的琴声!……江心一尾一尾的鱼儿浮上水面仰起脑袋倾听,树上一只一只鸟儿停止了啼鸣,屏神静气倾听,刚才此起彼伏的虎啸狼嚎声、猿猴哀鸣声,都突然停止,真是所谓“池鱼出渊、六马仰秣”!……

琴声戛然而止,余音袅袅,跟氤氲的水汽、溶溶的月色融合无间。

“哈哈哈!”抚琴者大笑而起,“月夜江边吟子瞻华章,不亦乐乎?”

苏轼愣住了。眼前披古色古香鹤氅的高个儿,非官场打扮,非士民衣装,既有台阁重臣的凛然气度,又有隐逸名士的儒雅风采。苏轼不禁暗暗称奇:本人将至知天命之年,出入庙堂,游刃文苑,见多识广,怎么从没见过这一位?而他偏偏像跟我熟识?他既然那样亲切熟稔地对我以字尊称,我怎好轻慢生分地请教他尊姓大名?

颜梅华绘苏轼

抚琴者右手优雅地向巨石边一块宛如天然石凳的青石一挥,示意苏轼入座。苏轼像中了魔法一般,顺从地坐下。抚琴者徐徐道:“子瞻的《江城子》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把东坡雪堂跟陶潜斜川相提并论,认为一般人都是梦中颠倒、醉时糊涂,只有你们二人是梦中清楚、醉中清醒。愚以为这样的类比欠妥当。”

苏轼听他又说起自己几天前写出、朋友们还一概未知的词,惊讶极了,很想问问,您从哪儿得到我刚写的词?却又更想知道为什么苏轼自比陶潜不恰当?

他没有吭声,抚琴者继续说:“陶潜存出世之想,子瞻怀入世之心,倘若比较,愚以为子瞻可比杜子美,都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都算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比如:咏三国旧事诗词如汗牛充栋,唯有苏子瞻《赤壁怀古》和杜子美《八阵图咏》略得其玄机。”

“不敢当!苏某涂鸦之作岂敢望杜子美项背?”听到抚琴者竟将自己跟杜甫类比,苏轼颇为得意,却下意识谦虚一句。

旧拓本《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

他的耳朵清醒地捕捉到“略得其玄机”,看来此人眼光极高,对包括诗圣在内写三国纷争的诗歌都颇不以为然,遂诚恳地说,“实不相瞒,苏某确曾梦到杜子美,他说,世人多半误解了他的《八阵图咏》,'江流石不转,遗恨在东吴。’世人都以为写的是先主、武侯打算替关云长报仇,所以恨其不能吞吴,实际不是这样。杜子美说,他的意思是:吴、蜀唇齿相依,不应该互相仇视。司马氏能吞吴灭蜀,就是因为蜀有吞吴之意,所以才有'遗恨’之说。杜子美死了几百年,还惦记着他的诗,还跑到我的梦里来剖白,真是书生气十足!”

抚琴者点头说:“杜子美所言甚是。子瞻的大作《拟孙权答曹操书》论及吴蜀联合时,引用古谚'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不是跟杜子美异曲同工?”

“那不过是游戏之作,惭愧!”苏轼忙说,心中忐忑不安,此人怎么连我不为世人注意的文章都这么熟悉?“乌台诗案”的主审也没他这样知根知底!但他完全是友好口气,不像专门罗织罪名之流,既是文友相议,苏轼认为有必要做番自我表白,“其实苏某论三国史事较有见解的并非此篇,而是应诏之作《诸葛亮论》。”

抚琴者笑道:“《诸葛亮论》可谓雄辩滔滔、才气满纸,可惜失之于偏颇。”

苏轼心中颇不服气,连忙追问:“何以见得?务请先生示教。”

抚琴者平静地说:“子瞻非诸葛亮,不知迁刘璋、伐中原的良苦用心,就说'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何武断太甚?”

苏轼暗笑,“子瞻非诸葛亮”,还不是从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脱胎而来?如果我反问“先生非苏轼,安知苏轼不知诸葛亮之心?”就成了照搬庄子答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偏不落这个俗套!换个问法,必定问你个哑口无言。

诸葛亮画像刻石

苏轼笑了笑,说:“苏轼非诸葛亮,难道先生倒是……”

抚琴者微微一笑说:“在下正是诸葛亮。”

苏轼目瞪口呆。自从贬到黄州以来,敏感的政事谈不得,惹祸的诗文谈不得,他喜欢请朋友谈鬼。朋友说世上没有鬼,他就说“姑妄言之”,怎么?谈来谈去,竟把诸葛亮的鬼魂谈来了?我莫非在做梦?他悄悄掐了掐胳膊,很疼,看来不是梦。

苏轼仔细看看抚琴者,说道:“先生何出戏言?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时,比如今苏轼还年长,即使诸葛丞相降临凡间,岂是先生这少年才俊模样?”

抚琴者笑道:“此赖上天垂恩也。玉帝念亮王事鞅掌,未得大展文才,派亮做'文曲星护卫神’,特许以赤壁舌战群儒的模样为形象,亮才得以青春永驻。”

明刻本《东坡先生志林》

苏轼掩口胡卢而笑,想说:“先生天马行空,知道苏某在写《东坡志林》,也来做篇小说凑热闹?”刚要开口,突然发现个奇怪现象:月光如银,倾泻地面,远处的树木黑影一片,近处的自己身影长长,而这位对谈者……他居然没有影子!

看来,苏轼贬黄州,不幸中大幸,竟亲眼看到心仪多年、恨不能师事之的诸葛亮!苏轼如醍醐灌顶,慌忙离座,叉手不离方寸说:“诸葛丞相在上,请受学生大礼参拜!”

诸葛亮手上忽然多出把白羽扇,他用羽扇向青石一挥,说:“免礼,请坐。子瞻性情中人,何必拘泥?世上惟情至珍至贵,官爵等同粪土。子瞻感叹'小乔初嫁了’时金戈铁马的政事,亮却特来跟子瞻叙叙'小乔初嫁了’时锦瑟银筝的情怀。”

“孔明先生见过小乔?”

“岂止见过?说来话长。”

路人皆知,江东二乔是绝色美女。二乔之父乔玄任太尉时,曹操曾登门拜访。乔玄见曹操胸怀大志、熟谙韬略、机智权变,感叹道:“现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龙争虎斗,以老朽观之,只怕最后要由孟德九九归一、收拾残局。可惜乔玄老矣,见不到孟德大富大贵之时,否则,老朽愿以子孙相托。”

“太尉以为曹操仕进颇有望乎?”

“孟德前程不可限量!不为治世之能臣,必为乱世之奸雄也。”

“太尉欲以子孙相托,实曹操之幸,闻听太尉娇女如花,操愿坦腹东床。”

“老夫推心置腹,孟德何相戏也?且不说小女尚在幼年,难论终身大事,即使能谈婚论嫁,孟德早有妻室儿女,难道以小女为妾媵?请孟德勿动此邪念!”

邮票曹操

曹操乃好色之徒,听说二乔长大后,如芙蓉出水,更加念念不忘。建安十三年,曹操自封丞相,攻荆州,降刘表,几十万大军虎视江南,亮建议刘豫州联孙抗曹,孤身来到柴桑,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孙仲谋下定联合抗曹决心,打算派大都督周瑜为吴军元帅。哪知,周瑜却不肯领命!

亮早已打探得一清二楚:周瑜之妻小乔美丽异常,周瑜因为舍不得离开小乔,所以不肯挂帅。解铃还须系铃人,周瑜既然迷恋小乔,亮何不就在小乔身上做文章?为了说服周瑜挂帅,孙仲谋特派鲁肃陪同亮,带一船金珠绸缎,送到周瑜下榻的番阳。

亮下得船来,见番阳城内,车马辐凑,市面繁荣,似乎战争离得这里还很远。进入周瑜府衙,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周瑜正跟小乔饮酒弹琴取乐。众人到了厅上,周瑜老半天才出来,其厅上纱帐后琴声仍在叮咚作响。

周瑜傲慢地问:“来者何人?”

“南阳武荡山卧龙岗诸葛亮。”

“诸葛军师到此莫非为刘豫州求救?”

“非也。刘豫州英才盖世,吉人天相,岂需向江东求助?亮此次远赴番阳,实因听说公瑾乃天下第一古琴高手,特携琴就教。”

韩伍绘周瑜

周瑜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决战在即,刘备的军师居然不是狼狈之至地跑来乞求东吴大将为刘备负弩前驱、挂帅出征,竟然是悠闲之极地来论琴?

周瑜精通音律,他作的《鹤南飞》是曲坛名作,他琴艺极高,能判断弹奏者极微小的错误。江东有俗话:“曲有误,周郎顾”。后来一些妙龄乐女为了让周郎注意自己,常常故意弹错琴曲,所以又有俗话:“为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亮来到周瑜府衙时,一不带兵器,二不带护兵,只带一个手执麈尾、身背琴囊的小童。亮说罢“携琴就教”,就命童子焚香,除去琴囊。琴童小心翼翼地将一张七弦琴放到周瑜宽大的书案上时,周瑜情不自禁地张大了嘴巴。亮不动声色、调弦转轸,帐后立即寂然无声。亮聚精凝神,驰想天外,轻拂琴弦,弹一曲《水仙操》……

周瑜大声惊呼:“孔明所弹何琴?”

“公瑾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博古通今,难道不识此琴?此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当年尧帝用此琴弹'南风’时,琴为五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周文王被囚,其子伯邑考加一条文弦,增哀怨幽惋之音,求情于纣王,是为六弦;周武王伐纣,加一条武弦,增壮烈昂扬之调,以激扬士气,是为七弦。此乃伏羲氏所造之瑶琴也!”

周瑜疑惑地说道:“孔明差矣!此琴无疑是琴中极品,但谁人不知?伏羲氏所造瑶琴早已不在人世,春秋时,那琴为晋国上大夫俞伯牙所有,伯牙与钟子期为知音,传下'高山流水得知音’的佳话,子期死后,伯牙将瑶琴摔碎在子期墓前!”

年画周瑜、黄盖

“公瑾知其一不知其二,《列子·汤问》只说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弹琴,何曾说伯牙暴殄天物、毁掉伏羲氏所造瑶琴?伯牙墓前摔琴,不过是小说家演义耳!”

周瑜听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不再说什么,爱不释手地抚弄瑶琴。

瑜、亮谈琴论艺时,厅上粉红色纱帐内人影憧憧,衣香鬓影,显然有人窃听。亮刚想跟周瑜继续谈琴,忽听纱帐后有人莺声燕语地发话道:“孔明休施奸诈!刘豫州陷于夏口,无兵可派,无计可救,才派你远赴江东,说服吾主,派周郎为元帅。你因知周郎不肯挂帅,故意投合周郎爱琴之心,编织圈套,意在哄骗周郎出兵!”

亮大吃一惊!亮为孙刘联合共破曹兵,殚心竭虑,舌战群儒、义激孙权,巧说周郎,大江大河从容迈,谁知小河沟里翻了船!诸葛亮的妙计被个弱女子一语戳穿!

此女必定是令曹操垂涎三尺、令周瑜迷惑颠倒的小乔!

小乔啊小乔,美且慧的小乔!

亮略作沉吟,答道:“公瑾何用出兵?只管高枕无忧,曹操不日即可撤兵。”

“何以见得?”周瑜迫不及待地问。

年画《小乔梳妆》

亮却不不急于回答,慢慢将古琴收进琴囊,交付小童,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赞声:“好茶!”

周瑜不好催促,只好耐心等待,亮见周瑜内心紧张却假做悠闲之态,暗自好笑,冷眼瞥见,纱帐后的小乔已移到周瑜座后边,人影清晰,面目难辨,亮怅然若失。

侍者用金瓯送上柑橘,亮慢腾腾放下茶杯,左手捧起一个橘子,右手拾起金瓯上的银刀,将橘子剖开。周瑜只好再耐心看着亮慢条斯理地切橘子,看了一眼,周瑜忍不住回头对纱帐内的小乔低语:“诸葛亮原是乡下人,连橘子都切不好!”

原来,亮故意将橘子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两片,大的一片占四分之三,小的一片占四分之一。听了周瑜的耳语,亮只做什么也不曾听说,又将小的一片如法泡制成大小不等的两半。这样一来,盘中三片橘子,最大的一片相当于小片的十几倍。

亮将金瓯、银刀、橘片儿推到周瑜面前,并不说话。

周瑜困惑地问:“孔明何意?”

“公瑾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聪明遍照四海,难道这点儿哑谜也解不开?”

“周瑜愚鲁,烦请孔明军师明示。”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布重兵亦如剖柑橘,公瑾观之:大者是曹孟德,次者是孙仲谋,再次者是我主孤穷刘豫州。曹孟德兵精将勇,其势如山;孙仲谋偏安江东,势若累卵;刘豫州兵微将寡,如日西坠。孙刘联合抗曹,无疑于以卵击石。”

粤剧《三气周瑜》剧照

周瑜冷笑不已,说:“以孔明观之,孙仲谋、刘豫州只有纳降之份?”

“勿需。曹操挥师江南,非为招降纳叛,实为渔色猎艳。”

“先生何出此言?愿闻其详。”

“亮居隆中时,听说曹操在漳河上建造一铜雀台,尽收天下美女。曹操经常居于其中,日夜淫乐。曹操对部下说,吾生平二愿,一愿普天之下莫非吾土;二愿天下美女尽入吾怀。庄子曰:'毛嫱骊姬,今美女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吾生也晚,常以未见毛嫱、骊姬为憾。吾早年与太尉乔玄为莫逆之交,乔公有二女,曰大乔、小乔。大乔有骊姬之容,小乔有毛嫱之貌。乔玄知吾日后必成大业,恳请以子孙相托,欲让二乔效娥皇女英侍舜帝共侍于吾。其时吾大业未成,二乔尚在幼年,吾纵有揠苗助长之心,未得金屋藏娇之便。今吾扫平四海,二乔也已长成,吾今发兵江东,意在觅得二乔,置于铜雀台上,盖世英雄拥绝代双娇,此非千古佳话?”

邮票诸葛亮像

亮振振有词,周瑜双眉紧锁,亮接着说:“曹操领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倘若孙仲谋不自量力,与曹操交手,必然城池不保、生灵涂炭!以愚之见,不若派人寻得乔公,以千金购得二乔,星夜送于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必定心满意足撤兵。江东失此二女,不过大海去涓滴、茂林失一叶,有何不可?”

“孔明说曹操发兵江南,实为掳取二乔,可有实据?”

“有曹操次子曹子建《铜雀台赋》为凭。”

“孔明记得其词句否?”

“《铜雀台赋》无非宣扬曹氏必得天下,曹操必得二乔,天赐良缘、家愿双逞。但写得文似雕龙,语如翔凤。世人云:天下之才总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亮因爱曹子建文才,对《铜雀台赋》记之甚详:'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之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列双台于左右兮,若长空之螮蝀,揽二乔于东南兮,若玉龙与金凤。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忻群材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垣其即立兮,家愿得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届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周鸾驾而周彰。思化及乎海宇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急切地追问:“其中'二乔’之句,烦孔明再述一遍。”

“这有何难?'揽二乔于东南兮,若玉龙与金凤。’”

霍俊其绘周瑜

周瑜勃然大怒,一跃而起,推倒书案,厉声喝道:“夫人速归后堂!吾为男子汉大丈夫,岂受此奇耻大辱?即见吾主,挂帅出征,不杀操贼誓不还!”

亮故做惊讶之状:“公瑾何必如此?当年吴越相争,越王受养马、尝粪之耻,范蠡觅得浣纱女西施、郑旦,送往吴国迷惑吴王,终得以复国报仇;汉天子为求边界安宁,也有公主和亲、明妃出塞之举,公瑾何惜民间二女?身为大将,何轻重不分耶?”

“孔明有所不知,乔公现为国老。大乔乃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亮实在不知,死罪死罪!”亮赶紧离座,拱手谢罪。

“周瑜和曹操誓不两立!请先生助我共破曹兵。”周瑜怒气不息。

“愿效犬马之劳,随时听公瑾调遣。”

周瑜挂帅,孙刘联合,此吾主刘豫州洪福齐天也!

周瑜塑像

忽见侍女端到亮面前一金瓯,上边有一大杯烫得很热的米酒。庆贺之酒,当由公瑾来敬,怎么周瑜眼前却无酒?亮稍有迟疑,听纱帐后传来银铃般话语:“孔明昨日在孙讨虏将军处旗开得胜,今日在周公瑾都督前马到成功,不费吹灰之力,不须一兵一卒,舌底生莲,连下两城,请满饮此杯。”

亮大惊,暗暗思忖:亮骗得了周瑜,骗不了小乔,她知道诸葛亮故意用话气激周瑜,以便让他自动挂帅出征……亮却无言可辩,也不敢声辩。

小乔只是语含玄机,并没有兜底说穿。倘若声辩,岂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好男不与女斗,小乔言词锋利,亮若说她不过,面子上不好看。亮佯装听不懂小乔的挖苦,顺从地喝下那一大杯滚烫的米酒,喝得热汗淋漓。恰好金瓯里有一方红纱帕,似乎专门供客人使用。

亮拿起纱帕拭面,觉幽兰之香,沁人心肺,此必美女小乔之物也!对啊,小乔乃著名美女,非知名才士,她靠本能察觉诸葛亮巧激周瑜,岂能知晓诸葛亮如何借《 铜雀台赋》做文章?

亮想到此,礼貌地向纱帐拱手,说:“谢……酒!”

帐内女子并没有声明身份,以诸葛亮之智,竟不知道该说谢谁!

帐内女子“扑哧”一笑,吩咐侍女:“给孔明先生送酒肴。”

亮低头一看,侍女送上的,非鱼非肉,是切做兰花形状的橘瓣儿!

小乔京剧造型

小乔是拿诸葛亮寻开心:诸葛亮将柑橘切成参差不齐的形状,她就将它切得像用尺子量着一般整齐划一。由艳名远场的小乔亲手切水果,诸葛亮幸甚!

亮恭恭敬敬地拿起橘瓣儿,连皮吞了下去。吃完橘子,忽见橘瓣旁叠着一方藕色纱巾,里层隐隐有字迹,莫非内藏机密?亮悄悄展开,偷眼观看,见纱巾上有数行娟秀的蝇头小楷,亮一看之下,冷汗如雨:

“'桥’换'乔’,

'连’易'揽’,

'东西’变'东南’,

'玉龙’见'金凤’,

    柑橘'揽’皮咽!”

人说孔明神机妙算,周郎巧谋迭出,谁知两人加一起,斗不过一个小乔!

亮为了说服周瑜,故意说《铜雀台赋》是曹操欲得二乔的凭证,其实《铜雀台赋》里的桥是建筑桥梁,跟美女二乔毫不相干。

清雍正霁蓝釉描金铜雀台赋文字束腰笔筒

曹植原文是“列双台于左右兮,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螮蝀”,意思是铜雀台有玉龙、金凤两台,由东西二桥连接。

亮利用周瑜保护小乔的心理,用同音字“桥梁”之“桥”充美女之“乔”,再改“连”为“揽”,变“东西”为“东南”,“连二桥于东西”变成“揽二乔于东南”,再将“玉龙金凤”移其后,更像对二乔的形容,亮巧改几个字,将文字略做颠倒,东西二桥变成美女二乔,桥的连接变成人的占有,桥的位置变成孙权的位置……

周瑜不过一介武夫,肯定没读过曹子建的《铜雀台赋》,亮早估计到,他如此急躁轻率,亮却始料未及。他居然没有让诸葛亮把这篇赋写下来仔细推敲。亮略动唇舌,靠雕虫小技,就令周郎落入圈套!不可思议的是,小乔不仅熟知《铜雀台赋》,洞察诸葛亮利用赋做的文章,还未卜先知,预料她切了柑橘送给诸葛亮下酒,诸葛亮为了表示对她的敬意,肯定会像当年晏子使楚那样,连橘子皮一块吞下。看来,小乔深谙诸葛亮为人处世之道,就故意编个圈套,让以精明著称的诸葛亮落入其中!

小乔啊小乔,锦心绣口、灵心慧性、顽皮可爱的小乔!

美人如花隔纱帘,何不微露半面?

“不可!亮负救国拯民重任,岂可胡思乱想?”亮刚想到此,忙自我约束,安定心神,正襟危坐对周瑜说:“烦请转致夫人,赦诸葛村夫适才亵渎之罪!”

亮到江东,为行动方便,不住孙仲谋的宾舍,却住船上。一里之外,有伪做渔船的快船,便于和刘豫州联络。亮从周瑜府衙回到船上,未及休息,胞兄诸葛瑾来访。亮知他必奉周瑜之命,来做说客,果然!

叶雄绘诸葛瑾

诸葛瑾垂泪说:“吾兄弟俱怀雄图大志,今为兄在孙仲谋麾下,二弟追随刘玄德,三弟求仕曹孟德。世人说:诸葛三雄,刘豫州得其龙,孙仲谋得其虎,曹孟德得其狗。二弟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江东上上下下无不知也。孙仲谋求贤若渴,欲以周公瑾为左膀,以二弟为右臂,共图大业。二弟若归江东,官位当在为兄之上,足以光宗耀祖。吾兄弟迎养二老,朝夕相处,家门雍穆,岂不忠孝两全?”

亮回答道:“兄长差矣!吾兄弟皆炎汉子民,刘皇叔乃景帝玄孙,当今圣上亲口呼'皇叔’,兄弃孙权而追随之,方为全忠;父母年老,故土难离,兄归江北,承欢膝下,方为全孝;兄不恋江东富贵,与弟共扶皇室正宗、孤穷刘备,方为全义。世人所言'龙、虎、狗’,非因弟才能高于兄,实乃指兄长误入歧途,三弟明珠暗投,唯弟因事汉室正宗刘皇叔,得龙飞之势。弟才能不及兄三分之一,兄若能随弟归江北,必能兴国安邦、光大门楣,为诸葛家族做出忠、孝、义俱全榜样!”

诸葛瑾无言可对,无功而返,垂头丧气回去向周瑜复命。

亮送走兄长,暗自好笑:刘皇叔擢拔亮于草庐,委以重任,亮怎可能弃明投暗?周瑜啊周瑜,汝年长亮六岁,怎么如此小孩见识?怪不得江东人都喊你“小周郎”!

刘泽棉制诸葛亮瓷

亮无心休息,秉烛疾书,将义激孙权、巧说周瑜之事书呈刘豫州,调兵布将,将关羽、赵云、张飞一一布置停当,命小童将信送至快船,星夜送回。小童走后,亮拿出周府带回来的藕色纱巾反复观看,百思不得其解。

小乔啊小乔,世人对你明以“美女”呼之,暗以“祸水”视之,曹操对你以“尤物”待之,周郎以强者姿态护卫之,亮亦企图做布阵棋子使用之,谁能想到,联吴抗曹军国大事,江东百姓身家性命,全握在你这“红颜祸水”、深闺弱女手掌之中?亮巧舌如簧地用《铜雀台赋》欺骗周瑜时,小乔只消隔着纱帐将《铜雀台赋》原话诵出,诸葛亮“巧激周郎”的重头戏岂不唱砸了?

小乔既对诸葛亮来意洞若观火,对《铜雀台赋》明察秋毫,为何不当场戳穿?

如此看来,小乔非但不帮周郎,反而暗保诸葛亮!

莫非小乔主张周瑜出征,故而不戳穿诸葛亮之计?

如此说来,周瑜是胸无大志的庸夫,小乔倒是深明大义的巾帼豪杰?

再反复琢磨小乔写在纱巾上的数行字,更觉大有深意,其文字既如老吏断狱,针针见血,又如顽童取乐,语语谐趣,对诸葛亮,既挖苦,又赞许,“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亮隐居南阳,人称“卧龙”,今日小乔以“玉龙”尊称,以“金凤”自喻,俗说“龙凤呈祥”,小乔是故意调侃?还是弦外有音?

绝色佳人乃荟山川日月之精、 萃春兰秋菊之华而成,千载难逢。有色无才是美女通病,故美女常是男子掌中提线木偶,命运系于男子之手。而小乔,不仅才貌俱全,而且谈笑挥洒、机智幽默、颇有情趣,亮虽未得“美目盼兮”,却已闻“巧笑倩兮”,听其语足以解颐,观其容必可忘饥。周瑜何德、何能、何福、何运,得此内外兼美的绝代佳丽?亮纵是盖世英雄、神州美男,却只能望洋兴叹:何不相逢未嫁时?

顾昭绘《二乔观书》

亮结发妻黄氏,世人纷传她状如东施,其实是友人因“美夫无好妻、赖汉眠花枝”造的谣言。黄氏虽无沉鱼落雁之容,却家学渊源,读书万卷,贤惠勤慎 。不幸的是,亮受刘豫州三顾之恩出山,黄氏在家操劳过度,思念过甚,染病身亡。亮自认大丈夫在世,先以建功立业为重,将续弦之事束之高阁。谁知今日却为小乔心动神移?

亮难道成了曹操辈好色之徒?非也,亮并非见色起意,实因小乔智谋超人、娇嗔可人,惺惺相惜,乃知己之爱。可惜有心无缘,“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亮轻抚琴弦,将满腹心事低低吟出:

寂寂鸾凤,

戢羽寒条,

游则孑飞,

宿则孤梢。

翼翼归鸟,

载翔载飞,

翻翮求侣,

相鸣而归。

“虎狼屯于阶前,孔明尚有此闲情逸趣?”随着吴侬软语,一个人影闪进舱来。

是个标致纤弱的年轻后生。月光如水,照着他的面庞,眉如翠盖,目如春水,头戴葛巾,身披绿袍,宛如一支婷婷玉立的嫩竹……世人说诸葛亮是当世第一美男子,跟眼前这位相比,亮却自惭形秽!此人从未见过,声音却有几分耳熟,亮心中一动,未及问话,来人说:“周瑜将降曹操,欲将刘备、诸葛亮一举扑灭。”

“哈哈哈!”亮大笑,说道,“早在亮预料之中。”

“孔明莫非故弄玄虚?”

“事出必然。今日周瑜一时气急,口出大言,实际仍对曹操心怀畏惧。诸葛亮一走,周瑜必然会对承诺挂帅之事翻悔。何况,周瑜心地狭窄,乃嫉贤妒能之辈,看到诸葛亮计胜于他,必定不悦,认为有诸葛亮在,势必危害孙仲谋的雄图大业,除非除掉诸葛亮、刘玄德,东吴才能高枕无忧,而欲除掉刘玄德,唯有联合曹操一条路可走。”

天津年画《诸葛亮招亲》

“既然如此,孔明何不连夜逃走?”

“越发不必。亮料定周郎身边自有高人,会替周瑜析疑解难,指点迷津。”

“却是何人?如何指点?孔明试言之。”

“此人会对周瑜说,周郎何因小失大?刘备纵有孔明用计,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少将微,何足道哉?曹操才是东吴头号敌人,此人阴险狡诈,残忍成性,挟天子以令诸侯,倘若引狼入室,曹操得以过江,东吴必成齑粉,黎民必遭杀戮,二乔必然玉碎。何况,以今日情势观之,曹操虽有八十三万人马,却有三不胜:其一,北人习惯陆战,不习水战,必生疾病;其二,曹操北土未安,马超、韩遂为其后患,操挥师南下,需时刻提防马超袭其后路;其三,天寒地冻,曹操陈兵赤壁,人缺粮,马无草,岂能持久?曹操深晓兵法,知劳师远征,不可持久。只要孙刘联合,顽强死守,时日一久,曹操必然主动退兵。曹操退兵之日,即周郎扬威名之时,届时东吴疆土扩大,二乔安居闺中,再图刘备不迟。”

来人狡黠地一笑,说;“确实如此,孔明倒像亲耳所闻。实不相瞒,弟乃公瑾心腹,公瑾颇有反悔之意,幸有鲁子敬力陈利害,才将周郎说服。”

叶雄绘鲁肃

“鲁子敬是正人君子、忠臣良将,却非有大见识、大胆识、能做出卫国安邦大手笔之人,替周瑜谋画此良策者,另有其人。”

“孔明以为此人是……”

“乃秀外慧中、翱翔蓝天的金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红粉骠骑大将军。”亮站起来,深施一礼,“小乔降临,诸葛亮三生有幸!”

小乔起身还礼,嫣然一笑,说:“免礼,请坐。”

亮大觉惊讶,一个年轻女子深夜到陌生男子舱中,非但毫不羞涩,还反客为主!

小乔又掩口笑道:“近观诸葛亮,果然令宋玉退避三舍,小乔幸甚!”

亮未及赞小乔,她倒夸起亮来!世上只有男子欣赏、品味女子之美,哪有女人对男子评头论足、玩味不已?亮如芒刺在背,又不忍反驳,只得借捧茶缓解。

“此茶温凉可口,不亦美乎?”小乔啜一口茶,“日间热酒催汗,不亦乐乎?”

亮记起小乔令人从纱帐送来的大杯米酒,不知她葫芦里卖什么药,只好唯唯。

“妾早听传闻,诸葛亮乘素舆、戴葛巾、执白羽扇,指挥三军,既是当今第一智士,又是当朝头号美男,今日一见,果然!孔明不仅学富五车、口若悬河,而且身材伟岸、神采飞扬、美丰仪、面绝白。妾对侍女夸孔明面如美玉,侍女却一口咬定孔明面上扑粉,妾岂肯相信?以热酒饮之,红纱拭之,孔明果然面色更增皎洁!”

亮大窘,几乎无地自容:男子汉大丈夫诸葛亮,军师诸葛亮,居然被小乔戏于股掌之中,糊里糊涂上大当,以为是小乔敬酒,傻呵呵一饮而尽!想到纱巾拭汗的情景,亮尴尬之极,好容易想起一句话:“谬承夸奖!女子亦爱男子之美乎?”

庄稼制石湾窑孔明像

“甚于男子。妾不揣冒昧,深夜来归,实因爱孔明是当今第一美男也。”

亮喜出望外,却忍不住追问:“周瑜亦当今美丈夫,小乔何见异思迁?”

小乔从容不迫地回答:“女子有大家闺秀之美,有小家碧玉之美;男子有君子之美,有小人之美。万事莫贵于义,以'义’论之,孔明、公瑾之美有君子、小人之分。孔明龙蟠南阳,以管仲、乐毅自比,胸怀匡扶汉室之心,紧步汉室正胄之尘,外具神仙之姿,内怀不世之才,见危授命,奋不顾身,真绝忠、绝智、绝美之人也。周郎与孙策幼年相识、鼎力相扶,开孙氏之基业,建东吴之谋略,威震天下,名驰四海。周郎定人好恶于一面,心胸狭窄,嫉才妒能,虽令人生厌,仍可谓小节。夫君子之道,当竭其孤忠,佑扶帝室。即使力不能支,事与愿违,仍可躬耕南亩,遁迹渔桑,洁身自好,何由执臣礼于孙氏,而不顾汉室衰亡?兼之欲降曹操、蝇营狗苟,何其卑也!妾自幼受老父庭训,以汉室为正宗,一腔热血,天日可表,今弃周郎而随孔明,如拨云而见日!”

娓娓几句衷肠话,揉碎诸葛铁石肠!贤哉小乔!

朱梅邨绘二乔图

“妾虽离别周郎,却仍关心东吴用兵布阵之事,因其关系江东百万民众生存、亦关系老父全家安危。现江东与曹操决战在即,周郎颇为弓箭不足发愁……”

亮忙说:“亮有良策。”

小乔笑道:“我二人各将所思写在竹简上,如何?”

写完看后,相视大笑,原来,二人写的都是:“迷雾锁大江,曹营借羽箭。”

有小乔相伴,亮终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絮谈中得知,小乔熟读《越女书》,通晓奇门遁甲、布兵排阵,亮越觉相识恨晚。

小乔似有魔法,亮随身侍从都乐意为其效命,将小乔私奔消息瞒得密不透风。然而事关重大,亮终归惴惴不安,恐周郎得知。恰好刘豫州送来一船礼物,让亮在东吴便宜行事,亮至周瑜行辕,稍致问候后,坦然说:“刘玄德甘夫人以明珠、云锦送公瑾夫人。”命小童呈上,察颜观色。

“多谢美意!可惜小乔近日卧病在床,难以投桃报李。”周瑜长叹一声,蹙着眉头说,转身问纱帐后的侍女,“夫人今日如何?”

帐内有人应声回答:“夫人服了华佗开的汤药,仍然神思昏昏!”

亮暗自好笑:周瑜跑了小乔,也觉面上无光,故而瞒得铁桶一般,原来周郎更怕走漏风声,才推说“夫人卧病”,饶有意思的是,堂上果真药味扑鼻,煞有介事!

亮与小乔如鱼得水,赤壁大战如火如荼。黄盖诈降,周瑜火烧战船,曹操兵败,写信给孙权挑拨:“赤壁之役,适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周瑜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恐难居人下。”

连环画《三气周瑜》

周瑜被气病,不久带病与曹仁对阵,被流矢射中右臂,只好回兵养伤。孙仲谋拜周瑜为南郡太守,南郡数城却因亮之巧谋落入刘玄德手中。周瑜费尽心思,终为亮所算,赔了夫人又折兵。

建安十五年,周瑜箭创复发,在巴丘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东吴主帅英年早逝,世人扼腕,众人纷传,周瑜临终曾数次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周瑜部下数人已扬言欲刺杀诸葛亮为周公瑾报仇。亮得知此事,内心颇为不安,莫非周瑜知道小乔早在诸葛亮帐中?莫非周瑜之病与小乔失踪有关?

小乔得知周瑜凶信,泪湿梨花,亮奇怪地问:“小乔想必旧情未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周郎与妾育有二子一女,今成孤儿,能不黯然心伤?”小乔坦坦荡荡地说,亮无话可回。小乔又说:“孔明应赴柴桑,为周郎执绋。孙刘联合仍是刘皇叔存亡关键,倘若周郎部下对诸葛亮怀恨在心,孙刘联盟必生裂痕,孔明此行,可化解矛盾。妾亦随同前往,与周郎诀别。”

“小乔有抚孤重任,此去必不返矣!”亮神色惨然。

“人生有聚必有散,挚爱一日,犹如百年。郎君何必忧伤?”小乔强颜为笑。

华嵒绘二乔玩春图

两年间如影随形,小乔却是首次喊亮为“郎君”,亮肝肠寸断,潸然泪下。

小乔做小童装扮,随亮进入柴桑。周瑜部下果然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因有赵子龙带剑相护,不敢下手。亮与小乔一入灵堂,小乔突然凄厉地呼叫:“公瑾夫人在哪里?”亮大吃一惊,这是为何?

奇怪的是,灵前也有女子疾呼:“孔明夫人在哪里?”转眼间,灵前一位与小乔一模一样的白衣女子向小乔飞奔而来,二女相遇,合为一人,小乔所穿的小童服装,蝉蜕一般,委于一旁!……

苏轼听罢诸葛亮的叙述,击案大叫:“快哉、妙哉!世人皆以崔莺、太真为千古情话,今听先生所述,再观崔莺太真,岂非视日月而知众星无光也?孔明先生智出天下,威加四海、高标逸韵、鞠躬尽瘁,令万世景仰。苏轼却因从未闻先生卿卿我我、风花雪月,代为抱屈!衮衮诸公俱风流,孔明缘何情独冷?大丈夫举长矢射天狼,建盖世奇勋,而未得红粉知已、参透男女至情,岂非枉为男儿?孔明先生有此段不世奇恋,甚慰苏轼逸想!只是先生所言,与正史南辕北辙,恐难服众口。”

诸葛亮莞尔一笑,说:“子瞻难道不知?历史向来是任人打扮的姑娘。”

苏轼若有所悟,又说:“此事亦从未见稗史杂录,怪哉!”

刘旦宅绘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世上深者莫如东海之水,却深不过人心;世上秘者莫如茫茫太空,却秘不过人情。亮心含四海、神鹜太空,能令曹操几十万大军刹那间灰飞烟灭,能死诸葛走活仲达,瞒过专事揭人隐私、繁采寡情的舞文弄墨者,小事一端耳!”

苏轼点头不已,说:“小乔慕孔明而魂游,赤壁双雄,公瑾伴小乔娇体,孔明伴小乔芳魂,真乃旷古佳话!前人有小说云:有数人各言其志,或愿为扬州太守,或愿多财,或愿成仙,有一人曰: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小乔熊鱼得兼、此其谓也!不知小乔到柴桑,体、魂合一后,如何结局?”

诸葛亮叹道:“小乔次日就香消玉殒。东吴人都说小乔红颜薄命,赞她为周郎殉情,亮却深知小乔实为与亮新相知即生分离,心碎而亡!”

“可怜小乔的子女成了真正的孤儿!史官记载孙仲谋还算有情有义,小乔长子后来做东吴驸马,小乔之女亦做东吴太子妃,只可惜又是青春守寡!”苏轼叹道,好奇地问,“孔明先生做了文曲星护卫神后,与小乔长相守否?”

诸葛亮不答,沉思说:“小乔常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笑了,想,精明过人的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儿糊涂?这“朝朝暮暮”的话,是本人的学生秦观写的,几百年前的小乔从哪儿得知?还有,诸葛亮刚才吟的“翼翼归鸟”也很耳熟,对,陶渊明写过,当然也是诸葛丞相归天后的事,这是怎么回事?他大声地说道:“孔明先生!学生有事不明,请问……”

小乔墓

“子瞻先生,醒一醒!”苏轼猛然醒来,发现自己睡在舱内。

陈慥说;“子瞻先生睡得真沉,还在梦里叫'孔明先生’呢!”

苏轼想了一回儿,困惑地说:“难道我在做梦?”

王齐万说:“当然是做梦,咦,这么冷的天,子瞻怎么带把羽扇来?”

苏轼看到身边有把白色羽扇,不由得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