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备战】张进坤

 西岳文化 2023-07-07 发布于陕西

文/杨备战

石友大哥张进坤,兴隆人也。早年入伍,守边卫国,成为一员优秀的汽车兵,驱车随队运送部队必备物资,走遍高原深谷,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地貌美景。

复员后,在家开过砖厂,养过甲鱼,耕过田,凭一手开车本领,被蒲城塑料厂聘用,因为作人诚挚本分,干活踏实认真,机遇因缘,转成企业职工,三十多年没为单位造成丝毫损失浪费,与职员和睦相处,留下很好的口碑。

他不嗜酒,不恋麻将,唯一痴好石头。退休后,结识不少石友,谈石论道,乐此不疲。为寻好石,甘愿驱车百里,下河川,翻陡坡,跋险地,走泥湾,最快乐是寻到一块心仪的玉石,别提有多高兴了。

今年三月,接到一个电话,是进坤哥的声音,说你也爱石头,今天没事到我家来座座,于是我便骑车到兴隆村去。

整洁的院子,铁栏杆的围墙,左手一棵怀抱粗的大椿树,进入庭院中,宽敞明亮。二门左右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青砖铺地,白灰粉墙,沿东墙根初植一行青竹,摇曳生风,飒飒作响。

进入屋中,桌上、地上、板凳上各式各样的奇石,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天工人巧,多不胜数。那光润的石头,让人摸索不已,叹为观止。相比我在路边捡到的石头,犹东施见西施,羞愧难当,今日到此,大开眼界。

遂出后门,那昔年养甲鱼的池塘仍在,只是生了很多苇草,忆二十年前他母亲在时,端上一盆施料,顺手撒向塘中,龟头攒动,争来觅食,让人惊畏,犹历历在目,而今物是人非,老婆婆已远离我们而去了。

出北门右方亦有棵高大树木,木名不晓,只记得树皮是中药材,价值不菲,是三十多年前他村村医东来先生引进,植在地里,他在家也种了一棵,随着东来先生的病故,树林亦毁,唯留他植的这棵,已一楼粗细,爱乌及屋,进坤哥就是这样一个不忘根本的人,而今进村赏大树,唯独他家尚存,无怪乎村委会在他外墙上贴着一个牌子,卫生绿化师范户,号召全村向他家学习。

靠北墙,有两根弯弯曲曲如龙似凤的古木,树相奇特,引人无限遐思。他让我参观西边房子,各种根雕,他用清漆罩的透明发亮,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打心底佩服他真是个细心人。

在院子西墙角,放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他细心给我讲啥是蓝金砂、树化石、玉石、陨石、肉石、石英石、石灰石……并洒上清水分辩说明,还用强光手电筒照着分析石头质地,令我心服口服。

最好玩的是他约上石友,带上我去捡石头,下到清澈的河流中,乱石丛丛,击水淙淙,水流或急或缓,或直或曲,或大或小,声响哗哗,流向远方。我们穿着雨裤,高邦雨鞋,手中拿着一个小铁镐,带瓶水,深一脚浅一脚的穿梭在溪流中,呼吸新鲜空气,看着远近佳景,真人生一大乐事,令人流连忘返。

他们石友间很团结,真诚,遇到大个头的石头,相互邦忙,把石头装上车。我是外行,只是好奇,搜几块奇形怪状的丑石,他古道热肠,用小车给我送到家,并且几次把他搜到的石头送我,让我徒增惭愧,无以为报。

今夕何夕,这样的好大哥,竟让我遇到了,真是幸运!

细雨菲菲,他又约我到他家去,因为我忙,他和嫂子候了我大半天,把一块打磨干净的蓝金砂石送我,那种摸起来如同儿童脸蛋蛋的感觉,真令人爱不释手,他拥有的,也让大家拥有,他衷爱的,亦分享一份给知己,他真是石头的天使,石文化的传播者,能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在内卷日益激烈,加之物欲横流,使人心劳神疲的今日,在玩石赏石中,尚能得到一份精神上的慰藉,亦足矣!


【作者简介】杨备战,一九六九年生,中学毕业,生活在农村,从事红白事事业,爱写字画画,创办弘毅书院,把所学知识无私奉献给孩子们。

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