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之路》如果没有满囤的事故,高加林一定如期转正吗?

 早早的成长屋 2023-07-07 发布于广西

高加林的人生真是一波三折,作为剧外的观众,我们都觉得他的人生简直就像戏剧化一样,明明刚有点起色,以为好日子即将来临时,又有各种各样的变故将他打得猝不及防,刚看到的希望又被现实被熄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不容易迎来了教育改革,农村学校合并,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眼看着就要成为国家公认的干部,结果却因私自带着学生到县城去见大世面,导致学生发生了事故,转正教师的名额只能与其失之交臂。

我在想,如果没有满囤的事故,高加林真的能如期转正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转正的名额只有一个,肯定不会如期转正

我们都知道,此次马店小学的转正教师名额只有一个,而这个小学却有三位老师来竞选,也就是三选一。

高加林作为比较年轻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方式比较新颖,在文学方面获得奖项,但他的教学年限却很少,毕竟他是新人,很难跟那些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比。

就像发生满囤这样的事故,老教师就不会让它发生,因为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只有稳重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保障的。

根本不会想着带学生进城游玩,而进城游玩的话,肯定需要制定一个安全的方案,而不是像高加林那样,自己有空就开展这项计划,不考虑任何的后果,也没有跟本校的其他老师进行商议。

在这件事上,高加林选择让巧珍这个非教师人员来跟其一起做学生的向导,明明还有别的教师可以合作,他却没有跟他们商量过,这表现出高加林作为年轻教师,其实还有考虑不周全的,容易将很多事情理想化。

虽说初心是好的,但是作为教师,学生的安全问题就是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做任何事情,第一反应都要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如果只想着让学生见识大世面,那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事故。

高加林就是因为过于年轻,缺乏经验,才导致满囤事故的发生。

其实,没有满囤的事件,高加林也不会如期转正,因为他能来马店小学教书,走的就不是正规的路子。而是高明楼为了拖住高加林,不让其想着复读这件事,将他塞到这个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在别人眼里都是走后门进来的,根本就没有获得教育局的批准,只要将事情闹大了,高加林背后的人也会受到牵连,那他也只能灰溜溜地回高家村种地。

而此次作为高加林的竞争对手周心初,他是决心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跟高加林争这个转正名额,那他要胜过高加林,也只能在身份上找突破口,不然周心初作为老教师,在高加林面前,很多评分都比不过的。

虽然他们二人都是民办教师,但一个资历老,一个资历浅,要抓住高加林的尾巴那是轻而易举。

二、性格决定命运

在高加林准备从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高加林的性格,是属于那种比较浮躁,在事情还没有干成的时,就想告知天下所有的人,容易自傲且自嗨。

这应该是大多数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心态,只要知道自己的机会比较大时,就感觉这事已经成为定局,最后的结果一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兴奋和喜悦冲昏了头脑,很多原本就注意的细节都被忽略,最后却自己把机会给作没了。

高加林从刚知道自己转正的机会比周心初这个老教师大的时候,他显得特别的兴奋,那段他跟巧珍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高加林对此次的转正胜券在握,所以就很自豪地告诉巧珍,自己以后就是国家教师,是教育局聘请的教师了。看到巧珍一脸崇拜地看自己,高加林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当周心初以不会填申请表来试探高加林时,起初高加林还耐心地告诉他如何填写,听到周心初的各种阴阳怪气地跟自己争个高低时,他又有点瞧不上这个老教师,觉得他就是倚老卖老,明明自己比他更优秀,一个转正机会更适合自己,他一个老教师就应该为了孩子的未来主动退位让贤才是。

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所以总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于是,高加林就开始找德顺叔抱怨周心初的为人,说他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做事做人都不光明磊落。

德顺叔就从高加林的话中,说出了他的心声,一个年轻人却老是活在同别人的计较中,年轻人有自己的路要走,而周心初作为一个老人,一辈子都在教书,在年老之后被叫回家种地,高加林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周心初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了。

德顺叔就是希望高加林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做事看人不能仅凭感觉,很多人之所以让你觉得不爽,别人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谁都愿意做好人,但在现实面前,在利益面前,好人难做,没有人必须为何你选择委曲求全,除非是你的父母。

三、人生没有顺风顺水

高加林的人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他在满囤这件事中学会了为人处世,做人需要沉稳,不能随心所欲。在周心初的行为中看到了人性的恶,在德顺叔的开导中,明白现实的无奈。

也许我们的人生不会像高加林那样夸张,但人生之路却是由一个个遗憾来构成,以为自己拥有了,结果却一直在失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