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是本人十年前排故的小节,现发出来,与大家共享。) 摘 要:以新一代空客A320飞机为例,通过对两起典型的A320飞机故障的分析研究,探索并总结出超出TSM程序的故障诊断方法。 新一代A320飞机与早期的英美飞机相比有很多优点:如在操纵方面广泛应用电传控制和液压操纵,主要操纵系统基本全部由电控液压作动来完成,把机械控制仅作为备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操纵性和可靠性,降低了飞行员的劳动强度;在系统状态监控方面,应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状态监控和记录,多功能控制显示组件(MCDU)、中央故障显示组件(CFDS)、飞机综合数据系统(AIDS)等的应用,使维护人员一目了然,极大地方便了工作者,便于提取各方面的资料信息,提高了日常排故的效率;另外,其飞机排故手册(TSM)和远程监控系统(AIRMAN)为维护人员排故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排故方案和程序。但是,由于排故手册(TSM)也并不是十分完善,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时会发生TSM尚未涉及的故障信息或者某些故障的排除与TSM程序不符的情况。本文就是针对上述情况,通过两起极为典型的故障排除过程,研究超出TSM程序的典型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故思路。 | | | | | | | |
| 航后排故,确认为IGV故障,因无航材,故障重新保留。 | |
| | | DIFFERENTIAL PRESS XDCR(8043KM) | | | | |
实例二:B2338机APU引气故障,表现为:单PACK时正常,双PACK时,50秒左右断气。 | | | | | APU引气故障,单PACK时正常,双PACK时,50秒左右断气。 | 自测试均无故障;目视检查APU引气部件及管路,未见异常;查看APU排故数据,未见异常;操作测试APU,分别加载空调直到断开引气,APU转速、EGT均无变化,APU航段报告给出:压差传感器故障;对调压差传感器及清理管路后,故障现象与之前完全相同;对调BMC,故障依旧;因时间关系,排故到此。 | |
| | 针对以上两个故障,在TSM中并没有完全符合的排故程序。较为相近的为:TSM49-00-81-810-891-A没有引气压力、引气压力低或者压力波动;和TSM49-00-81-810-853-A压差传感器故障。综合以上两个排故程序,故障隔离为:检查压差传感器电插头、更换压差传感器、检查线路、更换ECB;根据TSM未找到故障根源。APU负载压气机提供APU引气。引气量根据不同的引气系统需求来决定。可变的进气导向叶片控制进气量。一个APU负载控制活门和一个防喘控制活门安装在引气T型管的出口。引气负载活门允许或关闭引气由APU到飞机的引气系统。防喘活门防止负载压气机喘振。多余的引气通过活门排除到尾喷。ECB控制和监控APU引气流和防喘气流。可以通过驾驶舱头顶版引气电门启动和停止引气。ECB接收来自负载控制活门和防喘控制活门的反馈信号,总压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的信号;另外,接收空气进口压力和温度、APU转速、APU引气电门的信号。来控制引气负载活门和防喘活门。由故障现象来看,我们重点要研究引气活门的开关情况。引气活门是一个自动作动开关的蝶形活门。它位于引气管道和压气机排气管道间。引气活门正常在关闭位,受电磁阀控制利用负载压气机的气源来打开活门。当APU引气电门在ON位且APU转速大于95%,ECB激活电磁阀机械打开引气活门。在地面利用PACKS或者启动发动机时,以上参数中,APU引气电门、空气进口温度与压力是不变的,在变的参数为DP、PT、LCV、SCV四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是ECB接收到的DP、PT信号并非直接作为参考值应用,而是以DP/PT为参考值进行控制。2338与2399机虽然故障信息都是DP,但是更换完DP,故障并未排除。最后在更换了PT才将故障排除。因此:在排故数据中出现DP或者PT单个信息时,不要仅局限于这一个部件,而要综合考虑。总结上述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过程,发现排故工作完全依赖TSM有时会走弯路甚至不能够将故障排除。主要体现在:(1)故障排除与TSM不符,时有出入;(2)TSM隔离程序不合理,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最后,花费过多的排故时间。例如:APU引气故障压差传感器故障信息,程序之给出了电插头、线路、压差传感器、ECB,程序中不没有提及总压传感器。总之,熟悉TSM是必要的,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源是最重要的。针对故障现象不要贸然上手,应尽可能多的去分析,多思考,否者将会盲目跟从TSM。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机务维修人员,单靠TSM和AMM来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和正常出港、降低飞机千次率和节约成本,提高飞机维护质量和稳定运行效益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需要维护人员扎实的业务基础,还要考察平时针对任何异常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更需要维护人员在平时善于积累各种维护经验,以便在故障现象的千头百绪中理出思路。只要这样,才能打开维修工作的新局面。[1]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飞机维修手册AMM,2012.09,ATA49、ATA36[2] 东航山东分公司飞机维修工程部:A320飞机机务培训教材,2001.4,[5]AIRBUS INDUSTRIE:A320 TECHNICAL TRAINING MANUAL,2007.10,FIRE PROTECTI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