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色差,面色恍白浮肿,没胃口,动不动就喊累,你可能是脾气虚了,脾气虚损吃什么可以调理好脾脏呢?

 咸鱼片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五脏之中脾在中焦,属土,土为万物之母,有厚土之德。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看似地位卑贱,其实可以化生气血,长养万物,是人得以生息的后天之本。”本“的本意是树的根子,只有根子扎的牢固了,人体这颗大树才能变得枝繁叶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从中医角度讲,脾和胃是一对手足情深的孪生兄弟,在各种场合同时出现。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

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一个人如果想要维持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首先就必须不断地摄入食物,从自然界当中获取能量和营养,并将其妆化成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障机体新陈代谢的全面运转。因此古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其实光吃没用,它必须转化成人体所能吸收和需要的气、血、津液才行。

因此,脾和胃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转化为气血,若气血化生不足,就会导致人的生命活力下降,甚至使人寿命缩短。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与弱,直接关系着他的生命盛衰。水谷之物摄入体内,若脾气不健,胃中不腐;食而不运,运而不化;这不仅无助于气、血、津液的生成;反而会造成脾胃呆滞,引发食积、湿阻。

由此可见,脾胃功能好的人,气血旺盛,中气十足,说话有力气,身体也结实;脾胃虚弱,脾气虚衰的人,说话无力,身体羸弱,疾病丛生,影响健康和寿命。

对于小孩来说,脾好才能茁壮成长;对于年轻人来说,脾好才更有活力;对于中来年人来说,脾好才能长寿。所以,脾是身体健康的根基,要想身体好,就要补脾气,养脾脏。

脾有哪些主要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下,胃在左方。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脾的特性是喜温怕寒,喜燥恶湿,生活处处要注意。饮食无度,寒凉无忌,只会令内脏受伤,养护脾胃,让它好好发挥功能,才能令气血充盈,阳气升降无忧。

脾是仓禀之官,后天之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脾胃者,仓禀之本,五味出焉”。仓禀之官,是古时候管理粮食仓库的官吏。而人体承担此项任务的器官就是脾胃,于是我们的祖先将脾胃成人体中的仓禀之官。
中医人物,脾主运化,这“运”指的是运输和分布,而“化”则是变化、转化的意思。
人这一生中,除了胚胎期间主要依赖母体的营养生存之外,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就是人体的“树根”,只有根深蒂固,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它就像是“树根”一样,默默地为人身体输送着营养。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出生后随着体内消化器官的逐渐成熟,就需要通过不停摄入各种食物,来满足自身营养的需求。
我们先来说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食物经过胃地腐熟加工,然后进入小肠,清浊分离,各走各的道儿,再由脾输送至全身,供应各脏腑器官的营养。
人体吃进去的食物并不是被直接吸收和利用的,需要通过脾胃等器官,对摄入的水谷(食物)进行腐熟、运化、升清、降浊等一系列的生理代谢,以及化生气血、津液,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
如果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异常,就会出现机体的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经脉空虚、肌肉萎缩等各种病变。所以中医认为,虽然人以水谷为食,但其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脾胃的受纳与运化。

人体中需要经过脾胃运化的物质,一是水谷之精微,也就是现代营养学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各种食物;二是承担着人体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运输载体、生化反应媒介等作用的水液。其中的水谷部分,先是入胃腐熟,再经脾的运化和升清,上输于心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散布,营养全身,所以《素问·奇病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水液在中医中被称之为津液,它进入人体后,一部分为脾胃吸收、运化,散布全身,发挥其滋润、滑利、营养作用;另一部分则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化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液无法正常布散或排泄,停滞于体内,就会引发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产生水肿。因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依据就在于此。

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源泉

元气也叫原气、真气。它是肾脏中的先天之精气化蒸腾而成的,是人体最基本的气。
人的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而流行分布于全身各处,内至五脏六腑,外到腠理肌肤,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因此,元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脏腑、经络、四肢九窍等组织,激发并维持它们的生理功能。一个人元气充足,才会健康、不易生病;一个人的元气受到损伤,就容易生病。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他认为,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源泉。
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意调节饮食,饮食过量,或过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就会使脾胃受伤,这样饮食水谷精微不能运送于全身,人体的元气就会衰弱;元气一衰,我们的身体自然就不能很好地抵御外邪了,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脾气能固摄血液,使之不外溢

明·薛己《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液,脾统血。
我们知道人体中“气为血帅”,心气通达,才能令血液循环不息;肝气疏泄,方可让血液有进有出;而脾气统摄,才不至于血液溢出脉外。
虽然血是人身之宝,但离经之血,却是恶血、败血(瘀血),所以血液必须运行于血脉之内不得外溢。
中医将约束血液、控制出血,让血液在血管内正常运行,归之于气的固摄作用。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由脾运化水谷而来,故五脏之中脾主统血、摄血。
脾主统血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不致逸出脉外。
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
而且,中医认为“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乃当急固”,所以以前中医遇到大出血病人,在没有输血条件的情况下,大多用上等的人参加水煎成浓汁喂入体内,补无形之气,摄有形之血,这便是中医中非常著名的“独参汤”。即便在今日中医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如女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经血大量增加或淋漓不尽,痔疮中的脱肛出血等,凡是虚证者都采取健脾补气之法,抑制出血。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足,气血才充盈

中医将气、血、津液视为构成人体、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物质。人的五脏、六腑、经络、筋肉、骨骼、皮肤,没有一样离得开气、血、津液的温煦、滋润、营养;只有气血旺盛、津液充沛,脏腑得养、经络通畅,神明才安,人才可以健康长寿。
人体旺盛的气血、津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摄入的水谷精微,经过脾胃的运化变换而来。《灵枢·决气》中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所说的中焦,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管人体生命能源与给养的“仓廪之官”一脾胃。
一个人如果想要维持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首先就必须不断地摄入食物,从自然界当中获取能量和营养,并将其转化成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障机体新陈代谢的全面运转。
脾胃相当于我们身体的粮库,脾胃这个粮库一旦出问题,就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就会引起我们的气血生化不足。一个少气缺血的人,身体怎么会好得了呢?
二是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输布全身,人身体得不到充分濡养而使卫气虚弱,卫外功能受损(通俗点儿讲就是免疫功能低下),这时外邪会乘虚而入,使我们生病。
三是脾胃升降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如果胃气不降反升,或脾气不升反降,中焦气机紊乱,必会影响其他各脏腑的气机及功能,各种病症便随之而来。
水谷之物摄入体内后,若脾气不健,胃中不腐;食而不运、运而不化;这不仅无助于气、血、津液的生成;反而会造成脾胃呆滞,引发食积、湿阻。临床上的慢性泄泻、食欲不振、头晕耳鸣、身倦乏力、面色苍白等,大多为脾阳不振、运化无力,引发气血虚亏所致。
中医讲养生保健,无非是补先天之精,益后天之气,然先天之精由秉赋而定,因此后天调养、滋补气血,关键还是在健运脾胃。
造成脾胃内伤的原因主要有4大方面: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情志不畅、感受外邪。我们将在下文会有详细的介绍。

脾负责运化水液、脾健运,水液才不会滞留体内

中医将人体中除血液之外,一切正常的水液统称为津液。津液主要来源于饮食水谷,随后经脾的运化、升散,肺的通调,肾的气化,肝的疏泄、上、中、下三焦的雾、沤、渎,运行于全身;并发挥其滋润器官、濡养全身,化生血液、充盈血脉,调节阴阳、维持平衡,参与代谢、排出废物等生理功能,最终排至体外。
这其中,由于脾处在中焦枢纽的位置,主吸收、主运化、主上升,上通下达、布散全身,起着推动和调节的作用,对于水液的代谢尤为重要。
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
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转输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转输。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但正如古人所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转输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如果脾失运化、脾阳不振、脾气不升,就会水液泛滥,积水成饮、聚水为痰、水湿停滞,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诸多疾病。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如元代医家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脾气虚症

脾气虚在中医上又叫脾气虚损、脾气虚弱,是脾虚的一种。常指,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过服消导克伐的药物,以及情志失和,思虑太过,或禀赋素虚,或久病失养耗伤脾气所致,这样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湿,以及化生气血的功能就会减退,从而导致脾气虚衰。
“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脾气虚症可以引起如下病理变化: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脾气虚弱会导致运化无权,表现为食欲不振、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轻度水肿等脾失健运的症状。
气血双亏。由于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可出现面黄肌瘦,少气懒言,四肢倦怠乏力等全身气血不足的症候。
中气下陷。脾气虚弱,升举无力甚至下陷,称为中气下陷或气虚下陷。脾气不升,机体表现为眩晕体倦、内脏下垂、久泄脱肛、便意频数、小便淋漓难尽等症状。
脾不统血。脾气虚弱,统摄血液的功能就会降低,从而出现便血、月经淋漓不断或忽然大下、月经过多、肌衄等各种慢性出血现象,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具有脾虚、血虚和出血的病理改变。

脾气虚是什么原因到引起的?

脾气虚主要由四个方面原因引起:

  • 饮食原因。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非常容易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调造成脾气虚。

  • 素体脾胃虚弱。这跟自幼的体质有关系,如果后天再失于调养,也非常容易造成脾气虚。

  • 跟情绪有关系。思虑过度会造成脾胃功能失调。

  • 跟年龄有关系。年老体虚,也会造成脾气亏虚。


脾气虚表现

脾与胃表里相合,生理相关,病则相联,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宜降,故脾气虚证主要以消化功能失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系列气虚症状,
如食欲不振,饮食少,腹胀便溏为特点,饭后症状加重,大便稀,身体倦怠懒言,面色萎黄或虚浮,舌淡苔白,脉缓慢而弱。
经常没胃口,稍微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脘胀满,平时面色萎黄或发白,或肢体浮肿,一般都是脾气虚导致的。

如何调理脾气虚?

合理锻炼提升脾胃阳气。中医讲动能生阳,对于脾胃阳气不足、寒邪留滞不去的人,适当运动能够刺激脾经,促进脾胃的气血循环。
用艾叶水泡脚。艾叶能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也能起到暖脾、除寒的作用。用艾叶水泡脚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脾虚的调治药方有: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保元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补脾气吃什么

根据中医理论,黄色与脾对应,黄色食物摄入体内,能够起到健脾、补脾的作用。常见的黄色食物有胡萝卜、黄豆、玉米、南瓜、小米、土豆等。

小米——健脾和胃

小米,又叫粟米,是谷子脱壳后制成的粮食。小米颗粒很小,黄色或黄白色,是我国北方的主粮之一。中医学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热之呕吐、消渴、泄泻等。因此,小米粥可以“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糯米——温补脾胃

糯米又名江米。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能温补脾胃、补中益气、止虚汗,常食可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反胃、食欲缺乏、泄泻、气虚盗汗等症。《本经逢原》中说:“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粳米——调养脾胃

粳米,是粳稻的种仁,是大米的一种,含有大量淀粉,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学认为,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功效。陈粳米味咸、酸,入胃、心、脾经,可调胃暖脾,益五脏六腑,多食能令人“强身好颜色”。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食鉴本草》也认为,粳米有补脾胃、益五脏、壮气力的良好功效。

燕麦——益肝和脾

燕麦,又称野麦、雀麦等,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量的食品。燕麦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其营养价值居粳米、小米、白面、高粱粉、玉米粉等粮食之首,是较受现代人欢迎的食物之一。
燕麦味甘,性平,入肝、脾、胃经。燕麦能益肝和脾,养心止汗,对脂肪肝、糖尿病、便秘以及水肿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还可美白抗皱。此外,常食燕麦可预防骨质疏松、贫血,是补钙佳品。

玉米——健脾利湿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湿、开胃调中、益肺宁心等功效,可用于防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本草纲目》认为其可“调中开胃”, 《本草推陈》则称其为“健胃剂”,并认为煎服有利尿之功。因此,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喝点玉米面粥。

红薯——补脾和血

红薯又名番薯、甘薯、地瓜等,果实皮色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其富含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
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和胃、益气通便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脾虚之人可用红薯当主粮,常食之。

羊肉——健胃补虚

中医学认为,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肾经,味道甘而不腻,有益气补虚、温中祛寒、补肾壮阳、生肌健力等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
羊肉可用炖、炒、烤等方式烹调,也可煮粥,亦可卤煮后凉拌食用。夏秋季节气候热燥,不宜吃羊肉。羊肉内易藏匿旋毛虫等寄生虫,食用时一定要炒透烧熟。建议每次食用50克左右,避免导致消化不良。

鲫鱼——健脾利水

中医学认为,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鲫鱼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的功效,凡久病体虚、气血不足,症见虚劳羸瘦、饮食不下、反胃呃逆者,均可将鲫鱼作为补益食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