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三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7条辨/桃花汤

 火帝养生_WSH 2023-07-07 发布于云南

《伤寒论》第307条辨:“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原文解释】少阴虚寒症,得病两三天至四五天时,腹中疼痛,小便不通畅,腹泻滑脱不尽,大便带脓血的,主治宜用桃花汤。

少阴病二三日到四五日,一直在加重,病人出现肚子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大便带血,这是桃花汤。下利二三十次的时候,水都排掉了,当然小便不利,因为水都没有了。一定会有腹痛。

这是发炎的太严重了,到后来肚子都痛了,外证是肚子痛了,里面肠子已经破了,小便不利,下利不止,因为膀胱里面的水都从大便走了,太阳篇介绍猪苓汤的时候,张仲景说如果利不止的时候,利小便就好了,反过来,水从大肠出来,也会小便不利,所以还是桃花汤主之。

病人每天跑厕所,怎么受得了,当桃花汤用上去的时候,最快的是第一次下去,第二天就好了。一般两剂就能好。但是,一定要记得赤石脂要生用。

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250g),干姜一两(15g,)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6g,曰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不要以为桃花汤就是用桃花来煮汤,是因为赤石脂生用煮出来的汤很红,所以叫桃花汤。

主治虚寒血痢证,其病机核心为脾肾虚寒,寒湿阻滞,损伤肠络,失于固摄,故拟温中散寒、涩肠止痢为治法。方中赤石脂温涩固脱以止痢,为君药;干姜大辛大热,温中祛寒,合赤石脂温中涩肠,止血止痢,为臣药;粳米养胃和中,助赤石脂、干姜以厚肠胃,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涩肠止痢之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