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在农家美丽行| 若荷:煎饼花

 徐方梅 2023-07-0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蒙山和沂河,是山东两个重要的标志,遇见她们是许多人的荣幸,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更是感到有莫大的荣耀。蒙山和沂河都在沂蒙山区腹地,这里山多民间传诵的佳话也多,抗战时期沂蒙山区是我军根据地,于是涌现了许多“沂蒙红嫂”的故事,当年摊煎饼送军粮拥军支前的她们,至今仍然是沂蒙女性的典范。

图片

母亲的家乡与蒙山脚下的蒙阴县城相邻,记忆里的村庄是一片破旧的房屋。姥爷姥姥去世时,母亲正值年少,是在她的三伯母的接济下长大的。母亲后来在沂水师范学校读书,经常吃不饱饭,是在校生中最贫困的一个。一次二舅妈放心不下,特意摊了一包煎饼送到学校,发现母亲的窘况,从此每隔半个月摊一次煎饼给我母亲当干粮,使母亲得以继续学业。

除了二舅妈,家人们也很照顾我母亲。我有一个五舅,比母亲还要小好几岁,但他知道疼母亲,每次都计算着母亲回家的日子,去野外拾柴禾,等母亲回来摊煎饼。母亲回家后,五舅早早地帮母亲在石磨上推好了糊子,又在灶房里帮着母亲打下手。摊好的煎饼一半留给家里,一半被母亲带回学校,有了它,母亲在学校里就能有温饱,能酣眠。

图片

因为家乡的煎饼,夯实了母亲对家乡的依恋,也夯实了母亲对煎饼的情有独钟。母亲毕业后分配到蒙阴县从事教育工作,工作忙起来来不及做饭,便通过熟悉的老乡购买煎饼,缓解餐桌上的燃眉之急。我八九岁母亲就常催我,不是去张大娘家拿煎饼,就是到李大娘家拿煎饼,每次递给我一个包袱和五角钱,按照当时的市价,五角钱能买一大摞煎饼。我收起钱,到村西头的一位大娘家,她正坐在鏊子窝里摊煎饼,是母亲长期加工煎饼的“关系户”。

寒暄过后,大娘继续她的加工操作。那么大一坨糊子,在她双手虔诚的拍打下,形象和韧度得到了重塑,只见她将糊子托起放在烧热了的鏊子上,按逆时针方向翻转,转到哪里,哪里就现出一片金黄,腾出一缕香气。她转啊转啊,每一次旋转,都在鏊子上留下一朵花,仿佛煎饼糊子在鏊子上舞蹈之后的足迹,再用一根竹劈子在尚未干透的面糊上使劲抿,一朵圆圆盛开的花顷刻间变成一张薄而均匀的大煎饼。那动作干脆有力,挥洒自如,有一股内在的力量和柔性的美。

图片

我参加工作后也与煎饼产生了不解之缘。

那时我在一个棉纺织厂工作,宿舍离单位远,白天还能吃得上饭,到了晚上吃饭就成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买几斤煎饼以备所需。蒙阴县城里有个大集,每逢集市自然少不了卖小吃的,那次我花两元钱买了十斤地瓜面煎饼,就着母亲给我捎来的咸菜炒肉丝足足吃了二十多天,从此赶集买煎饼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是随时向饥饿开炮向味蕾开拔的勇士,只要一声令下立马奔赴胃肠,忠实履行人是铁饭是钢的使命与责任。

时移世易,转眼来到21世纪。在经济大潮的簇拥下,煎饼也一步步走向了市场,改变了只在集市摆摊售卖的单一方式,从村庄、家庭中剥离出来,办成了一个个产业网点。从人人摊煎饼,家家摊煎饼,逐渐形成了沂蒙山区的特色产业,他们成立了煎饼合作社,村村有作坊,户户有加工点,通过一张张煎饼,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这些新社会成长起来的沂蒙女性,从来是不甘寂寞的,她们忘不了前师的教导,也忘不了自身的开拓创新。品种的单调、匮乏,让她们发现并且意识到,那些千百年来就备受青睐的瓜果蔬菜,也能充当煎饼加工的原材料,并且可以为传统煎饼增光添色。

创新的激情,像一把烁烁闪耀的阳光,一下把她们的心头照亮了。那些整天调浆抹糊围着鏊子转的女性们,早已不再是只循环利用眼前单调的玉米、小米、高粱、地瓜去机械加工了,单一的产品,很难赢得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这让她们启动智慧,向更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开发迈进。

图片

有年秋天,蒙阴县常路镇举办一个煎饼比武大赛,让我去当评委,这一去差点儿把我惊呆了。这哪里是煎饼啊,简直是一张张柔软的彩纸,一张张飘着香甜的艺术品,那么均匀、细腻,举起来在阳光下薄如蝉翼。那次评选,有位名叫徐海霞的农村妇女脱颖而出,她的煎饼以品种丰富、干湿度掌握良好、口感软香适口而名列前茅。

而且,她参展的煎饼是有颜色的,远远看去五彩缤纷。红的是在煎饼糊里加了甜菜根,绿的是加了芹菜汁,看去粗陋嚼起来香甜的煎饼里加了红枣,而黑色的煎饼是在煎饼糊子里掺进了芝麻。凡是能够榨出汁来的瓜果蔬菜,都是徐海霞加工煎饼的好材料。新研发的产品除了能饱腹,还有足够的营养填充身体的缺失,有足够的色彩赏心悦目,给传统工艺“锦上添花”。

图片
图片

前不久,微信好友中有人问:“你们那里是不是有种'煎饼花’?有个巧手大嫂徐海霞,她的煎饼花上了央视。”我有点意外,这又是什么样的“煎饼花”呢?百闻不如一见,便约朋友去参观,在现场,她亲手为我们折叠出一朵黄玫瑰。走进她的工作室,长长的案几上也摆满了已经折好的“煎饼花”,分别盛在花盘中,红色的玫瑰、黄色的月季、蓝色的郁金香、白色的茉莉,栩栩如生,花朵各异。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用摊好的煎饼做成花,那时很简单,将叠好的煎饼摞成摞,切出各种几何形,摆放在精致的托盘上,造型美观好看,我们都叫它“煎饼花”。而徐海霞,利用煎饼的柔韧劲,把煎饼搓成茎,拈成蕊,用双手绾出了一束束真正的煎饼花。勤劳聪慧的她,别出心裁地用五颜六色的果蔬煎饼做材料,再现了梵高、莫奈、达利等画家的名作,一花一叶,惟妙惟肖。

图片

今年十月一前后,每天都有媒体专访,分享徐海霞的“煎饼花”和创业故事,经历过下岗创业的徐海霞成了沂蒙女性的骄傲。那天,我站在她的工作室看“花”,金黄的阳光,形成细长的光带在闪动。新时代沂蒙山的妇女,就是这样在这道金灿灿的光照下结束以往陈暗的日子,昂扬走进新时代的阵容,而那一束束美丽的煎饼花,也将会成为沂蒙女性最靓丽的底色,在家乡繁荣、壮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