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胖与房颤:一对危险的搭档

 吴较瘦 2023-07-08 发布于浙江

你知道吗?肥胖不仅会影响你的外表和自信,还会增加你患上一种心脏病的风险。这种心脏病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什么是房颤呢?

它是一种心脏节律失常,也就是心脏跳动不规则、不协调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心脏有一个自然的起搏器,叫做窦房结,它会发出电信号,让心脏的上部(心房)和下部(心室)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速度收缩,把血液泵出去。但是在房颤时,心房的多个位置会发出混乱的电信号,导致心房快速而无效地颤动,而不是正常地收缩。这样就会影响血液的流动和输送,造成心脏负担增加,甚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血栓是一种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等组成的凝固物,它可能会阻塞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血栓从心房脱落,进入大脑,就可能造成中风。中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它会导致大脑缺血或出血,造成神经细胞死亡,引起偏瘫、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后果。因此,房颤患者要注意预防和治疗血栓,通常需要服用抗凝药物。

那么肥胖和房颤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肥胖是房颤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肥胖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比如左心房扩大、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等。这些改变会增加心脏的应激和氧耗,损伤心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影响电信号的传导和稳定性。此外,肥胖还会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释放出一些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因子会进一步损伤心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增加氧化应激和自由基的产生,干扰电信号的传导和稳定性。因此,肥胖可以从多个方面诱发或加重房颤。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肥胖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体重指数(BMI)。BMI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正常范围是18.5到23.9之间。如果BMI大于等于24就属于超重,如果BMI大于等于28就属于肥胖。有研究发现,在男性和女性中,BMI每增加1单位,发生房颤的风险就增加4%到5%。而且与正常体重者相比,约50%的肥胖男性和女性更可能发生房颤

所以如果你想预防或控制房颤,减肥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有研究表明,在接受了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后,BMI每增加1单位,复发率就增加11%。

那么如何安全、健康、有效地减肥呢?这里给你一些基本的建议:

  • 饮食要均衡、适量、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或挑食偏食。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控制主食和油盐的摄入量。限制甜食、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饮料。

  • 运动要适度、持续、有规律。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为宜,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等。

  • 作息要有节制、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避免过度劳累或失眠。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平衡。

  • 心态要积极、乐观、平和。避免过度压力或情绪波动。压力和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心率变异性和电信号稳定性。

  • 坚持要有毅力、有耐心、有信心。减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不要轻信各种快速减肥的方法或产品,它们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或反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