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拳

 武宗 2023-07-08 发布于北京

以武学打开世界

正 文

壮拳,作为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拳种,一直以来都在武术界享有盛名。根据历史记载,壮拳源于壮族先民的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唐代,壮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据史书记载,当时壮族地区的武艺高手“都老”起义军的领袖潘长安、黄少卿等人的部属,在花山距城五十里,江边峭壁上镌凿有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骑马。这些岩画中的武士们身高体壮,战阵中展现了环首刀、剑、长枪、手镖、山弩以及竹箭等壮拳中惯用的武术器械。此外,现代流传在左江流域的壮拳中的功法一-七步铁线桩,与当时“都老”的主要练武功架非常相似,可见当时的壮拳技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宋代,南下汉人将士将这种拳术称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依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其广为传播。王安石曾称誉:“粤右良兵,天下称最。”足见当时壮拳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如今,壮拳仍然在壮族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壮拳的拳术套路有很多种,如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桩拳、踢打四门、三打罗汉拳、打虎拳、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大连环十八桩、三桥手、小反步、拥桩、莲花拳等。此外,壮拳的器械套路也有不少,如雪花盖顶刀、八卦很棍白鹤棍铁线等。壮拳的动作风格朴实粗犷,形象沉实稳健,拳势刚烈而多短打,擅长标掌,少跳跃行拳多用壮语发音,以气摧力。在攻击和防守上,强调架实劲猛。

壮拳的练习方法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壮拳的练习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技艺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在练习擒功大王拳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将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其次,壮拳的练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技艺的不断提高。例如,在练习霸王锤时,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力量和速度。此外,壮拳的练习还需要注重呼吸的配合和内心的平静。例如在练习梅花桩拳时需要配合呼吸的节奏来打出桩法。同时,在练习插拳时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呼吸的稳定。

壮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现。它承载了壮族人民的武术智慧和文化底蕴,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在广西山区的演练中,壮拳更体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朴实无华的动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感;刚烈而多短打的拳势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勇猛与果敢;架实劲猛的攻击和防守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壮拳技艺的精髓所在。

壮拳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武术技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壮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