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誓言无声—阎宝航:(15)救国会被取缔

 兰州家长 2023-07-09 发布于甘肃

1932 年秋,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的斗争遭受严重挫折。

马占山、苏炳文、李杜、王德林等人率领的义勇军主力受挫后,余部退入苏联境内,冯占海、邓文等人也率余部转人热河、察哈尔一带。

在辽宁东部地区的唐聚五、苗可秀所部,以及辽南、辽西各地义勇军也相继失败,东北抗日活动转入低潮。

紧接着,1932 年底,日军把侵略矛头指向热河、山海关,以图占领东北全境,威胁华北。

这时,阎宝航一方面疾呼政府出兵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团结各地一切积极支持东北义勇军的团体,竭尽全力支援。

当时,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之外,1932年 4月 26日,在上海还成立了一个“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会长朱庆澜。

誓言无声—阎宝航:(15)救国会被取缔

朱庆澜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朱庆澜(1874—1941)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命名者,原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他17岁时,随友赴东北,投奔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随后,步步高升后跟随其入川,任四川巡警道,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旋升陆军第十七镇统制,特许陆军副都统衔与同盟会员程潜等编练新军,成为西南主要军事力量。

辛亥武昌起义,他积极响应革命,宣布四川独立,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后因巡防队索饷哗变及川籍军人反对离川。1912年,回到东北后,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次年,改任护军使兼署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省将军。

1915年,受段祺瑞任命为广东省长。在这里,他响应孙中山“护法”主张,使段大为不满,令其改任广西,后寓居上海。

1922年,应张作霖之邀,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将铁路沿线俄人所占100多万亩土地全部收回,3年后辞职。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东北沦丧,倭寇长驱直入,他在上海联络爱国人士黄炎培、史量才、李子宽、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二百余人,于 1931 年 11 月间成立了“东北难民救济协会”,朱庆澜为理事长。

同为抗日救国团体,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与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之间互不联系,各按自己的计划行事,两会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旦矛盾,直接影响到对义勇军的领导和支援。

在上海的杜重远对此十分忧虑,曾致电阎宝航,建议救国会与朱将军搞好团结,实现两会联合。

阎宝航极力赞成杜重远的主张,表示尊重朱庆澜,共策抗战之事,并得到张学良赞许。

不过,常委中有的认为后援会是国民党的御用组织,反对与其合作。所以,两会虽经多次协商,一直未达成协议。

1932 年 8 月,阎宝航肩负救国会委托,动身去上海拜望朱将军,并请其北上,以便实现两会联合。

因当年高崇民在朱将军任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时与其相识,也一同前往。朱将军为阎宝航、高崇民二人至诚态度所感,遂于8月22日率后援会人士抵平,并在地安门内油漆棒一号开始办公。

1932年 11 月,两会达成协议:成立义勇军总司令部,由朱庆澜任总司令,东北民众抗日敦国会的阎宝航、王化一、高崇民、黄剑秋及后援会的高仁绂为干事。保留东北民众救国会组建的辽宁义勇军总指挥部。

誓言无声—阎宝航:(15)救国会被取缔

高崇民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明确两会职责:后援会专主募捐抗日资金;救国会协助朱庆澜指导义勇军军事训练和对日作战。

救国会是得到张学良的默许和支持下成立的东北民众救亡团体,其主要成员多是张学良知交故旧,尽管南京政府不喜欢,但也难以取消。

救国会成立之初,陈公博亲自来北平与救国会领导人谈话,吴铁城、胡汉民也先后派代表齐世英、顾韩野、姚觉悟、曹四笏等与救国会常委会谈。

他们的谈话几乎如出一辙,即要求救国会听从政府指挥,与政府合作抗日。而汪精卫、蒋介石派人来,要求救国会把活动限制在他们允许的范围内。

事实上,救国会的抗日活动,不但没有得到南京政府的支持,连与救国会有着密切关系的后援会会长朱庆澜也没有放过,南京政府曾接受他人控诉,以朱办事不公、肥己发财为由,由立法院派人调查。

1933 年 5月,日军飞机频繁在北平上空盘旋恫吓,北平的达官显贵们惶惶不可终日。

盛传:在日军的威逼之下,当局将以牺牲东北换取华北暂时荀安为条件,拟签订卖国条约“塘沽协定”。

5 月 24 日,救国会遂派常委阎宝航、王化一、霍维周、李梦醒为代表前往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拜谒委员长黄郛咨询,但是,黄仅派秘书赵某在丰泽园接待,并声称:决心不以东北作谋和之牺牲品。

遂后,救国会常委又分工由王化一准备陈述材料,阎宝航起草致蒋介石、何应钦的公开信。

6 月 10 日,救国会分别发表了给蒋介石、何应钦的公开信。

信中,阎宝航概述了救国会两年来从事东北救亡的业绩,表达了为收复东北失地,任何牺牲在所不辞的决心,敦促蒋介石采纳东北流亡民众的正义要求。

但是,阎宝航和救国会常委们的要求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国民党当局的同情和接受,相反,国民政府华北当局对救国会的逼迫益加严酷。

紧接着,6 月 17日,发生了救国会常委、政治部副部长霍维周被暗杀的事件。

霍维周是东北青年党领导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前任冯庸大学教授,入关后,他在东北大学、东北中学发展党员。

1933 年春,霍维周得知青年党头目曾琦、李璜与日人勾结,接受日本百万元巨款,作为反蒋活动经费,遂率三百余名青年党员,登报声明脱党,同时揭发了他们通敌的罪行,于是,青年党头目遂支使党徒对霍维周下了毒手。

那天上午,霍维周乘坐一辆黄包车行至西四南大街,被人从后面射中头部而死,年仅32岁。

在救国会政治部,霍维周是阎宝航最得力的干将和助手,对于他的死,救国会常委们均悲痛万分,高崇民抚棺痛哭几至昏厥,阎宝航亲自撰祭文悼念。

救国会自成立之日起,便成为日本特务和国民党当局所注目的对象,常委们的安全也大成问题。

阎宝航的家住在北平比较偏僻的东厂胡同,他平时忙于救亡工作,经常不回家,只靠高素桐带着孩子们小心度日。

有一天夜里,高素桐忽然发现有一人从大墙跳到院子里。她急中生智,高声呼叫厨师赶快起来。那人影慌忙逃走。天亮时才发现,昨夜闯进来的人丢在他家的一把菜刀。

张学良闻讯,通知救国会人员要提高警惕,并赠常委每人一支自来德手枪用以自卫。同时加强了对救国会及其领导人的保护措施,成立救国会警卫班,便衣保护救国会负责人。

不过,阎宝航这时所关心的问题并非完全是个人安危,而是救国会前途命运。

早在东北义勇军兴起之初,1931年 11 月 14日,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兼训练总监何应钦就曾给国民党中央报告说,民众自动组织的义勇军,弊害颇多。上海方面且闻有共产分子及日人参杂其间,影响所及,殊堪危虑。

何应钦建议,对未组织者,令其缓办;已组织者,令其中止。对此,蒋介石密令各地一律遵照办理。

何应钦取代张学良执掌北平军分会后,首先对退入河北省境内的东北义勇军开刀,严查取缔。1933 年4月 27 日,北平军分会颁布了《整顿河北省境内义勇军办法四项》,从东北撤入河北省境内的冯占海、邓文、李海青、李纯华、郑桂林等部义勇军相继被改编,缴械,遣散。

7月 14日,救国会派阎宝航、王化一、卢广绩、钱公莱等委员到中南海居仁堂同何应钦进行交涉。

誓言无声—阎宝航:(15)救国会被取缔

何应钦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阎宝航、王化一先后详细陈述两年来救国会抗日救亡工作,并指出,政府应该考虑东北失地与几十万流亡民众,支持救国会的工作,而不应取缔抗日义勇军。

何应钦说,对于失去自由的东北人民特别是对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政府和我个人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是,政府有政府的考虑,为了圆满地解决中日问题、东北问题,东北人民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要相信政府。

阎宝航说,要我及每一个爱国的东北人相信政府,这并不难,如果政府自九一八事变时起,就能领导人民抗日,而不是不抵抗,那么,也许不是今天的这个形势。

问题就在于政府对于东北问题不关心。不抵抗倒也罢了,对于日人得寸进尺却能加以容忍,对我们这些从事救亡活动,打回老家去的东北人不支持,甚至对义勇军加以取缔,对救亡组织加以限制、甚至取消,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理解。

何应钦过去不认识阎宝航,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忘记了。他说:“我想,这些具体的事情如何认识,我们现不要急于争论,不忙下结论。至于你们说的打回老家去的问题,政府从来没有说过相反的话。

问题是,面对日本这样一个强国,我们希望通过外交手段与其交涉。军分会对华北团体采取的具体办法,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引起外交上的麻烦。救国会也不例外,从今后最好不要再公开活动。”

卢广绩接着表示:当局不支持救国会也罢了,反倒釜底抽薪,我们要求恢复发售爱国奖券。

对于这一问题,何应钦推到了黄郓身上,他说:“这件事是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的事,我何某无权过问。”

王化一又说,东北抗日义勇军从一开始就是孤军奋斗,其残部进入热河、察哈尔地区后,经过政府的改编、取缔,目前所剩无几,但在北平周围尚有一些余部坚持活动,作为救国会,我们已无力接济,要求军分会在物资、军械方面给予支援,他们在抗日斗争中,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

何应钦说,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接济已不可能,对留在河北、北平周围者,一律取缔。

话已说到这个地步,阎宝航激动地说,“如此说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已无立锥之地了?”

何应钦毫不掩饰地说道:“不是北平,而是整个华北,我们和日本人已经有了协定,只有如此,只能如此。”

这次谈话,还提到了救国会内有共产党宣传品问题,阎宝航对何应钦说:

救国会只知抗日,不知其他。如果说救国会主张抗日,共产党也主张抗日的话,那么,这是不幸而一致,总不能说救国会主张抗日,就怀疑救国会与共产党有关系。

依我看来,救国会的组成人员绝非共产党所能影响。东北流亡青年、爱国分子,在国难当头之时,用较为积极或激进的方式表达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情绪,要求政府改变对日政策,喊出一些抗日的口号,这是可以理解的。

绝不能说这些人就是共产党,更不能说救国会写几张宣传抗日的标语,就因此怀疑救国会内有共产党掺杂其间,甚至受其影响和控制。”

阎宝航以不紧不慢的节奏,说出这一番话,弄得何应钦不知如何应对,遂深恨之。

7月 16日,何应钦正式通知阎宝航、王化一、卢广绩等人:“后援会、救国会应根据协定(按:指塘沽协定)速予取消。”

7 月 31日,东北民众抗日数国会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就“政府受日寇威胁,要求后援会和救国会停止活动,本会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决定:“1、不仅不停止活动,更应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2、缩小组织,裁汰不必要人员要求精练;3、为避免摩擦,此后转入秘密行动。”

随后,在国民政府的高压和何应钦的强硬措施下,救国会被迫停止公开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