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治疗之路 --简短的家庭治疗

 新用户21623770 2023-07-09 发布于重庆

青少年治疗之路

--简短的家庭治疗

Image

简短的家庭治疗建立在实用主义行为疗法的基础之上接受每个家以其自己的样子而存在,家没有标准形式。

不说教,也不科普,目标清晰到一个行动上,只处理与症状相关的问题,具体到一句话、一个行动的执行方案以达到重塑孩子在家庭系统内部形成的复杂性创伤,积极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促使自我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的形成。

为什么是简短的家庭治疗?

(一)两性关系的不可调和性

两性关系是两个人两脚落地,共同起舞的华尔兹,两性关系的健康和美丽决定于关系中的人有处理碰撞和踩脚的成熟度。

长期传统的父权文化背景下,缺乏培育女性独立自我人格的土壤,社会对女性有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规训。残缺会体现在关系上,尤其在两性关系中,残缺的一方无法与另一方无法保持动力的守恒。

而两性关系的原则是:

1、两性关系需要社会功能的预备

两性关系是唯一的绝对排他性的极具张力的关系,因而两性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复杂的关系。两性关系的基础是两个独立完整人格的人的平等互动,两个具有健全社会功能的人才能营造出健康两性关系中所有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2、关系有其科学性

关系有其自我的发生历史和发展规律。角色之间的行为序列决定了关系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关系有着完全不同的言行。关系就像是精密仪器尤其是两性关系,行为序列必须和关系的性质相匹配。

3、婚姻的本质是契约

婚姻是一个契约,一个平等、互惠互利的契约契约双方的责权利必须清晰。明细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使家的功能健全,系统才能正常地运作。

受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我们的两性关系比较难以调和。

Image

(二)家庭内部关系混乱

我们的家庭普遍存在内部关系混乱,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界限不清的问题。

1、孩子诞生于母体内,孩子在生命的起源是母亲的一部分,潜意识里是与母亲息息相连的,因而孩子会主动寻求与母亲的联合

2、母亲由于缺乏对孩子独立人格的成长过程的清晰认知,以及自身独立人格的不完整及创伤,导致其极易与孩子粘连

3、父亲是家庭系统次序的维护者,其责任是让每个家庭成员各就各位,使关系和角色清晰。但父亲由于缺乏对家庭系统作为精密仪器的认知,未能有效执行其维护者功能。

因而家庭内部关系混乱,即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相互穿越,角色混杂。

Image

(三)父母亲的代际创伤

我们的婚姻制度从一夫多妻制发展而来,我们的母亲在沿袭的父权制文化的挤压下诞生,不容易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在家庭系统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其特定的角色而人格不完整的家庭成员,将演绎出残缺的角色,形成不健康的关系,当家在不健康的关系下运作时,会引发系统的残缺,而残缺的系统会使赖系统生存的孩子搁浅,进而产生症状。

今天的父母是昨天的孩子,今天孩子是明天的父母,残缺和创伤在代代传递。因而用教育、劝导等方式很难弥补父母的残缺,扭转系统的问题。

Image

(四)父母亲的代际创伤

家庭系统疗法一再证实:没有一个家是完美的,家的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尤其是我们的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庭系统的平衡点。

当孩子症状逐渐好转时,家的结构和系统上就会朝良性方向发展。

因而我们经过6年的临床调研,采用简短的家庭治疗模型。借鉴MRI的实用主义行为疗法,设立清晰到一个行为上的目标,所有的治疗都指向这一行为目标的实现,只剪断造成这一行为的负向环路,尽可能不碰触系统与该行为目标无关的任何支脉。

Image

什么是简短家庭治疗?

基于MRI简短家庭治疗模型(MRI Brief therapy model),我们研发了本土适用性的简短家庭治疗模型包括:治疗理论、治疗形式、治疗步骤。

(一)治疗理论

1、一直在

以谋求个案利益为宗旨,将尊重生命的独一性和珍贵性渗透在治疗中。

2、情感需求理论

孩子一出生掉入陌生的世界,妈妈是孩子在这世界唯一的熟悉。婴儿的弱小决定其需要与安全基地有内在的情感联结。心理年龄依赖健康的情感联结而成熟。

3、创伤重塑理论

在家庭的真实场景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心理年龄成长需要,从而改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创伤重塑包括:预备期、观察期和改变期。

(二)治疗形式

我们以家为“医院”,孩子的卧室为“病房”,父母为孩子的“护理师”。治疗师直接进入青少年家庭生活,全盘掌控,治疗直接发生在家庭生活的此情此境里,以简短直接的进行创伤重塑。

(三)治疗步骤

第一步

处理来诊的棘手问题、建立与系统的工作联盟关系

Image

第一步治疗导图

治疗原则:

1、孩子是唯一的治疗对象一次立案只接受一个目标,目标具体到一个行动、一个语言、一个结果上。只做目标所需的必须工作,不碰触无关目标的家庭系统的其他方面。

2、对父母的工作重心在于让父母能说出我们给出的一句话,做出我们交代的一个动作的能力但凡目标有任何变动,都需要父母双方签字确认。

Image

第二步

弥补系统的残缺、重塑创伤

Image

第二步治疗导图

治疗原则:

1、将治疗同盟关系严格控制在工作关系的安全规范范畴内,不发生任何肢体接触。

2、每次治疗收尾必须回到治疗团队的同事关系中,给具体到一句话一个行动的执行方案。

3、父母不是病人,是执行治疗方案的“护士”,不与父母陷入任何纠缠关系,也不陷入父母之间的两性关系。帮助父母树立工作规范和理清工作逻辑。

4、家庭治疗开始前需要评估父母是否能胜任“护士”工作。当父母逻辑混乱,在症状层面时,将无法进行家庭治疗。

Image

第三步

梳理内部关系

Image

第三步治疗导图

不同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行为序列就有其不同的轨道。轨道和轨道之间不可逾越,关系内容和关系不能错位。

治疗原则:

1、保持清醒、不能掉入父母的情绪中

2、查房了解家庭系统日常互动和陈述,随时干预过界承担责任、侵入到明显属于孩子的责任范畴的细节,以防孩子自我人格的独立和完整受阻

Image

第四步

成长社会功能,培养搭建自我支持系统的能力

Image

第四步治疗导图

治疗原则:

1、一定在人本底下理解和共情孩子,人本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2、对人的认识要清晰,需要婴儿观察训练,严格遵守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

3、但凡有其他青少年在场,一定要保持同等关注。

4、与青少年交流需要有根有据、条理清晰,绝不说教。

写在最后:

该治疗模型的关键在于:孩子在家庭中形成的创伤属于复杂性创伤,在重塑创伤的过程中,需要弥补父母亲的角色缺陷。通常父亲的角色缺陷出现在角色缺位和知识体系的缺失上,母亲的角色缺陷出现在没有界限、过度融合和知识体系的缺失上。

没有独立人格的单亲母亲将是治疗难点:由于母亲自我的创伤过重,既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孩子。由于带伤,因而随时寻求联合,无法和孩子划清界限,并极易与治疗师角力,使治疗难以实现。

我们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西安、南京、河南、山东试用,接待家庭个案60余例,成功率达95%。

Image
Image

作者:许蓓

记录员:柳碧婷

参与讨论:唐铭聪、柳碧婷、李念、宋永莉

资料收集:唐铭聪

排版:陈菁菁、柳碧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