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开心的三个秘诀!

 人杰地灵h8p9lk 2023-07-09 发布于湖北
内容图片
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
活得累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多余的东西,就跟吃饱了撑的是一个道理。
想得太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忽略了自身的真实感受,所以才会觉着累。
正如白岩松所说: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
日子苦,生活难,但困住我们的往往不是生活,而是我们自己。
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不解释,不执着,不在意。
01
不解释
寺庙的念珠丢了,几位弟子没有一个人承认。
主持失望地说:
“谁拿了念珠,只要肯承认,我就不怪罪,而且念珠就归谁,否则,你们就都下山去吧。”
次日,几位弟子收拾好东西,为证清白无奈的走了,只有一位弟子留了下来。
主持问他:“是你偷的念珠吗?”
弟子说:
“我没拿,只是这几天大家为此互相猜忌,无法静心修佛,若有人承认,其他人才能静下来参禅。”
主持欣慰的笑了,从怀里拿出念珠,戴在这位弟子手上。
人都怕被误解,怕被人怀疑人品不正,被人怀疑时,总想第一时间撇清自己,这是人之常情。
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解释清楚,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解释清楚。
有时候,越解释,别人越觉着你掩饰,最后越描越黑。
相信你的人,你不解释也会明白你,不相信你的,证据摆在面前也没用。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我们无需向别人解释过多,只要明确内心所想,勇往直前就够了。
不解释的人生,才能活得从容。
内容图片
02
不执着
佛教有一个故事:
一位长老比丘,有一个外甥,也是一位比丘。
一日这个年轻比丘路过村庄,村民供奉他两件袈裟,他想将其中一件赠给他的舅舅。
但长老比丘以自己有足够多的袈裟为由拒绝了,年轻比丘再三恳请,还是被拒绝。
年轻比丘很伤心,不断胡思乱想,认为舅舅不肯要他供的袈裟,就是不喜欢他,自己还不如还俗入世。
思绪纷涌,青年比丘已经想到卖掉袈裟,买点生活用品,增加自己的收入,再携带妻小看望舅舅,却在途中与妻子争执,孩子不小心被摔下车,他很是生气,动气想打妻子。
刚抬起手就听到长老比丘的痛呼,原来他正在给舅舅扇风,而以上都是他的执念及胡思乱想。
长老比丘看出他的心思,就带他去见佛陀,佛陀知晓原委后,告诉他:
“贪嗔痴是人性的恶魔,所有的魔障皆源于内心的执着。”
南怀瑾曾说:“越执着的人,往往越痛苦。”
人要学会审时度势,不可一意孤行,过分强求,不然就会陷入内心的魔障,最后迷失自己。
凡事太尽,缘分必早尽,想要活得快乐,就得学会放松,逼得太紧,太过执着只让你堕入深渊。
心念无色无相,纷至沓来,只有自己学会调节,不过分执着,才能够解脱。
03
不在意
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大学生,因家境不好,总是羞于和同学接触。
每次碰到同学谈论他时,就格外地关注,远远地听着同学的评价。
一有不好的言论,总会苛责自己,然后努力朝着别人的喜好靠近。
有一天,他听见同学说他的鞋子老土,他就躲着别人好长时间,兼职几个月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球鞋。
可他并不快乐,因为总有同学怀疑他的钱来路不正,怀疑他是不是偷了同学的钱。
他敏感焦虑,学习成绩日渐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人也变得畏畏缩缩。
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确实。适度地倾听别人的评价,可以反观自己让人进步,但若是太过在意,就会得不偿失,困住自己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想做的事就去做,想要的生活就去追求。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我们要淡泊名利,看淡别人眼光和评价。
人生路上总会有不同声音,若你太在意,你将永远无法前行。
内容图片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自设牢笼,困住自己。
而一个人过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满意现状,却又无力改变。
不断焦灼,不断内耗,最后把自己的快乐依托于别人,却把别人的烦恼背负身上。
生活是很苦,但也要努力开心,人之所以快乐,全在于自己的心。
往后余生,心若快乐,人才能快乐,愿你能在不开心之时,想想这三个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