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失眠的高峰期,你是否也出现了睡不着、入睡慢、容易醒等症状? 睡眠是人体生长的营养素,也是补充能量的充电站、清理毒素的清扫器,睡眠不足,大脑功能、身体免疫机能都会受到影响。 进入夏天后,很多朋友表示因为天气热,气候多变,导致晚上经常心烦失眠,白天昏昏欲睡,大脑还经常“宕机”。 为什么天气一热就容易睡不好呢? 1.季节影响: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春夏养阳”,夏天万物生长,人体顺应季节变化,多喜精神外向,意气舒展。但频繁的户外运动或过度兴奋,易致汗出过多。“汗为心液”,且“血汗同源”,汗液过多不仅会耗损心血、心液,也会进而耗散心气心阳心主血脉藏神,心血过耗,脉道空虚,致心阴耗损,出现烦躁、心悸、心慌、思想不集中,心情也容易“烦躁上火”。心阳耗散则致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2.温度影响 人体的睡眠节律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因素下作用形成的,其中,环境温度也是影响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核心温度低,人才能进入深睡眠状态。睡眠时,最佳的睡眠温度是室温20℃-23℃。除了室温外,被窝温度也对睡眠很重要,也影响人的睡眠质量。通常被窝温度在32℃-34℃时人最容易入睡。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体散热,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变差,睡眠减少。 3.饮食影响 夏天昼长夜短,相比秋冬季节,夏天白天更长,大脑分泌的褪黑素会随之减少,继而影响我们的睡眠。人们在夏天的夜生活也比较丰富,啤酒烧烤小龙虾,冰粉西瓜冰淇淋。各种美食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导致脾胃失和,当脾胃功能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后,则血不能养心,会出现心神不宁的情况。 盛夏天气炎热,助眠有妙招 1.改善睡眠环境 天气过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室内温度,睡前可以将空调定时开1小时左右,将室温降低至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温度,促进睡眠。但是不建议整晚开空调入睡,以防湿气和寒气损伤身体。如果没有空调,在窗户边挂上湿毛巾,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或者可以在床上铺上竹凉席,打开风扇帮助散热。 2.午睡养心 中医讲,一天12个时辰中身体内部发生很多变化,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经脉运行,只有顺应经脉运行规律,才能提高睡眠质量。子时前睡觉,早晨醒来后大脑清醒,工作或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午时心经当令,心经旺盛能推动着血液运行,让人们活力四射、脸色红润有光泽。中午11-13点小憩,有益于心脏健康。心火降了,晚上入睡也会相对容易些。 3.注重饮食 在《本草纲目》有记载,小米有健脾,有助气血生化的功效,它还能养心安神,它含色氨酸最为丰富,容易让人提供大脑内的色氨酸数量,从而帮助睡眠。夏季多熬小米粥喝,对我们的健康和睡眠都有促进的功效。此外,百合、银耳、莲子、龙眼等食物也是养心安神的理想食材,可适当多食用。 4.穴位按摩助眠 一般的夏季失眠都是临时性的失眠,这样的失眠如果不予重视,一旦发展成失眠症后果就严重了。针对夏季失眠烦躁的情况,推荐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解决失眠问题。如按摩内关穴、行间穴、内庭穴、尺泽穴等可以起到养心安神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泡脚来舒缓神经,也能起到一定的助眠效果。 5.求助睡眠科医生 如果失眠已经成为常态,通过自我无法调节,且和身体的器质性疾病没有关系,建议到专业的睡眠科室或者门诊检查。因为失眠有很多种类,原因也各不相同,专业的睡眠科室能够查明具体病因,对症下药。能够避免擅自用药带来的失眠加剧、药物依赖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安全健康地解决睡眠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