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针的辩证原则?

 青柠檬20230520 2023-07-10 发布于浙江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2023年7月10日

进度:442/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

作者:杨真海 刘力红

分享章节:第三章 内针规范

————————————

【重点摘抄】

🌱8.三焦经络(同气)

三焦(才)经络同气,其实都是在重复前面的内容,是反复其道,不过我们不要怕重复,因为只有熟悉了,才能生出巧用。

(2)中焦经络(同气)

中焦(鸠尾—神阙)经络(同气)

中焦是胃的家,而胃与脾互为表里,尽管这个区域还包括其他脏器,但以脾胃为主。因此,中焦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阳明。在上焦的同气中,我们已经描述过诸经的分布情况,中焦的经络分布与上相同,任脉居中,任脉旁开0.5寸是少阴经,任脉旁开1.5寸是阳明经,阳明经旁开1.5寸是太阴经,太阴经旁开1.5寸是厥阴经,厥阴经旁开1.5寸是少阳经。

【我的思考】

 🌱作者认为,仲景老师之所以成为医圣,成为医界的万世师表,是因为他创立了六经辩证体系,而我们学习的黄帝内针更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辩证。

之前反复说的“中焦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不适,见于很多疾病,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几乎整个消化系统都在里面。人是一个整体,中医看问题通常看整体,消化系统出问题了,难道别的系统不出问题?老祖宗告诉我们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会过时?答案是否定的。

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里面说过“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在内针体系里面,这是真实不虚的。作者带我们稍微扩展一下:“六气流行,方是真机”。所以,当腹部出现不适之后,我们不一定问是胃炎还是胆囊炎等等,但是,必须要询问不适所在何处。这个“处”很重要,因为这个位置里面有经,经里有气。不管什么疾病,不外乎气的乖乱。如果我们能将气的乖乱理顺,疾病便失去了基由。而想要理顺这个气的乖乱,那就必须看清乱在何经、何气。

所以,中焦的任何问题也都必须遵循六经辩证的原则。首先确定不适所处的位置是何经,确定何经,便能于此经(包括同名经)寻求中焦同气。还是同气相求这个原则,比如一个“胃痛”,既有可能在少阴的中焦同气上面求,也有可能要在阳明或是太阴厥阴上面求。如果胃痛的不适影响到两胁肋,那么,还得考虑少阳的同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