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如:小河像一条绿丝带。 (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仿佛……) 2.暗喻:有本体、喻体 如:(1)小河是一条绿丝带。 (2)头发向上盘,形成一座富士山。 3.暗喻:只有喻体 如:绿丝带向山脚下流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小河的色彩、形态,使小河的样子如在眼前。 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 本段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三、作用 运用拟人的手法,①可以使情景交融;②可以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③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更生动逼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一)对比练习 1.(1)古老的中国是 一只沉睡未醒的睡狮。(比喻) (2)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比拟) 2. (1)嘎子竖起耳朵听。(比拟) (3)嘎子如机警的小鹿,听着敌人的动静。(比喻) 3. (1)白色的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沟。(比拟) (2)懒羊般的白石块,睡了一沟。(比喻) 4.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向我们走来。(比拟) (3)秋天的到来,如中年人走路,缓慢又沉稳。(比喻) (二)经典例句辨析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 4. 真理它不会弯腰。(拟人) 3. 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比喻) 4. 我和闺土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 5. 黄山上的松树伸出热情的手,迎接着中外游客。(比拟) 6.苇眉子又长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拟人) 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 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 9.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比喻) 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