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出汗和不爱出汗的人,谁更健康?

 成靖 2023-07-11 发布于辽宁

2023-07-10 07:30·中科体检

天气炎热,刚刚出门就暴汗,全身黏糊糊的。于是,很多人过上了“空调WIFI西瓜”的生活,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甚至还有一些人,出门时涂上止汗露等产品,以防汗水把衣服弄湿。也有些人觉得,大汗淋漓其实不错,排毒减肥有好处。还有些人身体本身不爱出汗……出汗or不出汗,到底哪种更健康?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人为什么会出汗?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空调遥控器”,它就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低时,它会命令棕色脂肪组织产热、骨骼肌颤栗(觉得冷时浑身发抖)、收缩血管,开启“产热模式”。

当环境温度高时,它会通过加速水分蒸发、扩张血管的方式启动“制冷模式”,汗腺就是最听话的“小兵”,它会玩命出汗,汗液蒸发时会带走热量,让身体冷下来。出汗除了能降温,还在很多领域冲锋陷阵,为身体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比如可以维持皮肤健康、平衡体内的微量元素等。

那为什么有人出汗多

而有人出汗少?

每个人出汗多少,主要取决于身体汗腺对交感神经的活动情况以及身体对交感神经刺激做出反应的强弱。主要和基因、自身身体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讲,更容易出汗;体重越大的人,出汗也较多;下午较上午更容易出汗。

其实,出汗多或出汗少都不是啥好事,就像上面说的,出汗是身体为调节体温而表现出的一种有益于身体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一些不正常的出汗,却有可能是某些疾病所致,是需要及早就医诊治的。

1.多汗症

多汗症分为原发性多汗症和继发性多汗症。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全身或者局部(比如腋窝、手掌、足底、脸等部位)大量过度出汗,会将衣服、鞋子打湿,严重影响生活,最好去看下医生。

2.少汗症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考虑患有无汗症或少汗症:全身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很少出汗或不出汗;还伴随着头晕、肌肉痉挛或无力、面部潮红、感觉热等症状。

做好3件事,健康出汗

1.避免过度运动

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简易指标,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

年轻人如果运动心率达到160~180次每分钟,运动强度比较大、出汗较多,不要喝水过猛,否则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运动心率建议控制在120~140次/分钟,感觉微微出汗或有些汗珠即可。

2.喝点酸补水分

适当喝一点酸味饮料,如酸梅汤,它的主材是乌梅,有敛肺、涩肠、生津的功效,可以收敛毛孔,避免汗出过多。除了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茶、薄荷茶或薄荷柠檬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具有非常好的补液、生津、祛暑作用。

3.出汗后洗澡温度要适宜

水温不建议过低,应跟身体温度相近或略高。在这种温度下,机体不会受到低温刺激,毛孔是正常的开放状态,更有利于带走内热。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