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县山呼庄何氏族谱谱序(始祖善甫)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3-07-11 发布于河北
沧县山呼庄何氏族谱(14则)
羡君之名,慕君之像。宗学渊博,海涌天量。论文有道,当仁不让。考族靡遗,联家有方。功著闾阎,勋垂里乡。声播遐迩,光施泉壤。钻之弥坚,仰之弥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祝德曷已,令我徜徉。
香泉 拜题于京师
1、何氏家谱序
尝闻谱牒之修由来尚矣。上自缙绅,下逮黎庶,莫不各有家乘,以纪一族之讳字,所以溯本源、别支派、明世系、昭雍睦也。盖圣贤之教,首重追远,而厚俗之方端赖睦族。清仁帝圣谕十六条,首言敦宗族以昭雍睦。礼之报本反始终之,以尊祖敬宗而收族。故唐尧之于变时雍,由于九族既睦;周室之享祚久远,赖于亲戚藩屏。由是以潭则兴怀葛藟,载咏棣华,枝叶分荣,本根是庇,不可不汲汲于敦睦求之也。然睦族固矣,苟无谱以明其支派,恐数传之后即无考稽,有不知其高曾讳字者矣。倘一旦异乡别井,漫步相识,虽属一脉之传,而无子姓之亲,不几如秦越,人之视肥瘠而漠不相关也哉。此又谱牒之修更不可不视为急图也。
吾何氏者同属武穆之苗裔,共衍庐江之旧派。然传世数百代散处几千里,漫无考核。固不得不各自为族,率以姑迁之祖为始祖,而吾族自善甫公由河南开封汜水县北迁畿辅,居于青县迤南山呼庄。数传之后,椒衍瓞绵。明代中叶,率皆素封后以析产之故,而分居庄院比比皆是。以故青、沧、交、南各县星罗棋布,族姓甚伙。然皆相距非遥,且有家谱以别亲疏,故无失传之恨。而迨后屡遭兵燹,迭逢凶歉,其凌替者不免流离转徙。因之寄居他乡者,亦颇不鲜,数世不相闻问,则无以再溯其源流,是以七、八世间斩然中绝者层见叠出,岂尽无后哉。盖以道路梗塞而多年失续之故耳。聆诸父老传闻,谓族有流落东光县属一支,第以居处较远,声气不通,莫能详其里居,殊属不无遗憾,惟以无可采访,只得付之阙如而已。民国己未秋,余时家居,忽有香泉、耀林二何君枉顾造访,言系东光崔家庙人,据上世传留系山呼庄而迁出者。今因叙修谱牒而来寻溯本源焉。余闻之喜不自胜,以为多年之遗支可以从此恢复矣。惟据称迁于东光之祖两世俱佚讳字,以后即历历可考。爰取我谱而检阅之,则宗派甚繁,一时殊难追溯,因约定俟考察有据再为函达。厥后余乃承乏于京师警察厅保安队,于乙丑嘉平月接到家信,言有东光何香泉者致函问候。至本年正月余回里修纂,得见香泉之书,仍为续谱之谋。彼时方拟作,复而兵戈猝至,戎马倥偬,邮路遂亦不得通,及乱事甫定,余即匆匆返京。其后又接家书,内附香泉一函,言已闻余就职京师,祈详示住址,以便通函致候,书中为修谱一事情辞怨挚,令人钦佩!余遂由京复香泉一书,乃后于荷月中旬而香泉已抵京矣。晤面复仍以修谱为商酌。第以余不在家,无从考查谱书,而香泉亦以失传两世未免诸多困难。遂议决暂行各自为谱,异日考核详明再为定夺。顾此时虽未同谱,而证诸父老传闻,两处固一本也。即不敢妄为附会,亦不可不互相联属,因汇集两处之旅京师者,于十月上旬假午门前而合摄一影,以作纪念。既视香泉所修之谱,则支派、昭穆、职衔、讳字莫不详析备至。综计香泉之经营是事者八年,于兹不惮风尘跋涉,反复搜访,其苦心毅力殊堪嘉许,而于报本追远之心,未何如也!自是而后,绳绳辑辑,尊祖睦族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且不为敬其本支之祖,更能敬其祖之所自出。如周之褅祭,不惟宗祀文王,且必追尊乎后稷公刘,较之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相悬何尝霄壤!后之人能体是心而遵守之尚,何至数典而忘其祖,同室而操戈也。载谱既成,香泉求余言以弁首,余嘉香泉之诚,义不容辞,因不揣谬陋,而志其巅末。如此云。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 岁在柔兆摄提格丙寅年 阳下瀚 撰于京师
东华门京师警察厅保安警察第四队之办公室,京师警察厅警佐、直隶青邑 何宗海子江氏 谨志
注释:
素封: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
凌替:衰落;衰败。
裂冠毁冕: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出自《左传·昭公九年》。
柔兆摄提格:柔兆,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摄提格shè tí gé,为上古时期岁星纪年中的年岁名,对应简化后十二地支中的“寅”。柔兆摄提格即丙寅年。
2、序论
庐江何氏,吾邑之巨族也。世于潜德,其远祖吾不及知据所闻,见如旁郡近县,景州李、交河苏、南皮张、吾乡之马若霍诸大家,皆其旧娴并驾齐驱也有年矣。然彼皆暮气渐深,而兹犹朝气勃勃,如日之初出者,此其故可知也。始吾与何氏有穆如先生者,好读书精岐黄,人称医国手。先生长吾者几一倍,初仅识面未讲识心。及应童子试,或亲友燕会,尝从先生,后视如小友,而我遐弃也。尝在酒绿橙红之际谈及家世,方悉先生乃太学生昆岗先生之文孙太学生武纬先生之文子太学生双南先生之从堂孙,邑庠生鸿胪寺序班遐龄武庠生六品军功占熊先生之堂侄昆岗双南先生素多善行,武纬先生精岐黄术,施药饵济人也众。占熊先生尤好施与,然不求人知而人亦未尝不知也。故赠之以匾额曰:施财好义子姓之宜,食其报者何如乃穆如先生之学问渊博而场屋不利深以未获青紫为憾。遂穆然如范文正公,不为名相当为名医之言。缵承家学达厥目的者,而有医国手之称。然终不忘读书故其嗣君其光兄尚述其言曰:吾今已矣,幸得抱孙,务要早从名师,以成吾志嗣吾季妹适邑庠生俊臣先生之子雅泉,妹丈因识香泉弟,香泉弟即吾妹丈之胞叔弟也。然年属弱冠亦未询及与穆如先生支派何如也。至就馆金庄,与其光兄之哲嗣雯霖其庆兄之哲嗣霏拎伴读者数年。据称其先世来自青县山呼庄,至五世进明公始嗣后丁益繁,家益盛。遂食德服畴,瓜瓞绵绵焉。一时如五品顶戴前二区警察所所长,前理财所所长耀堃兄,急公好义能为乡人除巨弊。民国甲子邑人嗜利者禀明县长,加全县木税业试办矣。兄素不理会,事独闻而愤然曰:此其为害也大,吾不可以袖手而旁观,当赴天津禀诸上宪,立为取消。乡人无可报德,亦奉以匾额曰:盛德在木,且媵之旗曰:保障一方。邑庠生鸿胪寺序班遐龄公之嗣孙也如从九品松涛兄武庠生六品军功占熊公之嫡孙耀林兄振泉先生之独子,皆互相往来,恨相见之晚。未一年,遂应松涛兄之聘及门为松涛兄季弟其诚暨松涛兄之子与侄国宝、国珍,国宝始八岁,其诚始九岁,惟国珍方及就传之年,功课最为简单,花朝雨夕与耀林、香泉、松涛、其光诸兄相谈者为多,一旦遵豆有楚殽核维旅之际,诸兄剧有难色,谓先人创有谱稿,吾等未能竟志,抱愧者孰深,今兵燹方过,一切待举,而行色匆匆,香泉弟又有北京之游,如再迟延,何日能成,言之肯肯问序于余,余曰恶是何言也如期光兄之表兄候选训导锡范先生,王松涛兄之姑丈安徽候补县知事笠台先生朱,前江西东乡县知事禹畴先生,张耀堃先之婧嫁前吉林依兰道尹思白先生刘,香泉弟侄岳丈西北边防督办公署财政科科长湛晨先生韩,固皆学问深邃,蓄道德而能文章,为余所钦佩而敬服者,我何人斯,讵不贻笑大方,令人喷饭乎。乃辞不获己,因请其谱稿捧读再四,见穆如先生与香泉弟各有序跋手叙颇佳,其中考证之精详,序次之清晰姑不待言。凡先人之善劳昭昭在人耳目者,均不敢及,吾故曰:世有潜德也。
是为序
观津廪膳生 息树桐 谨识
①文子文孙:指周文王的子孙。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3、谱序
粤自三代邋嬗,古人分木水之源;五世服穷,斯世传姓氏之谱。或以字而为氏,或以官而为宗,一析在析愈伙。迨至秦颇封建,而氏族有郡县之分;汉收图籍,而户口成编氓之隶。虽异派而同源,竟分枝而别本。及代远年洇,山隔水阻,虽属一脉之传,莫绍百年之绪。求如孔孟之宗派罔替,谱系常存者,百无一见矣。原期所以至此者,皆因谱牒之失修,而本源之拔塞耳哉。是之故无论世代久远,穷于回溯之方;道理追遥,艰苦于追寻之力。即近隔数十里,代逾五六世,亦有莫可查考,不能究诘者。致令同根之枝叶如遭斧斤,一水之源流忽逢壅降,岂不大可哀哉。
吾族何氏自始祖善甫公迁自河南汜水,隶于直隶清州(青县旧名清州辖兴济一县),宗繁椒瓞,地连阡陌。虽历经析产迁徙,亦不过近邑邻县,庆吊可以常通,慰问尚能不绝。厥后迭遭兵燹,屡遇灾祲,遂不免荡析离居,懋迁播越居处益远闻问,遂疏矣。即以我支而论,始由青县山呼庄分居于附近何家庄,洎我先祖曾祖考又迁居于京兆东安县,赖有谱书之存,不至本支之紊,故得与原籍父老故里仲昆或书牍以往,还或杯盘而诔䜩永敦雍睦之情,绝无隔阂之意,岂不踌躇满志而慰藉无憾也哉!本年阳月因避乱寓居京师,忽经于族兄子江之招谓东光县属宗人在京开修谱会议,嘱余参与列席开会。于天安邸内,摄影于午朝门前。谈次方悉彼亦由山呼庄而迁居东光者。承报本追远之心,为敦宗睦族之意,不辞艰巨寻溯源本,慷慨据资距勉从事,可谓心血统注意民族者矣于是忽,吾族之因迁居而泯没经年深而失传者所在多有固不止东光一支也。据我所知,与吾现居之村相近有何家裄子村,其中尽为何氏,族据称其先亦山呼庄人,彼迁居之二世先人临行时将即髫龄,尚能记原籍之里居,惜以未续谱书,致述支派虽与我家往来相通,而相见并无辈次称呼,殊为遗憾也。此情辞境与崔家庙之遗支略同,然彼则甘于断绝,而此则苦思追寻其后劣有回不俟矣。无因嘉东光宗人之诚,并遵子江族兄之嘱,故乐书数语以志,不忘更望诸君共灿盛举,始终不懈,进行查勘源流,竭力溯回宗派改支谱而合于族谱,取小宗耳归于大宗,绍坠绪之茫茫振声灵于赫赫,有厚望焉。尚其朂哉。是为序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岁次丙寅仲冬之月中瀚撰于都门廊次前江苏电报局科员京兆安次 何其敬子修氏 谨志
4、叙
且夫宗族之说,由来尚矣。溯自上古混沌初开,分芳胙土,姓氏出焉,宗派分焉。一本九族犹之乎木有本水有源也。谚云: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诚哉是言。故欲昌大其门第者,必先图其本源之巩固而后可也。考我何氏父老遗言,派分青县山呼庄总属空虚,未有考证。自卜居以来,迄今四百载,子孙繁衍,家亦素封,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不立实为陷缺。时逢民国纪元岁次己未,嗣子其光、族侄振沣倡议修谱,余极赞许,惟病在床褥,未克与焉。秋七月,族侄振沣及族孙耀林矢志经营,假事北上山呼庄,溯本源,为吾谱牒作先鞭子行。及返命后,历陈颠末,颇蒙同,不啻五里雾中骤见明日,渺茫大海赠我指南也。于是乎,族中有志者响应而起,或司征查,或司编辑,盛称一时。虽未逐其效,然而四百载之基业,肇端于兹。犹望尔等夙兴夜寐,孜孜不倦,俾将来志有竟成,勿再遗憾于后云。
十二世孙 穆如 顿首谨志
5、序
且欲宗族之发展者,必以人才为先声。考我何氏,素抱诗书之志者,代不乏高大门闾者。寥寥无几焉。赞则才浅学疏,少常聆训于父侧,负笈师友于名流,十年膏火,冀传一第。弱冠而后应试,场屋不图,竟名落孙山。抱歉之余,复作键户读,春灯苦坐,冬雪株侍,战战兢兢,惟名是赴。幸有祖父玧琇公余业尚在,破帘陈籍,堪资研究,遂乃攻经习史,悬梁刺股,以自儆寒暑,复经数易。岁逢光绪甲辰,再行应试,遂得邑庠,犹以前途为目的。奈以家严早逝,惟胞兄廷梁是依,廷兰尚幼,家政纷岐,遂抱隐志,默居乡里,授生徒兼佐家政,已达三十余年。门第之下虽无巨公讳士之名,深㳅茅庐绳幅,可继世之书香。年值残衰,志愈颓,性愈朽,携二三弱孙舌耕于龙王堂。授课之遐,与法师顺海作旦夕游,出入禅林,红尘是厌,常顾与释家伍。时届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而犹子振沣修谱京垣,祈余为序。考我何氏,自分支以降,家境绰裕,箐莪学士,一时盛称。宦流苗裔,婚配盈门,车轻马肥,巨抱富家翁之想,名利前途,咸视苦烦之境。人才蒙蔽,遗憾迄今。即孔孟复出,不可挽回于万一。吾今耄矣,无能为也。生当世者,可为殷鉴。望吾氏之青年,或奔军政,或赴警学,操守有向,坚持到底,造就人才于不世出,庶几愧于家族云尔。
十二世孙 廷赞 拜题
6、叙
盖固国有史录家有谱牒,名称虽殊职义则一,所谓谱牒者,盖非徒事纪哉人丁户口已也。可观门庭之兴替,克知历代之统系。美德旌而表之,簪缨显而扬之,世代相传其由来也久矣。我始祖原居青县山呼庄,兵燹之余去彼迹屯,遂卜居于东光县城西崔家庙居焉。由昔迄今屈指计有四百载。沧海桑田,屡遭变易,旧有家乘残缺散遗,深堪疾首,倘若袖手旁观,弗克缵续修辑持,何以经宗收族乎。况承平日久,我族派分繁衍,睹兹叶茂枝荣,非祖宗之翼贻谋,曷克臻此。于是情深水木,探本根源,由族侄振涛等发起全族通告,奔走京津,惟念责繁任重,孤力难成,祈余以慈惠各方共为襄助。余就职京垣,曾与山呼庄同族子江君共差邻毗,叠有磋商,颇蒙乐泛。时振涛侄尚在津门,余以函招到京,俾董厥成于小阳月星期日,开修谱书,善后会议在天安门内摄影于午朝门前,为永远纪念,嗣后有未何之发展尚潭未周 ,深望有志诸族众其各书诸绅以志不忘云。
十二世孙 廷宝 拜识于京师寓次
7、源流述
吾族父老常谈曰:始祖为何进明,其始来由也,由于三股庄,又曰自南皮县何家七拨。类此无稽之谈足令后生信疑难决,对于谱务不介意者则信皆以为然。及民国八年,沣与族中各同志加入修谱范围后,每于各凭籍考征搜集不遗余力。据旧谱及文约各院神主等方悉进明公非为始祖,乃五世祖之祖也。然何由而知之耶?观其置产立约俱在前清太圣间,再上犹有四世矣。旧谱所载,始二世祖讳配俱失,其言始祖有考、中世间断者,无此,因始祖失考,中世有讳者,诚可据也。是岁之秋,沣则留心谱务,特加毅力,邀集族侄耀林等假事北上访本寻源,经文家庙旋至山呼庄,奇遇何君宗海(子江),遂邀沣等人座谈宗族,即以同姓对伊,则喜形于色,诘问原籍何处,告以巅末,伊揭谱以示,且告原由,沣驰目浏览,翻阅再四,方悉内容,远祖为善甫公,原籍河南省开封府汜水县,自明永乐二年卜居于彼,该县为青县,该庄为山呼庄,代传七八世,宪孝之际外出甚伙,伊云旧谱凌替不足观瞻,至清雍正见作总续谱,彼时函达各方,其应书而至者相距数里或及数十里,尚在寥寥无几,陆续继投者或亦不能道其源流,作为悬笔者尤在不少。况吾村遥居百里之外耶。穷查吾志五世祖距生于明末时,远溯四世必尤加百余年,以明末往上推之准抵宪孝建,征诸各凭籍,沣等则确信无疑矣。然吾始祖之来居斯村也,危险已甚幸,有今日之复裔者,卜知先公德地不薄焉。三世祖科追公生子一为求本,本公生子一为进明公,亦生子一为得荣,单传相继远达于六世。荣公生子为四世传至七,是为分支长书良、次书玉、三书石、四书绅。良公生三子长守仁、次守义、三智义。智公二公传胙未久相继失继。嗣至十一世天枢公斩然断绝。沣等修谱有责承先族祖天秩公之遗言,将十二世凤桐公继于天枢公名下,以承长支之本是为当中院,于是守仁公为当中院之祖,二支书玉公生三子长守礼、次守信、三守温。礼公 生子五长景尧、次文、三武、四周、五汤。诸公分院为五,于是守礼公为老五院之祖。守信公生子一名景禹,禹公生子三长玧瓒、次璋、三璠,诸公分院为三,于是守信公为西三院之祖。守温公亦承本支生子三长景舜、次程、三曾,诸公亦分院为三,于是守温公为前三院之祖。四支书绅公 生子二长守恭、次守俭,恭公失继,俭公生子二长景思、次景珠,思继恭公名下生子二长金堂、次玉堂,珠公生子一为华堂,金、玉、华分院为三,于是俭公为后三院之祖。自此以降,四支整齐,子姓繁衍,支派判然,沣等不才,精微难堪,寥寥数端,阅者了焉,生今世者不致以讹传来自后者不能一误再误,俾吾族众渊可溯源可详,支可分派别梗概,有考条晰有辨,用垂永远以为吾后鉴,深望后之来者继吾鄙志昌达云。
十三世 振沣 熏沐顿首
8、序文
窃谓族谱之云者,即崇孝悌之谓也。由父母而至,溯之责有祖父母,由祖父母而至,溯之则有高曾祖父母。至于始祖,皆系一本之所出,有血统之观念。故维元而不可忘也。
吾族由前明中代自青县山呼庄移居东光县河西崔家庙,已及四百载,代传亦达十余世,门第增进六十家,虽未大发,其详曾有霑国恩者,间有游泮水者。当前清隆盛时,计地已逾六十顷,不曰巨富可称小康。噫嘻悲哉!以吾姓之若斯,抑何竟无族谱耶?无谱则为陷缺,不惟辈次有紊,即婚礼、丧葬、服制、亲疏更不可爬拣矣。沣等有鉴于此,辄留心谱务,尝试问族中明了祖事者,告沣曰:清咸丰年间堂曾祖玧㺹公 叔曾祖玧珖公倡修谱,然编辑未竟,相继弃世,承先公之志者,为天衡文经文雅,诸族祖愿勉先人之余业,以冀功成为谓后统考灵有年。溯及始祖失考,二世亦失考,内容虽详,进退维谷者数十年,终未逢厥目的,旋亦病逝于世矣。嗣后每兴此念,咸抱畏途,惟族兄发祥独执异见,愿为前驱,经营有年,遂誊一册,然录不偿遗,不足观瞻。近数年来,人丁益盛,名号愈复若树旗帜,对于血统之大观概不闻问,呜呼!偿再无秉公持正之人措于折衷之轨途,非至颠倒是非也不止。时届民国八年岁次己未,族伯穆如病临床褥,危在旦夕。沣同族兄振泉共诣视疾,谈及宗族若端,族伯万一不测晓此事者更无其人。沣闻言之余,不胜愤慨,及归思良久,以吾族之广且大,果无此人耶?偿吾辈积极进行,则尚可济,若再一失,四百载之历史,沉于茫茫大海中,后之来者更无试稽考矣。是年沣课馆家园,曾与族兄振泉、振祥、其光、其森以及族侄耀林等常相计议。至秋沣同耀林假事北至,遥奔山呼庄,侦询渊源,面会何君子江,表示问意,颇蒙乐从返命后族中襄此举者不乏其人。惟吾族曩无公款兼无祭田,尤为问题之最大者。复议定每岁夏秋二收后,按户捐资,赞作办公之费。在职人员咸抱苦志,对于谱务之考查,除监视先公谱稿外,遍视各院神主及契约等,以彰信著,不数月,沣则草创五册,分给各院有志谱务者,虽缺略未周,可为分途进展之捷径。沣虽不敏,竭尽忠诚已达八年。乙丑春,往旅奉辽,秋返京垣,遂谒旅京族人族叔廷宝,族兄振邦、振田、振芳、振甲、振贵、振峰等,谈及此举极端赞助并俟沣进行。遂承兴返里,又适军阀争衡于连镇,故乡距火线十余里,师旅往来蹂躏几遍闾阎不休室家仓皇仍不止,此举尤以溯本追源为素志,于兵燹之际,致函山呼庄,虽未得其还复,卒以进行弗辍。丙寅春,征以旧谱校正者,俾族侄雯林等清誊一册,拟在刷印为主旨,至杶月间果得子江之复书,词意婉转,急公好善之热诚现于言表,惟以宦游京垣不易见面,沣等且复且进至忧,因事亦旅京师,然以谱序未成,不忧迁携,遂邀敝戚息先生琴台作谱序,业师刘先生景玉排辈字,匆匆北上抵京。后果谒江君,面议善后办法,虽征同意,犹以谱序未在,尚南具体,未几沣去津门,适族侄心波考入朝阳大学,假后返校,族兄其光将谱稿俾伊带去京师。但旅京族众对于谱务未曾谙练,均无如何之办法。沣犹在津门,族叔廷宝函召到京,监视机宜。沣则应书而往当面接洽。各方讨论,同意先取决异谱同宗之主意,作为何氏联宗之初步,共撮合影于午朝门前,为同宗联欢之表示,且江君做谱序弁诸谱首,异日偿能考核凭籍至实现,则遍将全族千余户共载于一谱,即蒙众同意咸同暂行刷印八十册,分发各支户,俾吾族内抱敦亲睦族者,得诸门径崇高孝悌者,而有墨绳瓜瓞绵绵虫斯缉缉而有所归依,沣特为序以志不忘云。
十三世孙 振沣 谨志
9、何氏族谱家传
青邑何氏始祖善甫公家传
公姓何氏,讳善甫,字失考,或曰以字行。直隶青县人也。原籍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老官村,由前明永乐年间迁居于直隶省青县,故又为青县人。是为吾青邑何氏始迁之祖。据累代相传,公生于洪武之世,家道殷实,性孝友、敦雍睦。居室和乐融融如也。迨成祖称帝,拟迁都于燕京,彼时北方屡经兵燹,村落多墟,令移晋豫大姓以实畿辅。凡子姓多者,辄令一人播迁。乡民闻之莫不慄慄畏惧。盖以去家数千里安土重迁,不惟风尘跋涉,劳顿非常。即轻去故乡远适异域,亦为人所难堪,但以迫于朝令不能抗违然,因是而兄弟生隙,互相推诿,致酿阋墙之争者,亦所在多有。公之昆仲闻移民之命,皆忧惧不食。公独慷慨请行,毫不畏难,此等隐隐大有夷齐让国、秦伯适蛮之志,非笃情友于不避艰险者,曷克臻此?乃于永乐二年辞家北行。当此室家荡析,雁影分飞,抛梓桑之乐土,适燕冀之穷乡,殊有难以为情者。公虽含泪而别,犹必强作言笑,不肯稍存留恋,重增骨肉之悲。及至直隶河间府境,遂于青县迤南山呼庄定居焉。斯时也,地旷人稀,闾阎冷落,亲族远隔,举目无亲,有不胜凄凉之感。公乃从容镇静,处之坦然。于是筑室庀器,成立家庭。诸事草创,煞费经营。犹且沐雨栉风以成基业,披星戴月而储盖藏。卒乃室家完美,称素封焉。
公又轻财好施,见义勇为。凡急公勷义之举、扶危救困之行,无不慨然为之。所以培元气诒孙谋者,可谓深且厚矣。又尝举古人之格言,以训戒后人。且云:持家之道,勤俭为先。勤则能以开财源,所用自无忧不给,俭则可以节财流,储蓄自不患无余。惟不可对于吝啬,吝啬者多出败子。又不应好为贪婪,贪婪者恒罹奇祸。人欲世代绵长,宗支繁衍,必须广积阴功,多行义举。"根之深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百岁树人之说,亦此理也。自古恃势凌人,武断乡曲,及习为刀笔,架唆争讼者,其后人皆不能繁昌。尔曹切须戒之。公之谆谆垂训如此,则其身体力行者不已,概可见哉。
配氏薛,生子一,讳彦直。孙子四,曰顺、曰亮、曰政、曰鹏。曾孙九人,玄孙二十六人。厥后,绳绳缉缉,椒衍瓞绵,散居数十村,析为数百户,皆公积德所致也。
赞曰:苏子有言,"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此言作善降祥,吉人天佑,培之者既深,则发之也自厚。盖灾祥在德,吉凶由人,不于其身必及子孙。后稷公刘,忠厚发祥,至于文武,遂能代商于公。王治狱平反,积德累仁,身俱未显,而食其报者,乃定国王旦。则仁者有后之言,夫岂其虚诞哉!
维我始祖善甫公,孝友本乎天性,道义发于至诚。自甘播越,免累弟兄。背井离乡,独事远征。羁身异地,不废善行。捍灾御患,激浊扬清。济人利物,乡里颂声。而乃潜德弗耀,肥遁乡邦。泽流奕叶,浸炽而昌。云乃济济,竞发幽光。惟其源远,故其流长。仁者有后,于兹弥祥。凡我后裔,共沐余芳。服畴食德,受祉无疆。馨香罔替,永荐蒸尝。
注释:
①“根之深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树木根系茂盛的,果实才能结得好,灯盏里的油充足,它的火光才会明亮。 出处:出自唐·韩愈《答李翊书》:“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②“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志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志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出自苏轼《三槐堂铭》。
③王、王旦:典出《宋史》卷282《王旦传》:“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父王,尚书兵部侍郎,以文章显于汉、周之际,事太祖、太宗为名臣。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世多称其阴德。王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④永荐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上为十八世宗海公撰文。阜城裔孙何青,为方便宗亲同仁研读,而斗胆断句及简化汉字,并注释一二,难免有误,谨供参考)
10、沧县山呼庄源何氏宗谱序
宗谱源说有据,乃宗正也。今冀省沧县山呼庄何氏民国族谱序有“庐江迁居于河南汜水,籍隶乎”说,然并未提及庶、瑊二公。考其说,民国十年修《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总纂人中有先公何毓琪、何雯、何则琳等人。民国初年,正值先公门于京城公干并亲临燕冀地方任职、游历。则琳公有:“琳尝游燕蓟间,见一姓或数十人或百余人不特,询其远祖数典……。”之经历。经考山呼庄何氏民国十五年在京城设立谱局,纂修《何氏族谱》。当时参与者谱谱人中及山呼庄本土人士与庐江大同谱谱局人士应有交集,否则是不可能收到修纂“庐江郡何氏大同谱启”之文书。我以为这是山呼庄源何氏称祖源庐江何氏的缘由所在。
山呼庄源何氏于永乐二年,自善甫公由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迁畿辅青(沧)县。历六百年余,后裔四门兴蕃,衍三十余代人,乡间七十余村有何裔,外埠多地有何氏播迁者。沧地肇始祖善甫公,昭彰满满,福祉丰丰,受益者山呼庄源何氏也。每每祭祀善甫公时,血脉同宗之子孙,八方四面来汇集,心德凝聚山呼庄,鞭炮声声响时空,回音中是善甫公的重托:宗同心、族同德、兴族学,建宗祠!盛况空前矣,令人动容。
山呼源何氏宗祠、祖茔、族谱,今存矣,乃属山呼庄源何氏之文化遗产。今金勇、金广、玉荣宗长倡修宗谱,定凡例,治家训。潜心于宗,细微入族,众策群力。宗人齐响应,热情高涨,超出以往。老谱、旧照诸物件,纷纷捐赠。今之德功,历史铭记,待到圆谱功成时,尽是宗族欢度日。
金勇、金广、玉荣兄及各位谱局成员:
受金勇兄嘱,本人诚惶诚恐之写下此序初稿。笔拙,望各位宗长赐教,不胜感谢!(其实此序早已写成,内心反复多次)第一小节:说清山呼庄源何氏是与庐江(潏)何氏关系,是如何接续的。
第二小节山呼庄源善甫公后裔繁衍情况及善甫公之重托………。
第三小节此事修谱发动及宗人们响应情况。
恳切希望提出修改意见。谢谢!
浙江浦江端行氏何洽 拜撰
2019-11-14
11、序言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以记载一个家族的血缘世系、婚姻繁衍、人物事迹、播越迁徙等,是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料、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由于历朝历代的社会动荡和灾荒战乱,谱牒传世绵延千余载而不断者,如山东曲阜《孔子世家谱》可谓凤毛麟角,流传至今的家谱大多为明清时代纂修。虽然我《何氏族谱》创立于前清,记载自前明,六百余年源流可溯,祖迹可寻,较之众多因谱牒丧失无考,飘零似无根浮萍者,何其幸甚至哉!
吾何氏之始祖善普公,于明代永乐年间自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老关庄奉旨迁畿辅,来自直隶青县山呼庄落户生根,繁衍生息,历尽艰险,沧桑迭变,代传七、八世间,因屡遭兵燹迭逢凶歉,十有七八被迫流离转徙而分散,仰赖祖德恩幼,至今已传至近三十代,遍布61个村落,据不完全统计,宗亲达两万人左右,倘若无家谱可考,其乱象不堪设想。吾《何氏族谱》由第十世祖守教公于前清顺治三年首创,后继主持续修者依次为德镇公、大同公、宗海公、增山公等诸位先贤。皆固守报本溯源,尊祖敬宗之初心,序长幼,别支派,著家传,举善劳,倾肝沥胆,功德辉煌,使人昭昭。近数十年内,又有致江、金领、金勇、金录、玉雯、玉生、玉春等诸公几经续修,承前启后,劳苦功高,当予赞扬。
本届理事会自2019年5月6日正式启动,全称为:2019山呼庄河氏宗亲续谱理事会,会长由年富力强的何庄子支部书记何玉昌先生挂帅,理事长由72岁的何公金勇担纲,执行理事长由73岁的何公金广担纲,秘书长由57岁的何玉平先生担任。常务理事,由何玉荣(75岁)、何洪海(57岁)、何玉沛(83岁)、何洪来(72岁)等诸位宗长组成,各村各支续谱负责人皆为理事。所有理事会成员一致表示,志愿为吾何氏大家庭的光大繁荣与文化传承各尽其能,积极奉献,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金勇公博闻强识、贯通今古、胸储全局,且具有上两次续修族谱所积累的宝贵经验。金广公正直坦荡、秉公持正、勤奋敬业、通读谱书,宗族情况了然于心。二位担纲人鉴于以往遗留未决的疑难问题,遵照前辈先贤修谱诸公的遗愿,制定了此次续修工作的宗旨原则和三十二字方针: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正本清源、校正勘误、勇于担当、补偏救弊、严谨认真、求真务实。得到全体修谱理事的积极响应和拥护。
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以天津武清县本族一支,1947年续谱后中断,2005年来续谱时被草率归入四门之下,导致争议存疑。此次通过理事会组织人员,加大力度反复考证,深入调查研究,实为长门二支,经此补偏救弊,使血缘世系、辈分伦次得以回归史实。
(二)阜城县崔庙镇本族一支,1915年秋为谱事前来山呼庄探本寻源,后经八年矢志不渝苦心接力,1926年冬修成谱稿,付梓之际,宗海公亲手编写例言、撰写弁首。并于北京午朝门前召开第一次修缮善后会议留影。时因流离始迁崔家庙一世与二世祖名讳俱失,究竟属于善甫公第七世孙或第八世孙不能确定。既不敢妄为附会,亦不可不互相连属,遂议决暂行同宗异谱,以防因世系辈次紊乱而亵渎祖宗。2001年至2005年续谱时主笔人为合谱接宗,擅将崔家庙支三世祖科追公,与杨家码头十三世祖正科公,因一“科”字相同而良附合一,谬执不真造成世系伦序矛盾百出。本届理事会经反复考核审议,多方论证研究,决定予以彻底勘正,返璞归真。鉴于事关重大,影响深远,为明确我《何氏族谱》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特此召开专项理事会,并形成书面协议书,签名备案存档,引为鉴戒。
(三)血缘入谱,寻亲收族,历来是一项困难重重,劳心劳力,非常繁重的工作。本届续谱理事会不辞辛苦迎难而上,据谱线索,远搜近访,不厌其烦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费尽周折进行调研与探索,终将失续七十多年的天津霸县小辛庄一支和本地南小营村几一支收族接续入谱。另外通过谱中线索寻访与摸底排查,尽职尽责,不留遗憾,达成认祖归宗的还有南皮县陈六卜村一支130人左右,河间县龙华店一支200人左右,前后500余名宗亲得以认祖归宗入谱,分享祖荫福佑。各方忠亲为此欢欣鼓舞,拍手相庆,恰似拨开云雾见日,迷途显见航灯,找到家的感觉溢于言表。由此也更加对续谱的各位宗长心存感激!诸位理事无私的辛劳付出,堪称功德无量,宗族之光!
(四)2019年冬,为缅怀和追念历次为续修《何氏族谱》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哲前贤,常务理事会议在金勇、金广二公主持下一致通过,决定为长门二支第十八世宗海公重新勒石立碑。2020年清明节之日,各方宗亲代表汇聚一堂,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墓志铭赞扬宗海公报本追源、敦宗睦族,为续修族谱,披肝沥胆,不遗余力的高尚情操,昔日著书立言已成当今文化遗产,无愧为光前裕后、功德无量、千载灯塔、万古流芳。
本届理事会高瞻远瞩,全心全意为光大繁荣何氏家族着想。吉人天象,得道多助,秉公持正,群起拥护,新近获得增三公一九五九年工笔楷书《何氏族谱》一部,文章作为宗海公编纂,首篇为《青邑何氏始祖善甫公家传》。阐述了善甫公于前明永乐年间由河南汜水奉旨北迁的前后过程,及定居山呼庄后栉风沐雨,辛勤创业,繁衍生息的德行义举,其履历行止无不昭昭在人耳目。使过去各种杂乱不实之说烟消云散。其次各篇分别记载了我族历代精英人士,道德楷模,功名家世,英勇事迹事迹等,旨在不忘祖德宗功,抑恶扬善,励志奋勉,传承久远。
此届理事会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上托列祖列宗诸位先贤积善积德之福,下依阖族宗亲仁人志士同心协力之助,历时两年的踏踏实实运作,修谱使命已告功成。堪称创修族谱以来最得力、最全面、最圆满的一届。切望后起之秀,发扬光大,接踵续修。坚持不懈,更上层楼。祝愿我何氏家族兴旺发达,持续发展,世代绵延,昌盛繁荣。
2019年山呼庄何氏宗亲续谱理事会
(编辑整理:何青)
12、祠堂碑文记
夫立祠原以祀先,而叙谱即所以睦族,立祠叙谱族中盛事也。余家旧有祠堂,亦有谱牒,历年久远,祠堂圮坏而徒存空基。谱书未修而仅有草本,前人之所留,后世不能起耳修之,而久而废之,诚有所憾也。余族叔英麟公于道光二十七年会合族人议为重修,经营筹办将近年余而工始告竣,又于咸丰元年命余胞兄耀先公与余查看旧谱源流,访求族人名讳,由近及远,分支别派,缮写成编,于是祠已立矣,谱已成矣。祀先之礼可以不废睦族之心,亦可以尽矣。后世子孙如能世世相承,则祠可常存,谱谱不失叙,岂非吾之所厚望也乎?是为序。
十八世孙 绍先
同治八年岁次己巳孟夏谷旦
13、谱序
家族谱书之为用,多且深矣!
余近年与中国当代哲学文化长者交往甚多,常议为人使命若何?多人多议,综其要点乃云:
第一,传宗接代,延续血脉,繁衍族群。
第二,成就事业,光大门庭,为家族添彩。
第三,能力输出,促进族群繁盛,为宗族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于族群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奋力拼搏,勇敢担当。
第五,为更多族群、为中华民族创造福祉,乃至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包容万物,生而为人,乃是幸甚。若本此使命顺序而努力,则首先能无大过,而后可望大成。家族依此而行,则无论贫富贤愚贵贱,皆可各寻其分,各得其所,而家族必将日益壮大。
纵观中国历史,有三大家族,尤其令人钦羡。一者,千年之吴越钱氏;一者,千年之苏州范氏;一者,近代之湖南曾氏。虽朝代更替,而族盛不改。无论治世乱世,皆得为民族、为国家效力,人数之多,可叹可赞。其族人或农工技学,或游弋商海,或从政执事、或军旅戎伐,多得其宜。改朝换代、风起云涌之际,三氏亦不落于后,且多引领潮流者,而败类很少,如近现代之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范炳辰、范文澜、范敬宜、曾公亮、曾国藩、曾纪泽、曾中生、曾生、曾昭抡、曾宪梓、曾荫权等,功勋卓著,名人辈出。尤其令人惊叹感佩之处,三氏名人得善终者为数众多。
族盛若此,所为者何?其有缘由,家教族训使然。三氏皆族训昭昭,后辈铭效,各业男女因此每代皆能人才群出。盖家教族训,施予平常,累积毫末,融于血液骨肉,成其组成部分。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凡人,皆得族训思想文化传承,唯待时尔。所以言行举止,可至清明透彻,坚定不偏,简练宜达,无论世道若何,为人能始终如一。其厚也、勤也、敬也、畏也、孝也、忠也、恕也、谦也,故能精明慈俭,能长久可持续。
《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
家族教育之重要,族训之重要,其明矣。族训载个人与群体关系之则。安身立世、从业用命之道在焉。家族谱牒为家教之渊源,咄咄事例,列列在焉,寓训言于其中,润泽久远。
谱者,记人名辈分,及所由来,其用一也。
一部家族史,几多人与年。仔细观读谱牒,可体会天地生生之道,社会盛衰之理。于尊祖敬宗之中,感知为人从事之道,见贤思齐,见不贤归自省焉,修身养性,以利久长,其用二也。
谱牒所记,真人真事,较少美化丑化。研读宗族事迹,结合社会史实,不啻一门学问,常悟常新。其用三也。
见谱如面,似与先人语,谆谆教诲,字里行间。其用四也。
望我族人,细细品读谱书,领会祖宗精神,创建个人和宗族的美好未来。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德之积,福之源也。其为论也老生常谈,其为教也万世准绳。望族人共记之!
续谱具体工作诸公,为接续宗族谱牒,亦为培养族务人才,不辞劳累,勇挑重担,为长远计议,为有显德。族人中有资财者,踊跃资助,仗义疏财,是大道至简,疏聚有方,知财之性,财必喜之。宗族成员亦各有相关助益,是为随喜之德。如此关心宗族事务,必得祖宗神灵护佑,人生之路,愈走愈宽!
又言,何陈庄地处小夹河流域,东西皆靠近河流,东为黑龙港河、西为滹沱河支流故道。黑龙港河由南向北。滹沱河支流故道由西南向东北,于北面十里杜林镇汇入黑龙港河。此地域,为两河相夹,故称小夹河流域,解放前至1963年,是沧州西部洪水滞留区之一, 三年两头发生水患。何陈庄村自古宅基地普遍较高,以防范水患。农田亦因水患频繁而不易耕种,人民普遍贫穷,几乎没有富户。1977年多雨大涝,曾接受国家大量救济,方得度灾,之后,河水渐少,水系收缩,再未受过水灾,而干旱又成为新的问题。后来西面滹沱河支流故道水枯,黑龙港河一直有水,虽然水面不深,但于1978年重新疏浚至今40多年未遭受化工污染,为区域所仅有,当世之奇迹。自2012年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倡导“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大力治理环境污染,黑龙港河逃过一劫,是当地百姓之大幸,亦是我何氏族人之大幸。黑龙港河纵贯南北,福气升腾,为大风水,又得地名之利,必为地方发展带来广泛助益。何氏族人,应予爱惜。
小夹河流域内还有小何庄、后陈庄、刘码头、冯官庄等几个村庄。与他处相比,该流域水灾相对多发、土地相对贫瘠、地理相对闭塞、文化相对贫乏,人民艰难求生、安于贫困、不愿冒险,历史上少有大官宦、大将军、大商贾、大学者,以及其他事业广大者。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一些高官、巨富、学者、技术匠作,文艺翘楚,何氏亦有之,诸如国家部级干部、师级军官已有数人,县团及至科级干部则数量尤多,组建企业号称集团者亦有数位,硕士、博士三十多人,还有一些参加诗词学会、书画协会、周易研究会等文化艺术组织的资深学者。
年轻一代,亦逐渐有德财突出者呈现茁壮之势。
几年来,国家推进精准扶贫,今年全面实现小康。我村亦然,人民生活空前富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百年不遇,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共防共建,安然度险。我村各界在党支部领导下努力不懈,共克时艰,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近三年来,美国对我国启动贸易战、技术战、外交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前到来。中国共产党英明弘毅,步履艰辛,但坚定不移,启动内循环,领导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进入新阶段。希望族人加入到中华民族复兴大潮中,各取角色,努力奋斗,于己、于家、于族、于国,做出大作为、大贡献、大事业。
民族复兴,匹夫责无旁贷:事在人为,莫言我不如他!
望我族人奋勇争先,光前裕后,为我何氏增光、为中华民族添彩。
余虽眼界有限,仍期瞭望长远,血浓于水,聊尽忠诚,以符宗族成员之义,更愿聆听赐教,特与族人共勉!
二十二世 洪岭 于沧县档案馆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14、重修谱序
时空进入2020年,斗转星移,跟上次立谱已30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何氏家族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人财两旺,在经济生活、伦理风尚、道德操守、家风族规、敬老爱幼、崇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站在新的社会历史起点,慎思追远,登高望远,我们何氏家谱因社会变迁动荡,加之受文化社会认知的限制,年深日久,上次立谱,有不少资料空缺想弥补,但没能弥补好,甚为憾事。因此经族人议定,组织专门人员和力量明确分工,对家谱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考证。在此基础上,完成好家谱续修工作。这既是对祖先、对家族史的敬畏,也是对家风族规的昭续。从而厚植宗亲宗族观念,做到昭亲睦、明尊卑、详世家、记葬处、睦宗族、志功德。
这次修谱是21世孙恩涛力主下开展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家族中还有几位年岁较大的人健在,头脑还算清醒,对家族情况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完成修谱。尤其是弥补好自己记忆,但没有记载在家谱中的内容。尽量不再出现或少出现无法弥补和挽回的憾事。也算是对先辈、对后人的历史责任和交代。确定重修家谱之后,成立了以恩涛为组长,洪亮、洪祥、洪伟,占文、彦明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财务组、联络组、编写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确保了续谱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具体的活动中各家族成员对续谱工作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集资工作要求每个家庭男成员捐资100元,两三天之内就捐资全部到位,几次去何庄子寻根接洽或其他活动,洪祥、占文多次主动自费出车,洪祥、何三还拿出500元请家人们用餐,给家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恩同、洪建、何三、占勇、文军也主动出车为家族活动提供车辆。林林为打印家谱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多次修改家谱内容,不怕麻烦,做到了一丝不苟,精心编排,确保了家谱的质量。
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族谱中关于我们的根在哪里,从哪里来,说法各异,是我们后人最关心的话题。据先祖传说老何氏家谱,记载始迁祖从河东(俗称沙河以东)迁来龙华店村,其中一世祖兄弟三人,有一先祖只有一女嫁本村夏家。另一先祖因析产分居获兵荒马乱迁居到京西海淀,带走了家谱,始迁祖至四世祖名讳俱失,“文革”前只有坟头尚全。一九九零年重新立谱时,由于始迁祖至四世祖名讳失考,只得以登云、登甲兄弟二人 作为二世祖开始世系排列。洪、文。以后排列混乱。为了尊祖敬宗,根据我们何氏家族从河,字辈序为:登、德、学、维、玉、东迁来这一历代传说,二○○七年五月,恩涛就组织恩同、洪祥、占文来到沧县大楮村乡何庄寻根问祖,得到该村玉文、金禄、金永、玉春、玉生等人热情接待,互通情况,查看了部分何氏家谱,并索取了何氏迁徙到山呼庄六百年大典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回来后,向族人通报了情况。在此基础上,恩涛、洪亮、洪叶、占文、彦明、宏伟等人,根据遗存的两尊墓碑记载情况和过去老坟址位置,对先祖们生存年份进行断代分析,从而对我们何氏先祖迁来龙华店村的时间和世代,有了比较全面的深入了解。二○一九年十月四日,恩涛又组织各支系一行十四人,再次来到明朝朱棣年间人员大迁徙,何氏后人重点聚居地何氏山呼庄系沧县大褚村乡何庄子村实地考察。通过与该村金永、金禄、金广、洪启座谈、查看多册何氏族谱,了解到该村何氏与我们龙华店村何氏家族,在生活习俗和家谱上先辈迁徙断代失考以及世系、辈分字号等情况基本吻合。鉴于此,全体参加考察人员一致认为:我们龙华店何氏家族始迁祖,大约在康熙年间(1705年左右)迁徙到龙华店村,始迁祖应系山呼庄始祖善甫公十三世孙。一九九0年立谱时登云、登甲应是十七世。与何庄子长门二支系,系同族同宗同脉。笔者辈字在洪,相当于山呼庄始祖善甫公二十二世孙。目前,我们龙华店村已繁衍到二十六世。考察回来后,通过家族会议,对认祖归宗问题,充分征求意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一世孙恩涛带领洪祥、彦明、洪提、双记、洪伟、洪昌、建军、占地代表龙华店何氏家族,来到何庄子村,在何庄子何氏家人金永、金广、金表、玉平、洪起等陪同下,到山呼庄村拜谒了始祖善甫公等列祖列宗墓地,实现了认祖归宗的夙愿。
翔实资料,完善家谱。原来家谱由于时间久远,受时空限制,所存资料很多基本内容记载不全,有些内容已无法考证,给续修谱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工作量。这次修补要求内容完整,包括名号、生辰、官爵、配偶、丧地、功绩、子女婚嫁等情况都要有记载。为做好准备工作,恩涛几次组织各分支负责人会议,布置家谱资料摸底调查情况。洪亮、彦明、洪伟、恩广、占地、占友、占文不辞劳苦,认真详查登记,有的报不上来,有的迁居外地多年情况不明,他们就上门登记。这次家谱采用欧式家谱式样,对欧式样本不了解,洪亮、彦明、宏伟他们几次到何庄子,不懂就问就学,对所完善的内容,反复核实、校对,一丝不苟。尤其是老家谱殿选、殿甲的记载,名号不分,根据与石碑对照,更正为登云、登甲(字殿选)。这次续谱,有几位先人,谱上名字与墓碑上不相符,主要是上次建谱时,学名和小名记载不一所致,但人数相同,现无法再鉴别。不影响修谱的质量要求。这次修谱,我们还根据村规民约、先辈的教诲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族规家训,教化后人,规范言行,树立良好的家族风尚和道德操守。内容翔实,资料完整的家谱,为以后利用家谱,考察世系,加强宗亲联系,提供了很好的索引和保证。
尊宗敬祖,葬位建册。龙华店何氏始迁祖十三世何氏(大约1705年)迁至龙华店村,至今已有三百一十余年。第十四世有兄弟三人。其中先祖春学只有一女,先祖召学大约在一七五0至一七六0年举家迁至京西海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人有过来往。但后来失去联系,虽几经寻找均无音讯,失考。先祖帅学后,十五世、十六世单传,到十七世,登云、登甲兄弟二人开始人财两旺。目前,已繁衍到二十六世,这次修谱时健在的男性有175人。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十九世孙学字辈,有二十二人携晚辈为登云爷、登甲爷立碑两尊。但后经“十年文革”破四旧时,铭碑被拉倒,所有先人坟墓被平。一九七六年,村里建村南大桥时,全村所有墓碑被用作了桥墩基座,目前,碑文尚能辨认。所幸的是在平坟时,我们何氏后人用心做了标记,才使先人墓地恢复了原位。所遗憾的是,由于几次土地政策调整,分田到户,始迁祖十三世至十七世祖(含十七世)的墓地没能再恢复起来。为了敬畏先祖,教化后人,铭记先辈恩德,知其长辈葬处,这次家谱续修,恩涛、洪叶、洪亮、宏伟、占文、彦明等人几次实地到墓地察看,标画出了何氏先人墓地葬位图,永存家谱史册。具体情况是:始迁祖十三世至十七世葬位均在老祖坟茔地。据先辈讲,十八世后,由于人丁兴旺,考虑到坟茔地受限,又在本村村东(现106国道东)本家族土地上建了新坟茔地,十八世先祖亲叔伯兄弟八人,德欣、德政、德明、德俊、德全,葬位在老祖坟茔,德荣、德崇、占鳌葬位在村东106国道东侧。一九七七年,村里建集体公墓,部分先人葬在公墓,后来有的又迁到原坟茔地。一九八0年以后,由于土地落实到户,土地承包政策两次延包三十年不变,在坟茔地受限的情况下,部分族人只好把坟地迁到了附近自己的责任田中。无论何氏先人葬在何处,何时血脉血浓于水。何氏后人将铭记先人恩德,永不忘祖。
完整的家谱是一部宗族、家族的百科史书。通过续修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渊源、世系繁衍、居地变迁、婚姻状况、家风族规等内容。是弘扬传统美德、崇尚家族文化,激励家人有所有为,砥砺奋进的教科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相信何氏家族后商,会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家族兴盛,家庭荣光和国家繁荣富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增光添彩,光宗耀祖。谨此为序。
撰写:二十二世孙洪祥
○二○年元月一日
附:寻根问祖考察人员名单
2007年5月:恩涛、恩同、洪祥、占文
何庄子接待人员:玉文、金禄、金永、玉春、玉生
2019年10月4日:恩涛、恩同、洪亮、洪祥、洪江、洪伟、洪题、彦明、占文、全彬、巧生、何三、占地、占永。
何庄子接待人员:金永、金禄、金广、洪起、玉平、金表、洪起
(何泰文 提供 苏家庚 校录)




编者简介

      穆国联,河北南皮人,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版著作有《沧州古今书征》(1996年内部出版)、《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策划主编《沧海书系》(团结出版社)、《大运河书系》(团结出版社)、《华夏园丁文丛》(团结出版社)、《文苑书香文丛》( 中国电影出版社)、《沧州骄子》等40余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