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三十六桓水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7-11 发布于山西

△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

《尚书.禹贡》,岷、蟠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郑玄曰:和上,夷所居之地也,和读曰桓。《地理志》曰: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西治倾山,惟因桓水是来,言无他道也。余按《经》据《书》岷山、西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倾山,更无别流,所导者惟斯水耳。浮于潜、汉而达江、沔。故《晋地道记》曰:梁州南至桓水,西抵黑水,东限扞关。今汉中、巴郡、汶山、蜀郡、汉嘉、江阳、朱提、涪陵、阴平、广汉、新都、梓潼、犍为、武都、上庸、魏兴、新城,皆古梁州之地。自桓水以南为夷,《书》所谓和夷底绩也。然所可当者,惟斯水与江耳。

桓水盖二水之别名,为两川之通称矣。郑玄注《尚书》:言织皮谓西戎之国也。西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桓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盘也。斯乃玄之别致,恐乖《尚书》因桓之义,非浮潜入渭之文。

桓水今四川、肃境内之白龙江。《尚书·禹贡》:“西倾因桓是来。”此水发源于甘肃西南西倾山南,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东与古羌水合,又东南至今文县东与古白水 (今白水江) 合,又东南流入今嘉陵江。其与羌水合流后的一龙江,与今白水江合流后的一段白水江,古时也兼称桓水。

蜀郡岷山,古称汶山。自四川、甘肃两省边境绵延到四川境内,主体部分在四川省北部。《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西北—东南走向。处青藏高边缘,海拔 4000 米以上,呈高原状。主峰雪宝顶,位于松潘县东,海拔5588 米。5000 米以上有现代冰川分布。多古冰川遗迹,有很多冰川造成的湖泊(当地称“海子”),以九寨沟一带最为集中。为岷江和嘉陵江大支流白龙江涪江的发源地。富天然林,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建有多处自然保护区。龙寺—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羌中,秦汉时指羌族居住的地区,即今青海西藏及四川西北部、西南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地“西至临洮、羌中”;《史记·大宛列传》记张骞西域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均此。

南海古时南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指南方各族居地,或指一定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指未详。《诗经·江汉》: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所临海疆即今南海。西汉以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南海名称遂专指今南海。

“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雅安地方学者姜萍认为:就《尚书》全篇的写作手法,均采用较为工整的排比、对仗形式。“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从文理来讲:岷山、嶓冢山与蔡山、蒙山相对应,“既艺”则与“旅平”相呼应。《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艺五种”,含义就是“种植五谷”。因此这里的“既艺”也就是指“能够耕种”之意。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旅平”则应为“开辟道路”。而“种植五谷”与“开辟道路”都属于与民生相关的事,文理通畅,逻辑关系清晰。若解释为祭天,从文理上就不能前后呼应。因为祭天,更多是帝王所行之事。因此仅就文理而言,也应解为“开辟道路”,而非“祭天”之说......雅安曹宏老师在其《“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考释》一文中讲:《天全州志·山川》中早有解:“天全河水为平羌江上流……其近一支名和川。” ……又“和水,源出马鞍山……至沙坪合夷水河(今白沙河)[0]。”可见,和、夷皆为水名。从文理上而言,也与沱、潜对应。“底”也作“厎”,二字早已混用,都有到达之意,而“绩”,就是功效,成果之意。因此“和夷底绩”,就是对和川水、夷水河进行水患治理也取得成功之意。故此,译文就应是:岷山和嶓冢山的耕地已能种植五谷,沱江与潜水按照疏浚好的河道归流,而不再泛滥。蔡山和蒙山也成功开辟和整治了道路,和夷水域治水也取得了成效。[1]

西倾山,又称西强山、嵹台山。亦作罗插普喇山、鲁察布拉山。在今青海东部和甘肃西南部,属秦岭西端。《尚书·禹贡》:“西倾、朱、鸟鼠至于太华。”西北一东南走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洮河白龙江分水岭。《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西倾山“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绵亘千余里,凡河以南诸山,无大于此者。洮河发源于此”。

余考校诸书,以具闻见。今略缉综川流沿注之绪,虽今古异容,本其流俗,粗陈所由。然自西倾至葭萌,入于西汉,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自西汉逆流而届于晋寿界。沮漾枝津南,历冈穴,迤逦而接汉,沿此入漾,《书》所谓浮潜而逾沔矣。历汉川至南郑县,属于褒水。溯褎暨于衙岭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达于渭水。此乃水陆之相关,川流之所经,复不乖《禹贡》入渭之宗,实符《尚书》乱河之义也。

葭萌,葭萌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以北5里的土基坝,剑门关东北约20公里处。现存葭萌关为明清时代的建筑遗址,只有一个轮廓,砖砌的拱形关门,屹立在条石垒成的关墙之上。关前关后,山峦重叠,危岩峭壁,树木萧森。一条石阶小道,曲曲折折通到关上。葭萌关因地处葭萌县而得名。葭萌古时为苴侯国,是蜀王弟弟葭萌的封地,秦灭蜀后在此置葭萌县,治所在今昭化南。三国时代,蜀汉改葭萌为汉寿,晋统一全国后,又改汉寿为晋寿。东晋时分晋寿县为晋安和益昌县。隋代改晋安为葭萌,复用秦汉旧名。宋时改益昌为昭化,元代时撤葭萌县,并入昭化县[2]

西汉水(潜水),即今四川嘉陵江。一名漾水。《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 东南至江州入江, 过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水经·漾水注》:“今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导也。”又云:“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明史·地理志》 阆中县:“南有嘉陵江,即西汉水, 自陕西宁羌州流入,至巴县合大江,亦曰阆水,又曰巴水,其下流曰渝水《尚书· 禹贡》: “沱潜既道”; “浮于潜,逾于沔”。西晋左思 《都赋》: “演以潜沫。”故上述郦注亦曰“西汉(水),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

晋寿城,治所约今昭化古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改葭萌县置汉寿县,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昭化古城。《三国志·书·主传》:延熙十四年(251),大将军费祎“复北驻汉寿”。十六年(253)“为降人郭循所杀于汉寿”。即此。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晋寿县。在昭化镇西有费祎墓。今昭化古城,位于嘉陵江西北岸,扼南北水陆交通咽喉。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刘备被刘璋推为大司马,戍守葭萌城,督白水军北拒汉中张鲁,后霍峻守此城,南拒刘璋,以奇兵袭向存、扶禁兵大捷。正说明当时葭萌城池坚固,据地方学者考证今昭化古城城郊秦汉砖尚多。西晋、东晋,南北朝均为郡、县治地,因战争频繁,城池时有修浚。[3]而按今昭化古城位于嘉陵江西岸则漾水注之注文“汉水又迳晋寿城西”当校正为“汉水又迳晋寿城”。

(水),沔水一名沮水,即今汉水。《尚书·禹贡》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者为沔水;西源出自今宁强县北者为汉水。两水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汉书·地理志》 武都郡武都县:“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即以西源为正源。《说文》:“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以北源为正源。《水经》与《说文》同。又沔水入江后,今湖北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代亦通称沔水,以至《水经》叙沔水下游直至入海。  

漾一作养、瀁。指汉水上源。古人以西汉水为汉水之源,按如上西汉水条,此系古代实际情况,汉水上承西汉水处在今陕西宁羌县西北阳平关,六朝时因地质变迁抑或人为原因导致东西二汉水始隔绝不通,故《汉书·地理志》以西汉水某一支流为养水,《水经》径以西汉水上源为漾水。《甘肃省志》(1998年版)第二十三卷水利志: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溯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汉水)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地质专家在勘查宝成铁路略阳和宁强段地形时,就注意到那里的古河道遗迹是连接汉水和西汉水的故河床,汉水的发源地应该是西汉水的源头甘肃省天水境内的嶓冢山。按照史学家和地质学家分析推测,西汉水和汉水分流的年代大约在南北朝,分流的原因有三种可能性:第一可能是战争割据中人为改道,使得西汉水流入嘉陵江;第二可能更久远,专家推测是地质结构中岩石浸溶凹陷导致发生河床改道;最后的可能则是地震裂隙造成断流改道。[4]

南郑县故城,汉台遗址位于汉中市城区汉台巷,系汉代遗存,传为汉王刘邦在汉中时的宫殿基址。现存夯土台基,以砖石包砌,自南向北呈三阶台逐层升高,南北长156米,东西宽72米,最高处约6米:1985年钻探得知。夯土中杂有五花土和砖瓦残块。东侧存鼓形玉石1块,高1.04米,直径1.02米、上有凿钻哀迹。宋以降,相继修建有楼台亭阁。在汉台北缘最高处,存清代建筑望江楼(见本区该条)及明清碑石数十通。1959年辟为汉中市博物馆[5]则汉中郡治南郑县城内之小城很可能是围绕汉台一带所筑之宫城。而周四十二里之大城应为南郑城之郭城。

褒水,又称褒,古称乌江河。《史记·河渠书》:“褒水通沔。”即此水。汉水上游支流。在陕西省西南部。源出秦岭太白山西南坡,由红岩河和西河汇流而成,流经太白、留坝、汉中等县市,南流到勉县东和玉带河汇合后称汉水。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天然落差1788米,水力资源丰富。下游建有石门水库、电站及褒惠渠灌溉工程。


   


[0] 曹宏.《雅安史迹名胜探实》[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1] 姜萍,“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考辨,参考网,2021-07-16 07:42

[2] 汪泾洋,中国古关概览,解放军出版社,2017.03,第528页

[3] 广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元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12,第73页

[4] 文化之河西汉水,一条曾隐匿了身世的河流,人民日报,2018-05-24 15:16

[5] 《陕西省文物地图集》,第304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