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山顶,就不能体验到金沙江大峡谷的险峻;去探寻正在消失的那段成昆铁路,去体会成昆精神的伟大。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成昆铁路的辉煌还没有远去,由于乌东德水电站的建立,由于清库的需要,被淹没区和将来可能被淹没区的桥梁都已经被炸掉、钢轨被拆掉、短钢轨被附近的农民用车拉回家;隧道上的隧道名被昆明铁路局抠掉运回昆明铁路局的成昆线博物馆,据说这些隧道还要被炸掉。


勘测、设计、修筑成昆铁路的时候何等艰难、牺牲何等的大!养护、运营了这条铁路近五十年的铁路人更难,也付出了许多的牺牲!


纵然我们有许多的不舍许多的痛惜,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要滚滚向前的,一个时代过去了,江河依旧,成昆已变!让我们走进这段铁路,再一次去体验金沙江大峡谷的险峻,再一次去体会成昆精神的伟大吧!

这是原来的师庄隧道。

现在,师庄隧道顶上的隧道名已经没有了。

新灭资滩隧道的进口与出口。

灭资滩一号隧道。


这些隧道的名字都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今后,只能在昆明铁路局的成昆铁路博物馆里看到了。

由于列车已经停运,要进入金沙江大峡谷只能通过另一种途径。

进入当年铁道兵修建的简易公路。

诸葛亮南征浮雕。

崎岖、狭窄、凹凸不平的简易公路,当年铁道兵部队的人员和建筑材料施工器材就是从这样的公路运进金沙江大峡谷,翻车的事故时有耳闻。没有想到,五十年后,除了成昆铁路,这条简易公路对于当地居民的出行,仍然那么重要!

不到达山顶,不知道金沙江大峡谷的险峻。

山下就是搬迁了的迤布苦村。

对照一下,由于库区蓄水,金沙江两岸的水位线发生的变化,这是蓄水前的迤布苦村。

这是蓄水后的迤布苦村,村边的土路至江边的码头已经被淹没。现在这个村子已经搬迁了,因为如果蓄水量继续增加,这个村子有可能全部被淹没。

盘山公路,看起来很美;行驶在盘山道上,提心吊胆。

公路向右,去往漁洞、新江站的方向。(昆明方向)

左面是去往花棚子火车站的土路。(成都方向)

在这样的土路上开车,还是要有一点技术喔!

现在从山顶上下来,到了金沙江边的彝族村落,迤布苦村。


如果没有成昆铁路,迤布苦村的人出行必须走当年铁道兵修的简易公路。现在这里将要变成库区,村庄搬迁了。

六月份,村子里的早熟芒果已经成熟,村民们正在装箱。

一处当年内燃机时代的遗迹。

这两个巨型齿轮机械是内燃线路上长大隧道用来抽取列车油烟的风机,里面装有风扇。内燃机车运行在长大隧道中会产生大量油烟,严重威胁到线路工人和车上旅客的健康,故设置这种设备。这样的设备在焦柳线的彭莫山隧道、银匠界隧道、成昆线的浮漂隧道、青藏线的关角隧道都有。当然,随着各大铁路干线的相继电气化,这种设备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犬牙交错的大山,植被很少。有一处当年铁道兵开凿的通汽车的隧道。

可以想到,当年开凿这个隧道,就从这面垂直的峭壁上,悬吊下来的战士在打眼放炮!

隧道里还是之前的原汁原味。

裸露的岩石,没有用水泥被复,也说明这里的石质比较坚硬,不容易塌方。

当年打的眼还在。

走在里面,感觉穿越了时空。

隧道出口处两侧都有毛主席语录。当年毛主席的语录是激励铁道兵指战员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出了隧道,一侧是深深的金沙江大峡谷,一侧是高高的悬崖峭壁。

开始下山,正式走铁路。

西拉姆铁路桥的钢轨和接触网都已经拆完了。

险峻、荒凉。

这是西拉姆隧道。

这是新光隧道。


由于险峻和少植被,这样的山区极易塌方。

昆局花棚子工务段的轨道车。

工区站房很简陋。

新江隧道进口。

新江隧道出口。

从轨道车上的守车厢下来的维修铁路的工人。


修路难,守护这条铁路更难!向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这条铁路,几十年来持续地治理这条铁路的地质病害的铁路职工们致敬!

新江棚洞。成昆沿线地质复杂,经常塌方,所以棚洞特别多,棚洞是用来挡住山上的坍方的。


新江棚洞上面就是巨大的标语。

这是2017年8月2日从苦拉山上拍摄的新江火车站,可以眺望到远处的新江隧道和一连串的棚洞。


不上山顶,怎能体验到金沙江大峡谷的险峻?不上山顶,怎能看到成昆铁路蜿蜒在大峡谷里的秀美身姿!

这是2017年从金沙江大峡谷对岸眺望新江棚洞上方巨大的标语,那是铁路迷最佳摄影地!


看着这些曾经美丽的金沙江、大峡谷、铁路、隧道、棚洞、火车站……想起那鬼斧神功的成昆铁路,想起那铁道兵的峥嵘岁月……能不眼含热泪?

要去看巨大的标语,就得爬上棚洞顶。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美好的祝愿。

1965年11月9日,铁七师32团作为师先头部队首先入滇,进驻成昆铁路庆(门口)新(江)段。担任该段金江——牛街区间的漁洞、蓮地两座隧道施工任务。这是32团战士们正进入金沙江畔。


下图是经过实地考察和图片反复的比照,找到了上图的具体地址就是迤布苦村附近的莲地6号泥石流沟。

站在迤布苦村莲地6号泥石流沟的顶部远眺金沙江,江对面是会理县的麻批、榨子地,属于绿水乡管辖。


如果能够在这里,就在当年铁道兵开赴金沙江的地方,按照这张真实的照片,造一组群雕,登高望远,英雄豪迈,无限风光!

恶劣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成昆铁路建设者敢于斗争的无畏精神,也造就了成昆铁路人不怕牺牲的英雄个性。


三十多万建设者,先后十三年的付出与牺牲,在这个堪称世界地质博物馆的地方修建了著名铁路;铁路人用近五十年的坚守,养护了这条铁路。如今,虽然这一段铁路正在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但是新的成昆复线将把两个断端连接。新的成昆复线的建设者们继承了老成昆人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精神,用开拓创新的新精神正在将中国的铁路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我们这些当年的成昆铁路建设者已经老去,但是,年轻一代的铁路迷正在成长。这些年轻人,或利用大学社会实践的机会、或利用工休时间,几年来,走遍了成昆铁路沿线的山山水水,他们要赶在这段铁路消失之前为中国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精美的照片和视频。不仅如此,他们还收集了许多有关成昆铁路的文档、文献、文章、电影电视纪录片资料。他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甚至能说出我的父亲是谁,我的父亲修过哪个隧道,甚至还去过我父亲当年修过的隧道拍照!当他们看了我写的关于成昆线的一系列的文章后,主动联系上了我,自愿提供了他们千辛万苦拍摄的照片!我为这些中国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的志愿者们感到骄傲!


在此感谢我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部都没有见过面的年轻人凌、灰灰、金龙、茉莉丝雨、零柒年11……你们是中国的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