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汉月银山 2023-07-12 发布于陕西

地上高楼林立,地下人防工程密布

提起人防工程,大多数人的印象:

“地下?”

“阴暗?”

“潮湿?”

就像这样☟☟☟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其实,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多年以来,人防理念与时俱进,人防工程不断迭代,人防设施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应急避难场所,而是战备、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兼顾的“人防综合体”,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安全撑起了坚实的“防护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吧~

防空洞的初“创”

防空洞最早出现在欧洲,源于1911年意大利与土耳其之间的空战。在看到敌机来袭时,逐渐萌生防空意识的士兵会躲藏进防炮洞、掩蔽所,城市居民也会躲藏进地下室、酒窖、车站等地下设施,“防空洞”的概念也逐步由这些设施演化而来。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酒窖=防空洞由此演化而来

抗战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的防空洞,或者更贴切的说,是 “防空坑”、“防空壕”。“防空坑”一般深1.3米左右,仅容得下2人蹲伏,“防空壕”则是在地面挖坑道,上面盖上木板,再堆上土,外面用草皮和树枝伪装。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淞沪会战中平民自建的防空洞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躲在防空洞内的人,他的眼神透露出了好奇和恐惧

当时我国还不具备筹建现代防空洞的各种条件,更多是采取一种找洞防空的方式,往往采取依照地势找洞和挖简易洞穴的方式,地下“世界”的雏形初步显露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防空洞的发展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都会把对方的城市和其他主要军事、经济目标作为重点轰炸打击的对象,希望借此破坏对方的战争潜力,动摇民心士气。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曾饱受日军的轰炸袭扰。日军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大规模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重庆大轰炸

随着日军空袭的不断升级,政府加快防空工事建设,这时候,防空洞才逐渐升级为洞体、隧道。

重庆修建了大量的防空洞,在防范日军轰炸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日军多次轰炸重庆 像这样的防空洞,重庆有很多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战时挖掘防空洞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在防空洞中躲避战火的人们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人们在轰炸后的残垣上书写的愈炸愈强标语

二战后,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战略轰炸对城市的毁灭性破坏效果,重视防空洞之类人防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成为各国共识,许多国家把人防建设作为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毛主席 “ 深挖洞、广积粮 ” 的号召下,从机关、工厂到学校、街道,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积极修建“防空洞”,并开始将这些地下空间利用起来,构建大量的大型人防工程,为我国的”地下世界”奠定了基础

防空洞的转型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各地人防部门领导普遍面临压力,人防工程投入大、和平时期效益差的问题日渐凸显。有人说:“人防是个'无底洞’,投再多的钱也听不到响声。”还有人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了,人防工程建设就缓一缓吧!”

人防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未来战争中的生命保险工程,怎能缓一缓!

工程不能缓,兜里又没钱,人防怎么建?各地人防部门积极探索,历经阵痛之后,长期紧闭的人防工程大铁门随着思想的解放“咯吱”打开了。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指导,全国人防工作提出了 “ 平战结合,开发利用 ” 的人防建设方针,“单建”逐渐转变为“结建”。

哈尔滨市由于商业设施缺乏,将市区1万多平方米的人防工程改造成一间间地下商铺出租。这条后来被誉为“全国人防商业第一街”的地下商铺长廊,取得超出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后,“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观念如春风般一路南下,沈阳、长春、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纷纷打开人防工程大铁门,成千上万的人防设施变成商场、旅馆、餐厅、仓库、健身房和停车场,形成一座座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地下城”。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太原五一广场地下人防工程,1978年底改成地下商店,现为老鼠街DIY社区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人们在改造的防空洞吃火锅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80年代初嘉兴市第二医院X光室

1984年发布的《人民防空条例》、1996年颁发的《人民防空法》将这一办法作为法规条文明确下来。许多省市区在实施细则中规定,新建10层以上的民用建筑物,必须配套建设防空地下室。

这条法规,像一双力大无比的手,把我国人防建设推上快速发展轨道。各地采用“人防工程+住宅区+商务区+地铁工程+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模式,建起一大批地上地下综合体,不但落实了人防要求,还提高了城市空间承载能力,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矛盾。

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逐渐结合,丰富了这个“地下世界”。

多功能的防空洞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逐步落实,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出现功能多样化、投资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平战结合的建设方式逐渐被广泛采用,各商业中心、副中心的地块内开发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地下设施。

地下空间建设也从单一人防建设逐步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地下商业设施、交通设施等。同时,在市政管线建设方面,由于旧城改造及城市环境整治,架空通讯线、电力线及高压线也逐步引入地下。“地下世界”架构、设施日趋完善,地下与地上同样精彩!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将防空地下室修建在建筑物底部,是目前国内人防建设的主流做法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地下车库配备的钢制大门,关闭后可以有效抵抗爆炸物的冲击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这个由防空洞体系逐渐演变而来的“地下世界”,有着各种不同的名字(XX商业街、XX地铁站、XX大厦地下停车场),但无论以何种形态和名称呈现在你面前,在便民场所的外表下,它们都有着同一颗护民之心,那是它们的内核所在——人民防空

人防科普:带你探索,属于人防的地下“世界”

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世界”

不同于地上世界的简单,纯粹

它更像一张网,一面盾,一座地底长城

在力所能及供我们娱乐、生活的同时

永远肩负着卫国护民的历史责任

“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