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思明居士 2023-07-12 发布于河北

华夏五千年历史当中,总会有一个怪现象,譬如西汉末年汉哀帝刘欣压服不了天下豪强,解决不了世间的种种矛盾,他大伯汉成帝刘骜的表弟王莽就站了出来,要为大汉江山分忧解难,于是就受禅自立为了新朝开国皇帝,可这却激起了天下人更强烈的反抗,在著名的勋贵、士族、豪强聚集地南阳郡,很快出现了这么一句童谣预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刘氏复兴”很好理解,也就是后来诸葛亮说的天下人心思汉。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而这个“李氏为辅”就有点“玄机太深了”,而当时南阳的李氏豪强李通、李轶堂兄弟就认为这是上天点拨他俩找个刘氏宗亲一同起兵反莽,这就有了他们李家兄弟与南阳刘伯升、刘秀兄弟的交情了。

可到后来王莽被斩,同为南阳刘氏宗亲的刘玄被推举做了新的汉朝皇帝,这个李轶居然心猿意马,背叛了他与刘伯升兄弟的交情,居然参与阴谋,将刘玄所忌惮的,战功赫赫的刘伯升给害死了。李轶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应验“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预言,成功做上“玄汉帝国”的开国辅弼大功臣了,可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刘伯升的亲弟弟刘秀最终扫平四海,建立了大一统的东汉帝国,这才真正兴复了汉室,刘玄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篓中,李轶最终也死于非命,呜呼!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可说来也奇怪,到了隋唐交际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李氏”的名号又被作为重大预言出现在了乱世之中,隋末之际“桃李子,得天下”的童谣就传得满天飞,为此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父子还为此险些要杀尽天下李氏之人。

在隋末唐初之际李氏英豪比起汉末之时更加轰轰烈烈,出彩于众,大隋左武卫大将军李浑、唐国公李渊、魏国公李密、秦王李世民、大唐河间郡王李孝恭、大唐江夏郡王李道宗、大唐淮安郡王李神通、战神李靖、名将李勣、枭雄李子通等等,哪一个在当时不是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他们一叱一咤都足以让天地动容,风云变色!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当然最后最为出彩,也最终应验预言真正获取天下的,大家也都知道,只有一个唐太宗李世民,其他李氏名人在这段历史当中,要么做了李世民的陪衬,要么就是梦断沙场,魂归青史。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当时的一位李氏大英豪,他几乎与大唐李渊“同时”称帝立国,当大唐雄跨西北关中时,这位“李天子”所建立的大吴也坐拥江南半壁,当李世民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唐秦王时,这位“李天子”早已是威震江淮的“江南楚王”,其人雄豪一世,虽然最终不敌大唐,却也不愧为一代英杰。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隋末乱世中的“大吴皇帝”李子通,看看他的一生是否能够与李渊、李世民父子一争天下?李子通,隋末东海郡丞县人,年少的时候,家中十分贫贱,他就以捕鱼和打猎为生,在村里只要他见到头发斑白的老者手提重物或负背包袱,他就一定会冲过去替老人家提沉负重,他又非常喜欢给予他人实惠,所以家中也就从来都没有任何积蓄,然而他对于得罪他的人,则是睚眦必报,而且非常嫉恶如仇。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到了隋世祖明皇帝杨广的大业末年,有一个草寇大帅名叫左才相,自号博山人,他占据了齐郡地界的长白山,李子通便跑过去归附了这个左才相,由于李子通勇武过人,就得到了左才相的重用。如果他的村里老乡有被山寨草寇所捉,他就一定会庇护和周全他们。

当时天下的草寇全都非常残忍,唯独李子通独行仁恕之道,所以远近许多无家流民和各地的英雄豪杰都来归顺于他,没到半年时候,他的麾下就有一万多人马。这使得左才相对他颇为忌惮,李子通便很识趣,立马带着自己招来的人马就跑了,而且还渡过了淮河,与当时的另一大豪强杜伏威合成了一股大军。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可没多久,大隋帝国大将来整率军前来剿杀他们,李子通大败,于是他又带着自己的部众逃到了海陵,在海陵又招揽了二万兵马,而后他就自称为一军之“将军”。起初,隋炀帝杨广身边的权臣宇文化及任命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李子通就想率师直接冲击江都太守,来夺取大隋天下,哪知陈棱立马向南面的沈法兴求救,又向西面的杜伏威乞求一支大军前来驰援,沈、杜二人的兵马很快都来了,杜伏威屯兵清流县,沈法兴则在杨子县观望,他们之间相去数十里的距离。

李子通很快接受了部下毛文深的计策,召募了一批江南人,让他们诈称是沈法兴之兵,突然夜袭了杜伏威,杜伏威震怒,立马斥责沈法兴侵犯自己,于是就派兵攻打沈法兴。杜、沈二人相攻,就没有一人来帮助陈棱了,这时候,李子通的精兵全部杀了出来,一口气就攻陷了大隋帝国的陪都江都,太守陈棱吓得赶紧逃奔到了杜伏威帐下,李子通入主江都,并且收编了城中全部的兵马,然后直接僭越称帝,国号为“大吴”,建元“明政”,这也表明他只想着像东吴孙权一样坐拥江东,并没有进取天下的雄心。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这时丹阳郡的草寇大帅乐伯通带着一万多人来归降,李子通任命他为“大吴帝国”尚书左仆射,没多久李子参赛进攻沈法兴,斩杀了沈法兴麾下仆射蒋元超,吓得沈法兴大半夜弃城光跑,就这样李子通占领了晋陵这块地盘,并且活捉了沈法兴的府掾李百药,李子通就将百药引入自己的宫廷做了内史侍郎,命他专门掌管文翰,李子通又以沈法兴的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命他掌管宫廷礼乐。就因为他这样礼贤下士,旧隋的郡县及江南的士族们基本上都归顺了李子通。

后来杜伏威派出辅公祏攻陷了丹阳郡,并且进军屯兵溧水县,李子通亲自带兵出击,反而被辅公祏所败,而且他所有地盘的粮食也基本吃光了,李子通只好放弃江都,退守于京口重镇,而江南以西之地则全都被杜伏威占领了。李子通又吓得东逃至太湖一带,这时候他又纠集所有逃亡的散兵,一共得到了二万人,然后直接袭击了吴郡的沈法兴,并且取得了大的胜利,然后他又率他的官属迁都到了余杭,从此东至会稽,南至千岭,西至宣城,北至太湖,全部都成为了他一个人的地盘。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没过多久,杜伏威又派他手下的大将王雄诞来进攻,双方大战于苏州,李子通惨败,王雄诞挥军进逼,大战于苏州城下,李子通又被击败,这时候子通穷途末路只好向老杜请降,老杜将他活捉了出来,居然将他与其麾下左仆射乐伯通作为俘虏献给了大唐帝国高祖皇帝陛下李渊,同时收取了“大吴帝国”全部的土地。

唐高祖李渊对李子通并没有怪罪,还赐给了他一座豪宅,良田五顷,其他各种礼物赏赐非常丰厚,等到杜伏威也亲自到大唐京师长安来朝贺的时候,李子通对自己昔日的下属乐伯通说道:“现在就连杜伏威都归顺了大唐,然而东方的局势还没有彻底安宁,我所部的兵马,又多在江外,也就是江南一带,如果我现在又回到故地收取这些人马,估计还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于是他就想趁着老对头杜伏威不在江南,逃回到江南去重振威名,结果跑到蓝田关的时候,被守关的将吏所捉,于是就在当地按照唐律正法伏诛了,不久之后在江淮一带效仿李子通称帝的朱粲、林士弘、张善安等枭雄,基本上全都被唐高祖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一一扫平,最终四海全天下都归于了大唐帝国。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东海李子通与陇西李渊父子的比较,李渊在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于河东,而李子通早在大业十一年就起兵于江东,李渊攻下了大隋长安作为根基,而李子通也攻下了江都作为大本营,在关中士族军民都归心于李唐,而在江淮士族军民也都投诚于李子通,论胆识魄力与勇武善战,“楚王”李子通也毫不逊色于秦王李世民,至于李子通为何最终没能得到天下,恐怕他与名望更大、足智多谋的魏公李密颇为相似,在该进取中原的时候没有抓准时机,在该放手的时候又心存幻想,最终落得身死俗吏之手,岂不哀哉!

与大唐几乎“同时”立国,气概不输李世民,称帝一方的李氏英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