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琏:离婚后一直打听着丈夫的消息,1967年,从11楼高空飘然而下

 铁血老枪 2023-07-12 发布于上海

“生如夏花”是泰戈尔的一首诗,出自《飞鸟集》第82首。英文原文只有一句: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郑振铎先生将其译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后来,“生如夏花”这几个字就被广泛引用到很多人的诗文里了。

然而,这种“截断”式的引用,仅仅是让人们明白了生命要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绚烂夺目,努力去盛开,而忽略了除去生命中的美丽,人生也难免会有不完美的地方和不如意的结局。也便谈不上即使面对悲伤甚至是死亡,也要淡然看待,就像秋叶般静美地接受所有的结局。更谈不上告诉人们,最美的已被尽力争取经历过了,没有遗憾了。

陈琏:离婚后一直打听着丈夫的消息,1967年,从11楼高空飘然而下

陈琏

在这句话里,我们想到了陈琏,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她分明做到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有人是这么描述她的:大大的眼睛,深深的酒窝,秀丽、端庄,是真正的大家闺秀。我们看她生前的照片,的确是这样的,像一朵盛开在夏天的花,艳丽无比,绚烂夺目,非常漂亮。除了花容月貌,她还是一个才女,一个特别倔强和追求上进的人。

陈琏是陈布雷的女儿。陈琏的母亲叫杨宏农,1919年生下陈琏不久,便因产褥热去世。陈布雷是蒋介石最信赖的同乡和最亲近的侍从主任、国策顾问、智囊,在蒋介石身边工作长达20余年,被称为蒋介石的“文胆”,是蒋介石的心腹要员。但据说,因为陈琏出生妻子去世,陈布雷当时表现得很激动,甚至是“迷信”,认为陈琏“克母”,将陈琏丢出窗外。幸运的是陈琏命大,被窗外的天棚接住。陈琏的外婆对陈布雷说,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不要我要,将陈琏带去身边照顾了。

一段时间过后,陈布雷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因而对大难不死的陈琏取乳名“怜儿”,对陈琏格外疼爱,但他没有想到,陈琏却在政治道路上选择了和他南辕北辙,并于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后暗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他8个子女中经历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

陈琏早期经历是这样的:很激进,她不顾父亲陈布雷的反对考入杭州高等学堂,由于对中国国民党政策不满逐渐接触中国共产党。1939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赴重庆中央大学。1946年陈琏毕业赴北平贝满中学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间,她和父亲陈布雷有过一段这样的故事:1942年初,她找到党组织,急切地要求批准自己去延安。但党组织考虑到她的身份,劝她留在陈布雷的身边,利用机会影响陈布雷,让陈布雷为人民为抗战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一来,许久和父亲陈布雷未曾联系的她回到了家中。

陈琏:离婚后一直打听着丈夫的消息,1967年,从11楼高空飘然而下

陈布雷

见到女儿陈琏,陈布雷喜出望外,但他却不知道女儿陈琏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有一天,他见女儿陈琏捧着一本《论持久战》在读,被吓了一跳。看着他吃惊的样子,女儿陈琏对他说:“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抗日救亡是急不可缓的爱国大事,是每一个青年的天职!”他向来反对自己的子女搞政治,但女儿陈琏的话却使他无法反驳,也便只能默默容忍了。都说社会是个大江湖,多少可以看到陈布雷身处“江湖”却管不了自己女儿陈琏的无奈。

陈琏的丈夫叫袁永熙,在与父亲陈布雷一起经历这个故事时,他们还没有结婚。袁永熙是贵州修文人,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是清朝显宦,并与徐世昌是儿女亲家。此外,袁永熙还是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叶公超的内弟。陈琏于1939年20岁时,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革命青年运动非常活跃,陈琏秘密活动的上级就是袁永熙。

1940年,袁永熙担任西南联大的中共地下党支书,后来又担任总支书记。其时只有23岁的他患上了肺病,陈琏主动前来照顾,两人很快相知并且相爱。1945年抗战胜利后,袁永熙回到北平,任“平津南方局”地下党负责人,北平学委书记,向外界公开的身份是“敌伪产业处理局”的职员。此时,陈琏已经大学毕业,也来到北京,担任贝满女子中学历史教员。不久,已经26岁的她便向父亲陈布雷提出要和袁永熙结婚。

陈琏:离婚后一直打听着丈夫的消息,1967年,从11楼高空飘然而下

接到消息后,陈布雷动用了很多关系对自己未来的女婿袁永熙进行“秘密详查”,得到的结果不仅是,袁永熙不仅是外交部次长叶公超的内弟,而且,还是吴晗、朱自清这些人的好朋友,这让陈布雷欣然接纳了袁永熙这位才学人品俱佳,也和他能够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1947年8月10日,袁永熙和陈琏在北平成婚,但陈布雷没有想到的是,其后仅仅一个多月,也就是1947年9月24日,袁永熙和陈琏却被双双关进了牢房。

袁永熙和陈琏的被捕是因为意志薄弱者的叛变出卖,在狱中,他们受尽折磨,国民党特务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使他们屈服。特务用皮鞭死命毒打他们,用竹签子刺他们的手指,往他们的鼻子里灌辣椒水……使他们多次昏死过去。甚至,特务逼迫陈琏到刑讯室观看袁永熙受刑。但他们都经住了这些考验,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因为特务们无隙可乘并一无所获,当年12月初,袁永熙和陈琏被押解到南京。愚忠又好面子的陈布雷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只给蒋介石写了这样一封短信:“女儿陈琏、女婿袁永熙,因'共党嫌疑’自北平解抵南京,该当何罪,任凭发落,没口无言。”最终是,特务们只能给袁永熙和陈琏戴上“共党嫌疑”之名,又因这有叶公超出面具保,袁永熙和陈琏才分别得以出狱。

陈琏出狱的时间要比袁永熙早一些,时间是1948年1月底,袁永熙是当年5月底。陈琏出狱后回了浙江慈溪老家,袁永熙出狱后,陈布雷接他到了自己的公馆,还请了一些人为他接风洗尘。这是陈布雷与袁永熙第一次见面,当时的情形多少有些尴尬,但翁婿两人却相处得十分融洽。之后,袁永熙与陈琏遵照地下党组织的安排,潜伏在陈布雷身边,继续从事秘密的地下活动。据说,这些经历在后来还被拍进了电视剧《潜伏》中。

陈琏:离婚后一直打听着丈夫的消息,1967年,从11楼高空飘然而下

袁永熙

1948年11月13日是陈布雷自杀的日子。在自杀的前一天夜里,陈布雷将叫袁永熙来寓所见面,并对袁永熙说:“政治这个东西不好弄,你和怜儿千万不要卷到这里面去。我搞了大半辈子政治,一生的错误就是从政而不懂政治,以致无法自拔,于今悔之晚矣!”而在此前的半月,一向深居简出的他突然提出要袁永熙、陈琏夫妇陪他去拜谒中山陵。

今天,这段故事在很多资料里被放大,但被放大了的无非是陈布雷的死因,而这个死因在我们看来无非是一句话——有时候,一个人一旦把一些事看透,也就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了,绝望了。陈布雷可能就是这样的。这也让我们把他对袁永熙所说当成了他的临终遗言,当成了他就女儿陈琏给袁永熙的最终托付。

当时的情况是,抗战胜利以后,陈布雷察觉到了国民党的政治黑暗、官吏腐败以及经济凋敝和丧失民心,他已经意识到仅靠自己的书生之笔并不能改变什么了,进而在极度失望中饮药自尽,以“自弃自了”的方式与人世进行了最终告别。但以此了结生命的他应该知道,生活中很多事并不会因为某些人总结性的遗言向后世传递而有所改变,女婿袁永熙和女儿陈琏也没有因此而在日后尽是晴天。

打理完陈布雷的后事,1949年1月,袁永熙、陈琏由中共地下党交通部门秘密护送,逃离国民党统治的上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经镇江到苏北,穿越硝烟方尽的淮海战场,直奔石家庄,终于归队。很快,他们又加入了解放北平的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陈琏任青年团中央委员,袁永熙担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育有有一女(陈必泓)二男(陈必大、陈小代),但在1957年时,袁永熙受到冲击,下放劳动,其后陈琏迫于压力与其离婚。

这之后,陈琏的人生基本可以用三个片段加以说明:一是和袁永熙离婚后,她觉得一个人待在北京伤心,时间不长,便决定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临行前,她向袁永熙的外甥女孙士询告别,抱着孙士询哭着说:“我之所以下决心离开北京,是因为在北京走到哪里,都会想起一些事情而心酸。现在孩子渐渐大了,我怎么对他们讲你舅舅的事?”其后,她出差至北京,总要找到孙士询,让孙士询到自己的房间住上一夜,以便打听和了解袁永熙的近况。每一次都是边听边哽咽,孙士询入睡,她独自流泪到天明。

第二个片段是,1967年11月19日的早晨,48岁的陈琏穿着一身整洁的衣服,从上海泰兴路华东局宿舍11楼上飘然跳下。原因是:当时的她也受到了冲击。随后,人们在她的桌上发现了遗书:“同志们,关于我被捕的情况,我1949年的交代是完全真实的!这一点你们将来总会明白的,然而我自己却等不到那一天了。”需要说明的是,和袁永熙离婚后,她终生未嫁,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过活。

第三个片段是,1979年3月21日,上海市委为陈琏举行了平反昭雪大会,随后她被誉为“家庭叛逆,女中英豪”。人们给予了这位命运坎坷并性格倔强的革命女性最诚挚的致敬。但是,面对她从11楼上飘然跳下的那一刻,谁还能说她就像秋叶般静美地接受了所有的结局呢?其实,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的,很多人都能做到生如夏花,却做不到死如秋叶。就像走过了风雨,却不一定能走来幸福。那么,就让一起来看看那此生如夏花时的模样吧,这也许是活着的人给予逝去的人的最好安慰,而这与花和叶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