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北方民族(11)契丹(下): 由盛而衰终亡国 西辽续国归蒙元

 [南国风] 2023-07-12 发布于浙江

自西周、春秋起,居住中原的人们把四周侵扰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西周“烽火戏诸侯”而亡国(公元前771年)的周幽王就是被西戎兵打败的。

最早有记载北狄战事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北伐山戎救燕之战(公元前664年)。在追击中,齐军一度在迷谷处迷路,幸赖管仲足智多谋,找了几匹孤竹国老马(老马识途),将全军带出迷谷。

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上半部分)

四 由盛而衰终亡国

经过辽景宗、圣宗两朝及萧太后的“摄政”二十七年,契丹耶律氏励精图治,逐鹿中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

影视剧剧照

1031年,辽圣宗去世,长子耶律宗真即位,即为辽兴宗。辽兴宗也只有十五岁,其生母萧耨斤(法天太后)又摄政,她重用贪官污吏及娘家人,权力欲望膨胀。兴宗因无权又被母亲暗中监视而结怨法天太后。法天太后便打算废掉长子,改立次子耶律重元为帝。

13岁的耶律重元将此事告诉兴宗,兴宗不甘被废,暗中策划先发制人,夺回权力。1034年,耶律宗真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使其“躬守庆陵”,并大杀太后亲信,终于实现自己单独亲政。

此时,辽朝已呈现衰势。为挽救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逼迫宋朝多交岁币。但朝廷奸佞当道,腐败成风 ,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辽兴宗还迷信佛教,穷途奢极。

由于弟弟耶律重元曾向他告密,帮他稳固王座,他非常感激,所以一直未立皇子耶律洪基为皇太子,只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甚至一次酒醉时答应百年之后传位给耶律重元,这便为朝廷内乱埋下伏笔。

此时,北宋的日子也不好过,既要与崛起的西夏开战,又要连年向辽纳贡,大有内外交困之势。

1042年,辽又派使者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宋朝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双方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基础上,再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即重熙增币)。

宋仁宗委曲求全,但提出辽要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在宋、辽和好之后,辽与西夏关系恶化,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

1055年,辽兴宗去世,其子耶律洪基继位,是为辽道宗,他奉兴宗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

1063年,耶律重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但不久被辽道宗所平,耶律重元自尽,史称滦河之乱。

辽道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政治腐败,本人也腐朽奢侈,不理朝政,地主官僚大肆兼并土地,百姓苦不堪言。他听信耶律乙辛谗言赐死宣懿皇后,皇太子耶律浚遭陷害被软禁。

1079年,耶律乙辛意图谋害年仅四岁的皇孙耶律延禧,幸得忠臣萧兀纳保护周全。1081年,辽道宗终于醒悟,废黜了耶律乙辛及其党羽,其后将欲逃离其境的耶律乙辛诛杀。

宣懿皇后哀册

1101年,辽道宗去世,在位46年。他与北宋维持和平友好的关系,没打过大仗。曾出使辽国的苏辙评价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宋)和好念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耶律洪基终临之际,还殷殷告诫继位的孙子耶律延禧(辽末代皇帝):“南朝(宋朝)通好岁久,汝性刚,切勿生事。”

辽统治后期,上层贵族一面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一面穷奢极侈,不恤民力,百姓则起义不断,而各部族首领也纷纷反辽。

1114年,其属部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以2500人起事反辽。经过一番激战征战,1115年建国,国号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非甘肃会宁县)。

1120年,金军攻克辽上京。两年后,辽朝又发生皇位继承问题的内乱,耶律延禧杀了他的次子,使得更多的辽朝贵族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国事日益衰落。到1123年,辽五京相继被攻下。

1125年,在金军不懈追击下,耶律延禧率残部西逃,在应州(今山西应县)为金兵所俘,辽最终为金国灭亡。

五 西辽续国

1124年,大辽灭国前夕,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部200人脱离逃亡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禧,意欲东山再起。

他们先向北行进三日过黑水,又向西北进发,到达了辽在西北的重镇可敦城(今蒙古布尔干省)。

可敦城有驻兵2万余人(辽史记载:不论国家到了什么地步,可敦城的2万骑兵不许南下)。并有几十万匹御马,物资雄厚,适合长期屯驻。于是耶律大石以“灭金复辽”为旗号,号召余众“救君父,济生民”,恢复疆土。

很快,耶律大石得到诸部首领的拥戴,集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积极展开与周边政权的交往。

1130年,由于受到强大金兵的压迫,耶律大石决定率部西征。他们路过高昌回鹘时,国王毕勒哥迫于形势只好盛宴款待了大石,并向其敬献了大量的马匹、骆驼、羊等物,将其礼送出境。

然而,继续西进的耶律大石遭到地方武装的攻击,回撤时又受到了高昌回鹘的追袭,只好退回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东南),修筑城池,伺机而动。

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正式称帝,建立哈剌契丹,史称西辽,其汉语尊号为“天祐皇帝”,当地人又称其为“菊儿汗”。所辖民众约为4万户。

建国后,耶律大石首先灭掉高昌回鹘,使其成为西辽的附属国。1134年,东部喀喇汗王朝伊卜拉欣向西辽求兵抵御葛逻禄及康里的侵袭,大石乘机占据了巴剌沙衮(今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东南),将其改名为虎思斡耳朵,并在此建都,臣服了东部喀喇汗国。

1137年,耶律大石西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大败西喀喇汗王朝。1141年,塞尔柱王朝为保护其附庸国西喀喇汗王朝,发动联兵十万人攻击西辽。双方在卡特万大草原上展开了会战,最终塞尔柱军队惨败,其势力退出了阿姆河流域以北地区,西喀喇汗王朝也变成了西辽的附庸。

随后,西辽又出兵征服了花剌子模,自此,西辽的疆土基本稳固下来。耶律大石为巩固其统治,开始进行内政建设和设置。他基本延用了辽的旧制——南北面官制。

他还对王朝的直辖地取消分封,实行中央集权;军事方面,皇帝掌握最高的军权,战时则指派将领率兵出征,类似于宋朝的“更戍法”;又减轻了民众的税赋负担。

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尊重各种宗教信仰。另外,对其附庸国,实行宽松的羁縻政策,这些政策推动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中亚各地区的文化交汇与融合。

1143年,叱咤一时的耶律大石病逝。其子夷列年幼,皇后塔不烟遵其遗命“摄政权国”。

1150年,夷列成年主政,其主要功绩在于整顿了户籍,守住了疆土。1163年,夷列去世,因其子都年幼,便遗诏其妹普速完“权国”。普速完便效仿其母行使摄政权利。

期间,她曾命西喀喇汗王朝将葛逻禄迁往喀什噶尔,并收缴武器,结果激起葛逻禄反抗,好在被西喀喇汗王朝镇压。

1170年,普速完因与其夫弟朴古只沙里通奸,引发了一场政变。1178年,普速完及朴古只沙里在另一场政变中被乱箭射死,夷列次子直鲁古继位。

耶律直鲁古(影视剧造型)

其后,国力鼎盛的西辽,由于统治者四处用兵,频繁征伐,使西辽消耗巨大,逐步衰落。

1198年,西辽发兵呼儿珊,遭到古尔王国的顽强抗击,损失惨重。1204年,西辽再次发兵古尔王国,最终以沉重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1209年,高昌回鹘摆脱了西辽的控制,转而归附于强大起来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1210年,花剌子模乘势向东进发,大败西辽军队,夺取了河中地区。

1211年,乃蛮王子屈出律乘直鲁古出猎之机将其俘获,并攻占了都城,西辽灭亡。西辽为契丹大辽续命88年后,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有着深厚汉文化底蕴的耶律大石缔造了西辽政权后,大力推行汉文化,西辽仿照汉文化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实行了中原王朝曾经采用过的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经济措施;另一方面采用了抚绥、宽容等对待属国和宗教的各项措施,经过一番治理,社会相对和平安定。

根据《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记载,当时西辽军队中有大量的汉人,他们把中原地区的各种技术传入西辽所统治的地区。考古发现,西辽王朝曾掌握了非常发达的兵器冶炼技术,能够制造箭镞、刀斧等器物。而且,西辽境内处处可见汉人的建筑风格,其官方的语言文字可能也是汉语。

1218年,乃蛮被蒙古帝国所灭,这一地区迈入了蒙古所建立的元朝时期。

西辽余部西迁至波斯帝国(今伊朗)一带,其后裔存在于现伊朗、伊拉克等西亚人中。

在国内,契丹余众的一支随蒙古军队南下云南定居下来,如今云南“ 本人”就有契丹后裔一说。留在北方的契丹人最终也融入蒙古族,现在的达斡尔人,和契丹民族也有着不解的渊源。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