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五五)烧山火的手法

 火帝养生_WSH 2023-07-13 发布于云南

第一个口诀,下针的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叫透天凉。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大补和大泻,烧山火就是很热,这是大补,透天凉,就是很冷,这是大泻。就是病人身体里面有燥热,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重的时候,我们用烧山火的手法。

烧山火的手法:

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针的周围会有一圈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心想底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假想这一寸的距离分成三段,就是:天、人、地。

当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做九次插提。什么叫补呢?补就是紧按慢提,也就是针破皮以后,快速的进针,慢慢的提起来,慢慢提起来以后,再快速的进针,这个不需要去记,就好象脚踏车的车胎没气了,用气筒打气,快速的压下去,再慢慢的提起来,如果很快速的提起来,那个气又被你提到气筒里来了,快速的压下去,慢慢的提起来,那个气进入到车胎才会很快,这就是补。慢慢提起来一个是好压第二手,一个是不让压进去的气回头,这个动作在天部做九次。九次做完以后,再把针扎到人部,在人部也是做九次的紧按慢提的补针;做完人部的九次补针,再把扎到地部,同样的补针在地部再做九次,一共就是二十七次的补针。

烧山火的针法是专门针对寒证的针法,补火的力量很强。比如说胃家的寒症,胃痛,呕酸。我们如何来判断病人是寒,看他的脸色是青色,再问他有不有口渴,没有口渴,寒,就算是要喝水也是喜欢喝热水,因为里面是寒。胃寒的话,我们就可以在中脘上做烧山火的针法。如果这个人很瘦,在中脘上做烧山火就不太适合了,就可以选择足三里,胃经的本穴上做。

足阳明胃经是属土,按照井荥俞经合对应的是金水木火土,所以,足阳明胃经的解溪穴是经穴,属火,火生土,那么解溪穴就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那么这个时候在解溪穴上做烧山火就不适合,所以,做烧山火的针法一定是选择肉多的地方的穴位去做,足阳明胃经因此就选择足三里。

如果是脚是冰冷的,脚上有六条经,到底应该选取哪个穴道呢?当然是选取三阴交,三条阴经交汇的地方,不可能去选择脚上的井穴去做,三阴交上做烧山火,这就是要灵活运用。如果是肾家的寒症,脸黑黑,手脚又冰冷,我们就可以选择肾经的母穴复溜穴来做烧山火。

我们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烧山火是最强的补,做完以后,再灸,对身体很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