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分析,简单易懂

 雨送黄昏xzj 2023-07-1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大家家都知道合并财务报表是注会会计科目中的难点,很多人学到这一段的时候,头都绕晕了,不知所云,根本学不下去,或者记住了,却不知道为何是这么处理。

我争取用好懂的语言,跟大家讲明白这里面的原理,本篇文章讲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即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在合并前后,都同属于某企业控制,这是基础概念。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合并日的会计处理;另一种是合并日后的会计处理。合并日,即合并日当天;合并日后,即合并日以后当年以及以后每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

先说合并日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举个例子:甲公司2016年1月1日以28600万元的银行存款取得了集团内乙公司80%的股权,同时支付合并费用120万元。合并日乙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为32 000万,其中:股本20000万,资本公积8000万,盈余公积1200万,未分配利润2800万。假如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这样的例子,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该怎么处理。

简单!先来说说个别财务报表的情况,合并费用120万计入当期损益,这没啥好说的。甲公司长期股权初始投资数额是32000*80%,是25600万元,学过长期股权投资这章节的,也能看懂。

接下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就是做抵消。

借:股本   20000

资本公积 8000

盈余公积 1200

未分配利润 28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25600

少数股东权益 6400

说到这里,很多刚学的朋友就开始烦扰了,完全看不懂啊,这是啥意思,为啥要做这样的抵消分录呢?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合并财务报表,我们就是将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简单地加起来。

加起来之后,我们别忘了,甲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针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就是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嘛,剩下的20%就是乙公司其它所有者的股份额。合并财务报表的简单相加,我们已经把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部分相加了,乙公司的资产部分已经加到甲公司合并报表中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把甲公司原有的针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给剔除出去,不然不就是重复了嘛。

剔除出去?那总得和相关科目进行抵消处理,和谁抵消呢,我们再来看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原有的甲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相加等于甲公司的资产,这个大家都知道,在所有者权益里面已经包含了资产里的针对乙公司80%的资产部分,那这个时候,若是再把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加上来,岂不是重复了?所以得把这部分抵消掉,所以最终就是把甲公司里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和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掉。有人要问了,那乙公司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东权益怎么弄?别着急。

因为是合并财务报表,要把乙公司所有的资产加上来,那抵消掉了80%的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份额,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怎么弄?简单,把它单独列出来,用少数股东权益表示,这样一来,合并日简单明了的抵消分录就出来了,没有重复,合并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目了然。

再来讲讲合并日后的财务报表会计处理。

第一步,要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进行处理。

为何要这么做,这也是为了后续的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分录处理做准备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都是按照乙公司账面价值80%的比例进行核算的,如果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那乙公司后续产生的利润,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等,都会给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带来增加,若是不做权益法的成比例的调整,后续的抵消分录就没法完成了,,如果不同等比例调整, 合并抵消时就会出现了数额差。

接着上面的例题,乙公司当年利润10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分派股利4500万元,在这样的条件下,合并日后当年的年终合并财务报表怎么弄?

先按照成本法改成权益法进行调整呗!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500*80%=8400

贷:投资收益 8400

因为原来的成本法处理股利发放的分录是

借:应收股利 3600

贷:投资收益 3600

要把它转成成本法,于是就有了

借:投资收益 4500*80%=3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00 这样的调整分录。

那这个时候,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变成了25600+6400-3600=30400万元。

再看看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利润10500,分派了4500,提取了盈余公积2000万元,剩下的未分配利润变由原来的2800变成了6800,原来的盈余公积由1200变成了3200,整个加起来,由原来的32000变成了38000,其百分之八十是不是30400?是不是和上面的长期股权投资相等?这样一来,下面的抵消分录就很好做了。

借:股本   20000

资本公积 8000

盈余公积 3200

未分配利润 68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30400

少数股东权益 38000*20%=7600

接下来,还要处理一件事情,就是将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8400进行抵消处理。为何要这么做?

因为刚刚第一步中,我们将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成了权益法进行了调整,其8400已经加到了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相应的,乙公司当年利润的20%部分也出现在了上述抵消分录少数股东权益中,那这一部分的数额和原来的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当年利润增加的资产额是不是重复了?是不是相当于分配两次了,有重叠了?是不是要做抵消处理?

看不懂?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甲公司资产有100块钱,甲公司占有乙公司80的股份,乙公司资产有50块钱,现在甲公司赚钱了,赚了10块钱,相应的甲公司是不是资产变成了100+10*80%=108,乙公司呢,资产变成了60块钱,那这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总数额是多少呢是?是100+60=160,还是108+60=168?简单思考下,我们就知道,应该是160,虽然甲公司的投资收益8块钱,让他的资产增长了,但是对于合并财务报表来说,这个是内部交易,左手到右手的钱,对外面的人来说,这样的交易是没有意义的,还是160,所以这产生的8块钱就得抵消掉。

抵消分录是:

借:投资收益 8400 (相当于那8块钱)

少数股东损益 2100 (相当于少数股东分到的2块钱)

年初未分配利润 28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000(提取的2000盈余公积要抵消)

向股东分配利润 4500(分给甲公司的3600和少数股东的900要抵消)

年末未分配利润 6800(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年初的2800,另一部分是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给股东后剩余的4000)

实在看不懂的话, 先意会,再死记,会找到融会贯通的感觉的。

最后一步,做一下内部交易的抵消处理。

比方说,甲公司的未收到乙公司的股利3600万元。

那么,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股利科目3600万和乙公司应付股利中的3600万元就得抵消,内部的左手倒右手的科目我们都得抵消,因为是内部交易,从整体来说,这样的交易是没有意义的。

还比如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等,都得抵消。

这样一来,合并日后的财务报表编制,经过的调整分录、抵消分录,二次分配抵消分录,相关内部科目抵消分录之后,再进行合并相加,就能得出合并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了。

希望有所帮助,后面我还会讲一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以上文章由“米印盒子”电子发票管理平台提供。

点击进入电子发票归档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