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弼《周易注》和《周易略例》

 新用户38922816 2023-07-14 发布于海南

主敬以立其本

王弼的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和《周易略例》。

《周易注》,是对《易经》和《易传》中彖、象二传的注释,这是多数人阅读的第一本易学著作。《周易略例》,讲《周易》的体例,一般认为易学史上义理派与象数派的明显分野正以这一部著作的出现为标志。

 1.

王弼注解《周易》,特别是注解经文部分,提出了若干体例,比如取义说。王弼认为,这一系列体例体现了《周易》的基本精神。

王弼论体例,概括一下呢,大体上有以下五点。

(1)取义说

王弼在解释卦爻辞的时候有意识地排斥取象说。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找机会对取象说进行批评。

比如,他借明夷卦(《明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批评取象说的错误是:执乾为马,以此考查卦爻辞,当看到无乾象之卦却有马象之辞同取象说不合时,于是立种种伪说,加以附会;始则以互体解之,互体说不通则以卦变说解之,卦变讲不通又推衍为五行说了,结果「一失其原,巧愈弥甚」(《周易略例》),纵然其说偶有巧合,于义却无可取之处。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显然,这是针对从京房到虞翻以来的象数之学。

当时,取义说一扫汉易象数派烦琐的解易学风。

确实,取义说给人带来清晰、明快、简练之感。

在这,我们有必要知道的是,王弼并不是一根筋似的否认卦象,而是认为「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于义也」,以卦义为第一位。

此外,取义说也非始于王弼,《易传》中就有。

(2)一爻为主说

一卦六爻,各爻都有其意义,卦义该如何确定?

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回答,王弼提出一爻为主说。

也就是说,全卦之义主要由其中一爻之义决定。

那么,王弼为什么推崇一爻为主呢?这源于他的整体观念,他坚信每卦都有一个具体的、简约的、可以统率全局的——中心思想。

王弼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包括天象在内),都受到一个根本原则的支配:其变动,并非随意妄动,而是有其规律性;其存在,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其统一性。王弼指出,人们掌握了这一根本原则,就如同掌握了璇玑和会要一样(《周易略例》:「处璇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辏未足多也。」),不会被事物的变化所迷惑了。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显然,王弼的「一爻为主」正体现了这种思想。

王弼说的「一爻为主」,大体上讲了三种情况。

其一,指爻辞直接同卦辞相联系的一爻。就拿屯卦来说吧,屯卦初九爻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爻辞和卦辞都有「利建侯」之语。

其二,指居中位的那爻,即下卦的第二爻和上卦的第五爻。比如,王弼认为讼卦之体主于九二爻,就是因为九二爻居下卦的中位。

其三,指一卦中阴阳爻象之最少者,比如五阳一阴或五阴一阳之卦中的一阴或一阳之爻就是该卦的主体了,姤卦初六爻就是好例。

瞧吧,「一爻为主」表现了王弼易学中的理性。

(3)爻变说

爻变说是对「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句话的发挥。

一爻为主说是追求卦爻的统一性,而爻变说则在于说明爻象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王弼认为,爻变也是《周易》体例之一。

以卦爻辞为例子,王弼讲三类变动不居的情况。

其一,卦体与爻义虽相合,有时也相反。比如萃卦,兑上坤下,上悦下顺,乃合顺之义,可六二爻却透露静退(「引吉」)之意。

其二,一卦中的刚柔二爻,虽然有异,有时相通(《周易略例》:「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仪,暴威武者或困于酒色之娱。」)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其三,刚柔二爻,既相吸引又互排斥(《周易略例》:「情伪相感,远近相追,爱恶相攻,屈伸相推,见情者获,直往则违。」)

不难看出,爻变说同取义说、一爻为主说一样,都在追求辞和象之间逻辑上的联系,企图以刚柔变易无常来解决其中的矛盾说法。

不必说,借爻变来解释卦爻辞免不了牵强附会!

(4)适时说

可以讲,适时说,就是对爻变说的进一步发挥。

在王弼看来,爻义之所以变动不居、难以推度,是因为卦爻所处的时机不同,因而其吉凶之义也就不一样,此即——适时而变说。

王弼就说了,爻的特点在于变,而变总是同所处的时位联系在一起(《周易略例》:「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这就意味着,爻义随「时」有变化!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主张因时而变,放弃既定格式,有辩证的味道。

(5)辨位说

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还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

王弼认为,三爻和五爻居卦之上位、为阳,二爻和四爻居卦之下位、为阴,这表示了阳尊阴卑之义,这是固定不变的;与之不同,初爻和上爻表示卦之终始,有的时候阳为始,有的时候阴为始,不是固定的(《周易略例》:「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因此,有了初上不论阴阳位之说。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确实,变化总是一阴一阳以至无穷,终始难判。

 2.

王弼在论述《周易》体例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他的玄学观——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王弼以玄学观解易,突出表现在得意忘象。

王弼辩论了言(指名言、概念)、象(指事物的形象、现象)、意(指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三者间的关系。

王弼认为,本质的东西隐藏在现象之后,拘泥于现象就不能对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如同执着于龙马之象就不会认识乾健坤顺之义。

图片
©魏·王弼《周易略例

就这点来说,王弼确实看到本质和现象的区别。

由此,王弼有了结论——卦义是第一性的东西。

至于言和象,居于次要地位,是为卦义服务的。

 3.

王弼开创解易的新风气,对晋唐易学影响巨大(《周易正义》:「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

《周易注》和《周易略例》就这样受到了重视。

此后,《周易注》还被官方给指定为正统易学

穷理以进其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