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从66页到了135页,内容比较多,或许应该是故事比较多,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朴实、生动的例子随处可见,很容易和一线教师拉进距离。 一、父母的权利要正确使用 在有孩子的家庭里,应当正确使用父母的权利。父母权利之所以需要,是由于父母在国家面前对子女负有教育的责任。 1.父母的权利应该是激发孩子积极活动的指南 以集体农庄生产队队长伊万.伊万诺维奇的家庭为例,五个孩子,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很遵守纪律。父母教育成功的秘诀什么呢?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永远是一致的、坚决的;他们的要求不是只放在禁止如何如何上,而是更多地放在提醒孩子去参加积极有益的活动上;父母会有意识地避开“绝不允许”这个词,尽量使用自己的要求用“应当”这个词开头。 2.父母的权利要有分寸,少用明显的方式探听孩子内心隐秘的事 以伊万诺维奇12岁的小儿子格里沙为例,某天格里沙去找父亲说:“请允许我今夜到棚子里去住一夜吧……”刚开始父亲也是和我们许多家长一样,不太高兴这个举动的。但他看到了儿子格里沙是以非常兴奋的心情来对待这个游戏,对自己的“值日官”的义务是怀着特别高的责任感。介于格里沙的真诚、坦率,父亲权衡再三,认为一个不眠之夜是不会毁坏孩子的健康的。故事的结尾是夜间游戏中,孩子们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不愉快,他们不习惯熬夜,所以很快就散伙回家了。此后,格里沙更加信赖父亲了。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父亲没有同意,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觉得结果肯定不如上面这个好。上面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父母在行使权利时要特别谨慎,要善于体察和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成年人越是少用明显的方式探听孩子内心隐秘的事,那么孩子的“秘密”也就越少,越能很成年人坦率相处。 二、依赖精神来自家庭成员 每个人都应当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社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教师就是孩子的父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中学时代就教给未来的父亲和母亲教育学的知识。他以自己30年的教育经验,结合自己碰到的270个难以管教的少年分析,发现关于难以管教的孩子和少年,首先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没有尝过美好家庭温暖的孩子。他们童年,在思想上中了毒:他们认为自己降生在世界上是偶然的,是对母亲的错误进行的惩罚。 270个难管孩子的卡片,从制作到保存,苏霍姆林斯基花费了多少精力呢?自己从教十余年,也有几个难以管教的孩子,但是自己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练日常教育的痕迹都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精神值得敬佩,值得学习! 三、难管教的孩子先应该培养思维 教师和校长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尽力去找到孩子变得难管教的原因。一位真正的教师应当深思,应当细心、耐心地探索、研究孩子的智力、情感、精神的发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之所以成为难以管教的、不及格的、落后的,最重要的是小孩子在一至七八岁时,思维物质没有满足为发育所需的极为重要的某些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迫使难管教的孩子多多补习,他们就能赶上来,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不要只是迫使孩子坐下来多读书,而是要注意培育并巩固他的智力、发现他的脑力、教给他们思考。 李镇西老师也曾指出,改变“难教儿童”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他阅读,阅读,不断地阅读。 希望自己这一轮的阳光班,能以集体阅读来提升整体语文成绩。自己一直厌恶的题海战术,得到了教育大咖的理论支撑,更是拥有了前行的力量。 四、做个亲切、温存的人 只有爱抚才是神奇作用的精神力量,只有它才能保护好儿童的心灵。 温存语言具有数百个音调,只有当我真正喜爱孩子的时候才能掌握它。温存体贴的情感,只有当它在孩子内心中培养起他的自尊心时,才具有神效。 如想使孩子知道害羞,必须善于找到适当的言语且不会伤害孩子。这是培育孩子最重要的戒律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用“谢尔盖”的例子说明了周围人如果不用亲切、温存的话语会使孩子的生活更加痛苦。谢尔盖在三年级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父母吵架,听到了父母离婚都不想带他的话,谢尔盖极度悲伤。第二天郊游时的默不作声,引起老师对他叫嚷“不要去郊游了!留在家里吧,你这个粗野的东西!不光是今天,以后你也不能去,夏天,秋天都别想去!”。他不知道该去哪儿,看着花园里美好的景色使他更加痛苦,揪下一朵花。而此时学校的守卫人,更是大喊道:“下流东西!罪犯!你搞什么名堂?等会校长来了,就把你赶出学校。”此后,逃学,家长打骂,孤独,紧紧围绕着谢尔盖。直到遇到了苏霍姆林斯基,他才慢慢开始改变。 这一小节又让我想起了正面管教方法,应该温和而坚定,更加明白了吼叫孩子的危害,情绪爆发是无限循环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