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时期澶州与顿丘县地缘关系考述

 文化龙乡 2023-07-14 发布于河南

安宏轩

(清丰县文物管理所,河南清丰 457300)

古澶州,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冀、鲁、豫交界地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因北宋“澶渊之盟”而闻名于世。澶州始置于唐,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称开德府。金天会元年(1123年)复为澶州之名,皇统四年(1144年)改称开州,沿用至清末,治所即今河南濮阳县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顿丘县并入清丰县以前,今濮阳县城本属顿丘县。目前,学界对“澶渊之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地今濮阳县之澶州城研究甚多,收获颇丰。但对澶州及其治所与顿丘县的地缘关系却少有论及,或不曾瞩目。本文试图通过对濮阳地区近期发掘出土的碑刻、志石及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阐释唐宋时期澶州与顿丘县的地缘关系,以求教于方家。

1 唐代澶州与顿丘县置

澶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以春秋卫地澶渊为名,后因避唐高祖李渊之名讳改称澶州,初领顿丘、观城、澶水等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撤澶州,顿丘、观城县复属魏州,澶水县改属黎州。唐大历七年(772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表奏朝廷,析魏州南部复置澶州,仍属河北道,此乃为后世常说的澶州。

1.1 澶州辖境

唐大历七年(772年)正月所置之澶州,辖清丰、顿丘、观城、临黄等县,辖境“东西一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里”[1]。析其辖属4 县:(1)清丰县。唐大历七年由顿丘、昌乐等县割4 乡置,以隋朝本地孝子张清丰之名为县,沿用至今。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辖区主要包括今清丰县、濮阳市城区西部及濮阳县城以西部分区域。(2)顿丘县。汉时属东郡,北齐时曾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隶属魏州,隋大业(605—618年)初改属武阳郡。唐初废郡为州,仍属魏州。辖区主要涵盖今清丰县中部、濮阳市城区中东部及以南地区(含今濮阳县城)。唐代顿丘县居黄河北,南与濮州濮阳县隔河相望。(3)观城县。古为观国,西汉为观县,属东郡。东汉光武帝改称卫县,封周后裔姬常为卫公,置卫公国于此。北魏更其名为卫国县。隋开皇六年(568年)改称观城县,隶属魏州,后改属武阳郡。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省观城县入昌乐、临黄等县。大历七年(772年)划昌乐、临黄、顿丘等县4 乡复置,治所在今清丰县东南。辖区包括今清丰县、濮阳市城区东部及濮阳县东北部等区域。(4)临黄县。汉为观县地,北魏初分卫国县置,属顿丘郡,因其北临黄沟而得名,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属魏州。临黄县今属河南范县地,治所在今范县东南22 里临黄集[2]。

唐代澶州附郭于顿丘县,治所在今清丰县固城镇旧城村。据《太平寰宇记》载,德清军“南至旧澶州二十五里,至澶州七十里,东至金堤四里,西至沙河十里”[3]。宋代德清军治所在今清丰县西北古城乡古城集一带,“旧澶州”即唐代澶州城,“澶州”为今濮阳县之宋代澶州城。清光绪年间在今旧城村北出土的五代《张景墓志》记载:张景葬于“澶州西北约二里千秋乡黄沟里孟松村”,其墓“东枕金堤,西至千秋泊,南至故城,北接骆楼”[4]。《读史方舆纪要》顿丘城条引旧志云:“澶州治顿丘,其地当两河之驿路[5]。”“两河”即唐代河北道与河南道。可见唐代澶州不仅附郭于顿丘县,治所俱在今旧城村,且附郭顿丘城还是河北道南出之门户,是连接河北、河南两地官道的重要枢纽。

1.2 顿丘县置

“顿丘”作为历史地名最早出现于《诗经》。《诗经·卫风·氓》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该诗篇除了描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外,还明确指出,“顿丘”不仅是一“地理标志——土丘,位于淇水之滨,而且是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聚居地[6]。春秋时期,顿丘邑属卫,后属晋。《竹书纪年》载:“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7]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顿丘改属魏。1972年,湖北省博物馆在荆州市荆州古城西北约4 公里的拍马山楚墓发掘出土的魏国兵器“三十四年顿丘令戈”,镌刻铭文:“卅四年邨(顿)丘命(令)奎,左工师暂,冶梦。”[8]基于此可以判断,顿丘县出现于战国时期的魏国。汉代顿丘县系汉高祖时所置,属东郡,治所位于今清丰县固城镇固城集。据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记载,固城镇固城集,为汉代顿丘县治所,故名故城,后演变为固城[9]。隋代,迁顿丘县治所至阴安城。阴安县,西汉置,属魏郡,北齐废,治所在今清丰县古城乡古城集。

有关唐代顿丘城位于今旧城村的考证资料颇多。如1972年清丰县固城镇西郭村东出土的唐代《陈弼墓志》载,唐元和九年(814年),陈弼卒于澶州顿丘县广孝坊私宅,葬于顿丘城西南五里[10]。陈弼墓与其墓志所载顿丘城的相对位置和今旧城村相吻合,是考证唐代顿丘城在今旧城村的历史铁证。据考,唐代顿丘县北起今清丰县大流乡,南到今濮阳县城南黄河故道,纵贯澶州全境。

2 五代时期的德胜城

五代时期,今濮阳县城一带为黄河重要渡口,后梁在此跨黄河筑德胜城。后晋因时局迁澶州及顿丘县治所于德胜城,此后德胜城军事地位日益突出,战火亦连绵不断。

2.1 五代德胜城与顿丘县

史载,德胜城在开州(今濮阳县城)东南5 里,古澶渊之地。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梁晋之战,晋王李存勖屯兵德胜渡,并于此夹河筑城,史称“德胜城”,有南城与北城之分,又有德胜寨和夹寨之称。德胜渡遗址在今濮阳县城南金堤河一带,东西长约4 km,南北宽约3 km,距地表2~3 m[11]。

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 德胜城条引杜预曰:“澶渊在顿丘南。今谓之繁渊,近戚田。”“戚”即今濮阳市城区南部戚城,古属顿丘县。由此可知,魏晋及以前德胜城所在地古澶渊位于顿丘县南部,毗邻戚城,亦或在顿丘县南边界处。1992年,濮阳县城西外环路南段发掘出土的唐代《阎子光墓志》记载:阎子光,冀州南宫县人,唐元和五年(810年),终于澶州清丰县南五十里孙陈村之私第,其墓“东近顿丘之镇,西接临河之原,南枕盟津之河,北据铁丘之野”[12]。阎子光墓南至古黄河,北到铁丘遗址,俱在5 里范围之内。显然,唐代晚期,今濮阳县城一带属顿丘县管辖,亦曾在此设置军事要地顿丘镇,以扼守黄河渡口。以此可推测,五代德胜北城是在唐代顿丘镇之上建筑而成,属顿丘县地。

2.2 五代澶州及顿丘县治所迁至德胜城

五代澶州州治迁移之事,《读史方舆纪要》 德胜城条载:“石晋天福三年(938年),时瀛、莫诸州入于契丹,河北无藩篱之固,于是移澶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县亦随州移治郭下。是时作浮桥于德胜口,谓之澶州河桥。于是两城有南澶、北澶之目,盖以防固河津也。” 由此可知,后晋澶州、顿丘县治所皆迁移至黄河南岸的德胜南城,并在德胜渡口架筑浮桥以连接德胜城南北两城。此后,德胜城遂有澶州城之称。

顿丘县随澶州南徙后,于今旧城村顿丘故城置顿丘镇。天福四年(939年),撤镇,改置德清军。天福九年(944年),德清军迁至陆家店(今古城乡古城集)。北宋中后期,改置旧州镇,隶属清丰县。2007年,在旧城村西北古遗址内曾出土一通宋代《崇福院碑》,镌刻有“大宋澶州清丰县旧州镇方街”等铭文。

3 北宋时期澶州与顿丘的地缘关系

3.1 北宋初期的澶州与顿丘县

宋沿旧制,仍置澶州,其所辖范围较唐代产生最为显著的变化——由黄河北发展到纵跨黄河两岸。北宋初期,澶州辖顿丘、观城、清丰、临河、濮阳、卫南6 县和德清军。辖境“东西180 里,南北160 里”。其辖属:(1)临河县。古东黎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属卫州,因南临黄河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唐初属黎州,后属相州,唐末改属魏州。五代后晋天福九年(944年),隶属澶州。辖区为今河南内黄县南部、浚县东北部、濮阳市以西、古黄河以北等区域。(2)濮阳县。古昆吾国。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由濮州割属澶州。治所位于今濮阳县城东南。辖区涵盖今濮阳县黄河故道以南大部分区域。(3)卫南县。汉为濮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楚丘县,寻改为卫南县,属滑州。治所在楚丘城(今河南滑县东)。(唐)仪凤初移治今滑县东北古黄河南岸。永昌初还治楚丘城南。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改属澶州。”辖区为今滑县东部区域。(4)德清军,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置。宋代德清军管辖范围相当于今清丰县西北部。唐代澶州辖属临黄县,宋端拱(988—989年)初省入观城县。顿丘县、清丰县皆沿唐制。

宋初澶州仍与顿丘县同郭,治所俱在德胜城。《太平寰宇记》澶州条载:“澶州今理顿丘县,本汉顿丘县地……晋天福三年,升为防御州,仍自旧州移于此,夹河造舟为梁,至九年(944年)升为镇宁军节度,汉乾祐元年移就德胜寨故基置,周世宗又移于今理,皇朝因之。”又在顿丘县条载:“(唐)大历七年(772年)正月敕,魏州之顿丘县又置澶州,即今郡理。晋天福三年(938年)随州移于今理所”;“铁丘在县西北五里”。另据《大明一统志》载,戚城“在开州城北七里”;铁丘“在开州北五里”。卫曾与郑战,“蒯聩登铁丘望之,至今云此丘曰铁丘”;蒯聩防“在顿丘废县北五里,卫太子蒯聩登铁丘上望郑军投车处”[13]。今濮阳市城区南部仍保存有戚城、铁丘和蒯聩台遗址,戚城遗址东北约1 里有子路墓祠。

对上述文献记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宋代顿丘县治所与明代开州城地理位置相同,俱在今濮阳县城。开州城,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在宋代澶州北城基础上修建,形似马蹄。学者吴宏岐在其《濮阳城址的历史变迁》一文中,认为自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将澶州移就德胜寨后,直至宋神宗时再移澶州城这一时间段内,除汉乾祐初一度移澶州治德胜寨北城外,其余时间澶州皆治德胜寨南城[14]。由此基本确定,北宋初期,澶州治所在德胜南城,而顿丘县治所在德胜北城,即澶州北城。而此时的濮阳县在澶州南城东门外,其位置大概在今濮阳县城东南金堤河一带。对今濮阳县的顿丘故城,史志鲜有提及,概因其地自五代至宋皆属军事重地,与附郭之城故名相比,当时顿丘县的名声有所逊色的缘故。

3.2 北宋中期的顿丘县与顿丘镇

关于宋代清丰县治所,《读史方舆纪要》 中曾记载有两处“清丰故城”,云“又县南五里有故城,或以为宋庆历中(1041—1048年),县徙治处也。县西南十五里,又有故城。《志》以为宋嘉祐中(1056—1063年),因避水患迁于此”。此书中所记两处“故城”并非清丰故城,实则为顿丘故城,据此有学者认为北宋中期顿丘县治所有二迁。而据笔者考证,“县南五里故城” 为今固城镇旧城村唐代顿丘城,“县西南十五里故城” 则是今固城镇固城集汉代顿丘城。宋庆历年间,清丰县治所曾有一次迁徙,所迁之地非“县南五里顿丘故城”,而是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治置军使。此时,德清军治所在上文所说的古城乡古城集。北宋中期的顿丘县仍在澶州北城。顿丘县撤并后,在其旧城置顿丘镇,改属濮阳县。《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二七载:“顿丘县,熙宁六年废为镇,隶濮阳县。”又方域一二之一三载:“顿丘镇,政和三年(1113年)废县置。”[15]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行政区划改革中,顿丘并入清丰。但清丰县并没有对顿丘县所辖区域予以全盘接收,而是将顿丘县辖区南部黄河以北包括澶州北城,甚至包括清丰县南部部分区域划归濮阳县,从此基本奠定了今濮阳县的版图。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原顿丘县所在的澶州北城已成为澶州及濮阳县治所。《元丰九域志》澶州条载:“濮阳,六乡。清丰,一乡,清丰、旧州二镇。”此书详细记载了宋朝疆域内的城、镇、堡、寨等分布情况[16]。从中可知,清丰县有清丰镇、旧州镇,却未见濮阳县顿丘镇任何记载。由此可以推断,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澶州州治由澶州南城迁至北城,同时废除了顿丘镇,顿丘镇可能仅仅存在了4年时间。

4 结语

北宋时期,黄河在澶州境内屡次决溢改道,给顿丘县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加之年复一年的堵塞、疏浚等河防工程,劳民伤财,导致顿丘县辖区内民力凋敝,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顿丘县在以轻徭薄赋、休息民力为宗旨的省并州县行政区划改革中并入清丰县,至此,顿丘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