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澶渊之盟”不是城下之盟?

 文化龙乡 2023-07-14 发布于河南

◎吴 钩

有一种很常见的观点认为,宋朝与辽国结下的“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然而,城下之盟是指兵败后迫于无奈而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并不涉及“兵败”,也不符合“屈辱”的标准。

首先,“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宋军并未败。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国大举南伐。军情自边关急递至汴梁(今河南开封),宋王朝“中外震骇”。宋真宗召大臣商议对策。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偷偷地建议皇帝到金陵避祸;枢密直学士陈尧叟是四川人,也悄悄地请宋真宗“幸成都”。宋真宗对宰相寇准说:“有大臣提议迁都金陵或成都,爱卿有何意见?”寇准假装不知道是王钦若与陈尧叟的主意,当着两人的面说:“为陛下出主意的人论罪当斩!我大宋天子神武,将帅协和,胜算很大。我们为什么要逃跑?”宋真宗不再存迁都之念,开始考虑御驾亲征。

这个时候,前线辽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也受到遏止。九月下旬,宋军与辽军在山西草城川激战,辽军败,死伤万余人。不久,瀛洲(今属河北沧州)保卫战大捷,辽人战死三万,伤六万。这极大地挫伤了辽军企图一鼓作气拿下关南之地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决心。十一月,宋真宗离开汴梁,移驾前往澶州(今属河南濮阳)前线,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北宋士兵远远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传数十里。契丹人相视惊愕,队伍涣散。

此时,辽师数万骑已抵达澶州城下,相持十余日之后,辽军统军萧挞凛出营督战。守城的宋朝威虎军弓弩齐发,萧挞凛额头中箭而死。萧太后听闻这个消息后痛哭,五天没有上朝。

辽人深知战争再打下去,讨不到好处,不得不提出议和。宋真宗不希望战火一直烧下去,也有意议和,于是派曹利用为谈判代表,赴辽营和谈。最后达成和议,订下“澶渊之盟”。也就是说,盟约是在宋军战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并未受到辽国的胁迫。

许多人认为“澶渊之盟”丧权辱国,是因为盟书中有这样的内容: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10万两银、20万匹绢。但从岁币的性质来看,它既不是战败国的战争赔款,也不是藩属国的纳贡。宋朝不派使臣专门去辽国送岁币,只命令三司派人搬送岁币到雄州交割。这些岁币更像发达国家对经济落后国家的资助,这一点盟书说得很清楚:“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

对宋王朝来说,每年10万两银、20万匹绢的岁币支出,是收益远大于成本的划算买卖。以宋朝庞大的财税收入,区区10万两银、20万匹绢的开销并不构成什么负担;同时,条约规定宋辽通商,而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得的贸易顺差数额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因此,“澶渊之盟”是在宋朝战胜后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签订的盟约,盟约内容对宋朝有利,可见,“澶渊之盟”绝非城下之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