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历史学家徐 忠:《 姚广孝的“壮丽东南第一州”诗句与陈瑄总督漕运的关系及启示》之一

 ha888cz 2023-07-14 发布于江苏

徐忠(江苏淮安)

    “壮丽东南第一州”很好的概括出新时期淮安人民加快发展进步的所需要的眼界和气度,成为近期使用频率较高的展示淮安人民精神的用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知晓什么是“壮丽东南第一州”?如何使淮安尽快成为新时期的“壮丽东南第一州”!

一、姚广孝与他的《淮安览古》诗的名句

    姚广孝的《淮安览古》诗见于明清多部淮安府志》。要知道这首诗中的名句“襟吴带楚客多游”的由来与诗意,就必须知道姚广孝是何许人?按照自古“诗言志”的艺术规律,他所言之“志”是什么?“览古'的古指的又是什么?“古”是历史,就是“以古为镜知兴替”,启示人们知道淮安之古的辉煌而重视“今”的建设与繁荣,也就是要重振元代通畅的京杭大运河漕运通道与提升淮安繁荣的大计。从诗句的字面上看,姚广孝《淮安览古》中的名句写出了淮安历史上的辉煌和壮丽景色。因此.淮安人在介绍家乡时常常引用壮丽东南第一州’的诗句,并以此而深感自豪。然而知道《淮安览古》的历史背景和所言之“志“与“意”的人就少而又少了。

    斯大林说:“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做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做有内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着、相互依赖着,相互制约着的。”毛泽东更为明确地指出:“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和它周围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自古“诗言志”,要了解姚广孝所言之志,就必须遵照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的普遍联系,相互信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先要了解他的身世和从政经历,弄清他与时为燕王“靖难之役”后建元永乐、称帝的明成祖朱棣的特殊关系,才能理解他在《淮安览古》建言诗中所言之“志”。

二、姚广孝由僧人变为“黑衣宰相”

    “黑衣宰相”一说,是持正统观点的反对派骂姚广孝的。实际上他是不求名利的释伽佛学人生观的信徒,他所献之计都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红“的。他生于元代至元元年(1335)卒于明永乐一六年(1418)。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登基,建立“大明”此时他已经三十多岁。姚广孝本不姓姚名广孝,这个名字是他帮助明成祖朱棣夺得帝位,皇上赐给他的。《明史》载:“姚广孝,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本医家弟子”少好学,工诗。“年十四度为僧”,法名“道衍”,并拜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元朝民族压迫最残酷的时期,此时群雄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他云游天下,四海为家,足迹遍燕北、中原、江淮、闽浙。他长像“怪异”,有“怪才”。一次游嵩山少林寺,人们见之,惊呼“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看来,姚广孝是一个相貌极丑陋、行为极怪谲的和尚。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下令“通儒书僧”礼部应试,姚广孝亦在被召之列。但他不愿做官,因为青年时期,他曾帮助朱元境夺天下做过一些事,朱皇帝便御赐给他一件僧袍姚广孝继续其云游生涯。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孝慈高皇后马娘娘驾崩,被封在各地为王的诸皇子均来南京奔丧,姚广孝(时年48岁)亦被召为皇后“诵经”。此间,他得以结识燕王朱棣(时年23岁),两人“与语甚合”建立了“友谊”。丧事后,朱棣请他偕行北上,到燕京(当时名称,后改为北京)主持庆寿寺。朱元璋死后,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惠帝立,以削藩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燕王朱棣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姚广孝力劝朱棣起兵,他却认为叔叔要夺侄儿的皇位,取而代之,实“民心不顺”,大逆不道。迟迟下不了决心。姚广孝为其登坛占坛观天象,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天意如此,机不可失。”姚广孝又为朱棣出谋划策,日夜铸军器”,并招兵买马,“收材勇异能之士,练兵后苑中”。为掩人耳目,每操练时均令人敲击响器,畜鹅鸭乱其声”。经过一番策划、准备,朱棣终于按捺不住发兵南征,把“留辅太子”、稳定后方的重任统统交给了姚广孝。燕王朱棣按照姚广孝的意见建文元年(1399)“以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起靖难军”(史家又称为'靖难之役’。朱棣取得胜利,做了皇帝以后,十分感激姚广孝的辅佐,称“道衍未尝临战……论功以为第一”。拜姚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令其蓄发还俗,赏给宅第、美女。姚不受,仍常居僧寺,只“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朱棣还令姚广孝与解缙等修纂《永乐大典》委任为《重修太祖实录》监修。姚广孝年老病重时,朱棣还“车驾临视”赐以“金唾壶”。姚死后,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帝辍视朝二日”追赠“推诚辅国协谋”“荣禄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还赐葬北京房山县东北(朱棣生前为自己看好的风水宝地),亲自监修其神道墓碑。

(待续)全文8800字

作者简介

图片

       徐  忠  原淮安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淮安电视台台长、淮安市广电局副局长、市文化局副局长、淮阴行署文教局副局长等职。资深高级编辑。现年87岁。全国著名的党史及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专家。著有《童年周恩来》电视连续剧、《奔向春天——青年周恩来》《学生时代的周恩来》剧本,《青少年时期的邓颖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学习故事》等。其中《童年周恩来》已拍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并获“飞天奖”。《奔向春天——青年周恩来》获得国家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以拍摄成功已确定为献礼作品。徐忠还著有《中国古代文艺政策史》等。徐忠现在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淮安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淮安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淮安名人研究会顾问、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教授级研究员,获省“五个一”工程等大奖三项,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作者通联地址:江苏淮安市淮海北路113号(市委东大院内)634号小院 邮编:223001 电话:13861555469

   图片

                                  任韬先生为本公众号题名。

图片

北京著名回族篆刻家、诗人安德龙先生为本公众号篆刻。

图片

著名回族书法家、诗人虎啸先生为本公众号题名

图片 江苏省著名回族书法家、篆刻家,韩信书画院院长徐继方先生

 为本公众号题名 

《清风回音》2023第(618)期总第(620)期 2023713日发 

主       编 :金海锋  

电子信箱:qmjhf5230811@126.com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