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大连北溟子 2023-07-14 发布于辽宁

历史上,中国遭受过多次外国的侵略,这些侵略者从中国带走了无数的财富。例如,英法联军在洗劫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时,掠走了大批珍稀的艺术品;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也劫掠了大量的中国财物,据悉,仅黄金就达到了6000吨,其他的古董文物数量更是难以计数。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侵华日军

然而,除了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日本还对我国的书籍进行了掠夺!例如,日军占领南京后,曾对南京的各大图书馆进行了系统性的掠夺,据统计,被掠夺的图书达到近90万册。

日本侵华战争前夕,中国有4747个图书馆,但到1943年,中国图书馆的数量已降至940个,五分之四的图书馆不是被毁就是被清空。日本侵华期间,中国损失了40%的图书馆藏书。

中国的现代图书馆制度起始于1905年。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大省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图书馆,这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源。然而,这些图书馆在日本侵华期间几乎被全部毁灭,我国花了20多年攒存的宝贵图书被洗劫一空。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金陵大学中国文化学院被日军抢掠

最为令人震惊的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有计划地洗劫南京各图书馆,共掠夺图书897178册。据日中文献记载,日军甚至在进攻南京前,就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名为“中央分局(华中)沦陷区图书文献受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整理、运输抢来的图书,并编制抢来的图书目录。这一行为凸显了日军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蓄意破坏和掠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一个由15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立即成立,向所有进城部队的首长发出命令,要求他们与该特别委员会合作。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对南京图书馆的掠夺。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南京市立图书馆被日军抢掠一空

1938年1月22日,日军在劫掠完图书馆之后,特别委员会开始了对大约70个机构的书籍的审查工作。这些机构都是原国民政府的部门和机构,藏书众多,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此举显示出日军的行动并非随机破坏,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掠夺。

接下来,日军将从南京以及其他地区抢来的书籍运到主要地点集中,成立了一个“书籍整理委员会”对书籍进行整理。该组织从1938年3月6日到8月31日,对被掠夺的书籍进行了精细的分类整理,将其分为了11个类别,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他们行为的预谋性和系统性。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日军“图书委员会”所在地

日本军队不仅抢走了这些珍贵的书籍,还借此机会在日本国内建立了许多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东亚研究所、东亚地方病研究所、东亚经济研究所、东方文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所借助被掠夺的书籍,开展了针对中国文化、经济、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度研究,利用了中国的知识财富为自己服务。

可以说,日本军队对中国图书馆的洗劫并非简单的破坏,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文化掠夺。这种掠夺不仅损失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剥夺了中国人民接触和研究自己历史文化的机会,带来了长久且深远的影响。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日军炸毁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

日本掠夺书籍有其历史传统,从16世纪的丰臣秀吉时代开始,日本开始将掠夺书籍和文物作为其军事侵略的一部分。这一行为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达到了顶峰。日本对其掠夺书籍的行为毫不避讳,“中区分局沦陷区图书资料受理委员会”后更名为“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华中重建物资准备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和管理从中国掠夺的所有书籍和文物。

1945年10月,日本投降已经两个月,徐广平、周建仁、郑振铎等39名中国学者发表了公开信,要求日本归还从中国掠夺的所有书籍。然而,这一呼吁因为解放战争的爆发而受到阻,对此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延误。但战后一些日本的当事者无耻至极,开始否认日军的掠夺行为,甚至说是他们“拯救了战火下的中国文献”。

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后,对于要求日本归还书籍的呼声再次高涨。中国学界和公众对于追讨被掠夺书籍的热情持续不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以及日本方面的推诿等,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日本返还部分文化古物

在日本被盟军占领的期间,虽然向中国归还了158873册图书,但这只占被掠夺图书总量(2742108册)的6%。大部分被掠夺的书籍仍然在日本,未能回归中国。这是一个深深刺痛中国人民内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1946年3月20日,盟军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向日本政府中央联络室发出一份备忘录,其中详细列出了各个公共收藏和疏散图书的现址和状况。这份名为《关于公共收藏和疏散图书的现址和状况的文件》的备忘录,提到了一些在日本重要的书籍储藏点,包括宫内县宫城县(包括宫内县管理的皇宫博物院)、靖国神社、东京科学馆、东方艺术学校、坪内纪念戏剧博物馆、钱物博物馆、书法博物馆、东京帝国图书馆、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东京帝国大学史料编纂室、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日比谷图书馆、东洋文库以及东洋文化大学等,日本政府对此备忘录表示了认同。

90万册!日本用掠夺的中国书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国研究库

在日本的中国古籍

这些图书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亚洲文化和历史最好的数据库,人们可以在这些图书馆找到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书籍。其中,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拥有中国最古老、最珍贵的经典书籍,以及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的印刷经典古籍。这些馆藏不仅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远的历史,更使得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中国研究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但这也意味着,即便是中国的学者,也常常需要到日本,才能查阅这些无价的经典。

对于中国来说,图书馆是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宝库,是繁荣社会、普及知识、启迪思想的重要场所。战争中的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不仅剥夺了中国人民学习和研究的资源,也破坏了中国世代相传的文化和历史。虽然要求日本归还掠夺的我国书籍存在困难,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毕竟这是我们的文化,那些书籍只是暂存于日本而已!

对此,您怎么看,不妨留言讨论。

如果您觉得此文写的不错,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