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如何和八卦联系的

 至诚至德 2023-07-15 发布于广西

“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之道尽之矣。
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
《爱莲说》的周敦颐先生曾说过:“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段话我觉得是可以阐释上述邵夫子的文字的,意思是说,阳是因为动而开始产生的,动达到顶峰,极点,就又转为静,阴又由于静而产生,静达到顶峰又开始动。

同理,静之始,则柔生,静与柔同时而生,动之始,则刚生,动与刚同时而生,一刚一柔交则万物生,正所谓阴极复阳,阳极复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刚极而柔,柔极而刚,一阴一阳,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均为相因而生也!
天地的动静,邵雍先生认为,动静的根本在于天圆为动,地方为静,我们都知道,圆是动的表象,方是比较稳定的,方不能动,地球本身也是圆的,为何古人说地是方的,天圆地方,就天而言,其动是因为日月星辰的流转与四时的不息,无休无止,所以叫天圆;就地而言,日出东而没于西,有东西,既有南北,有了东西南北,即有了四方,所以叫地方是有根据和来源的,并不是古人对于观天象的局限性。
“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少者,谓之少阴。
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
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
大意是天地可以阴阳刚柔来统一概括,但是阴阳刚柔,也有大小多少之分,所以又有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太刚少刚,太柔少柔。

日,是阳的精华,所以太阳为日,在地就为火,先天八卦图中也以乾为日,乾之位在正南方。
月,是阴的精华,得到日的照耀而有光,所以太阴为月,在地则为水,先天八卦图中也以兑为月,位于东南方。
星,日的余光照耀而有些许光,所以称少阳,故少阳为星,在地则为石,先天八卦图中以离为星,位于正东方。
辰,常常无光照耀,所以称少阴,故少阴为辰,在地则为土,先天八卦图中以震为辰,位于东北方。
水,普天之下至柔之物,上善若水,止于至善,所以水称太柔,在天与月相对应,故有水月洞天之说,在先天八卦图中以坤为水,位于正北方。
火,世间至刚之物,其性炎烈,所以火称太刚,在天与日相对应,在先天八卦图中以艮为火,位于西北方。
土,其性缓柔,所以土称少柔,在天与辰相对应,在先天八卦图中以坎为土,位于正西方。
石,为刚物,其性坚硬,所以石称少刚,在天与星相对应,在先天八卦图中以巽为石,位于西南方。
具体指向方位也可参见下图:



综合来看,阴阳刚柔四象,又延伸出来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刚太柔,少刚少柔,与八卦也一一对应,其日月星辰为天之四象,水土火石地之四体,四象四体为先天,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五行为后天,所以先天为本体,后天为致用,基本上都融合了易经的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精髓,进一步证明了邵雍在易学上高深的造诣。


结合上一篇,对天地,阴阳,动静,刚柔,方圆都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总结如下,阳代表天,阴代表地,天的表象是日月星辰,也就是二太二少(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地的表象是水火土石,也就是二太二少(太柔太刚,少柔少刚)。所谓天之道,即为日月星辰之道,天之用,即为日月星辰之用,亦即寒暑昼夜、四时之用;地之道,即为水土火石之道,地之用,即为雨风露雷之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