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ε28天人相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7-15 发布于山东

病有内伤外感之别,本篇推文将在外感淫邪的基础之上继续参详天人相应问题。

先附录原文如下: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一、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植物顺应四时之次,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序。

由于春夏秋冬四时中的“夏”又可细分为夏和长夏,故天又有四时五季之别,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五季应五行,春应木行,夏应火行,长夏应土行,秋应金行,水应火行。

何谓“行”?许慎《说文解字》解曰:“行,人之步趋也。”“五行”指谓的又是什么呢?其并非木火土金水之五材或五种物质要素之谓,而是指谓的“阴阳不测谓之神”的历时性发展状态,神者,据《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故无论在天之气,还是在地之形,皆属形而上者,而非万物之形而下者。

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以在地成形的“形而上”方式来表示神气的历时性存在状态。

木行者,表示神气的展放状态。火行者,表示神气的上升状态。土形者,表示神气的平衡或转化状态。金行者,表示神气的敛收状态。水行者,表示神气的下降状态。

如果以手势表示的话,可图示如下:

木火土金水,乃神在地成形之五行,寒暑燥湿风,乃神在天为气之五气。

春木应风气,夏火应暑气,长夏土应湿气,秋金应燥气,冬水应寒气。

无论是木火土金水,还是寒暑燥湿风,皆是神气出入升降之表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岐伯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分植物和动物,植物言生长化收藏,动物言生长壮老已,皆以气之“升降出入”为内在机理。

为资理解,特附图如下:

二、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天地有五行五气,《素问·咳论》岐伯讲:“人与天地相参。”相应地,则人有五脏五气及五志。

人有五脏,肝为木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肾为水脏。

五脏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又化生五志,肝气在志为怒,心气在志为喜,脾气在志为忧(本篇大论下文讲脾气在志为思),肺气在志为悲(本篇大论下文讲肺气在志为忧),肾气在志为恐。

以上为天地人三气之常,但是,偏阴偏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则伤。

何以为伤?明日继续参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