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昵称散步收藏 2023-07-15 发布于上海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所以也称之为建文帝。即位不久建文帝就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以《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由,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开门迎降,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靖难之役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历史,甚至让中国由此也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会。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那么会说靖难之役会让中国由此失去领先世界的机会呢?因为靖难之役的结果对明朝的改变不可谓不大,甚至是转折性、决定性的。抛开四年战争的消耗及朱棣由于得位不正采取的许多极端措施对明朝的影响外,最最关键的是公元1421年,朱棣把明朝首都由靠近沿海的南京迁到了北京。由于中央政府远离大洋,明朝政府的目光眼光也由紧盯北方、远望大洋,逐渐的转向了死死盯住漠北,至嘉庆年间海禁政策的高度强化,从此明朝政府的眼光完全从大洋挪开,而把目光全部的放在了长城之上。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众所周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王朝以来,中国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不是在关中就是在中原,基本远离大海。这对于以农耕社会为主,还没有近代科技技术的古代,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管理和发展,集中力量抵御外敌入侵是极为重要的。即便如此,自秦始皇起很多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没有把眼光离开过海洋,中国也并非如大家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大陆国家。而几千年来,经过秦始皇、汉武帝、吴太祖等等的开拓,之后的中国迎来了长达1300余年的航海盛世,涌现出东晋法显疑似远航到美洲,元朝汪大渊发现澳大利亚,以及郑和下西洋等世界级航海奇迹。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更有甚者,三国的东吴大帝孙权则派卫温与诸葛直出海东征到达台湾,中国人首次对台湾实施了管辖(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考古学家在台北发现东吴时期砌筑城郭的4块掌印砖,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每征服一地,必“治城郭,置楼台”。),开始了对台湾的开化,也是他们的到来,让台湾逐步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宋代更是凭借海上丝绸之路,使得宋朝的商品经济极度的发达,甚至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的种子已经在宋朝萌芽,当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哪怕真的有,过早到来的资本主义的种子注定会在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环境下夭折,无法生长成后来西欧的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宋朝凭借着靠近海洋的优势,发展出了极度发达文明的社会。可惜的是东吴和两宋由于没有中原国土,就失去了拥有大规模骑兵的能力和北方燕山长城等的屏障,在冷兵器时代,这基本注定了被北方拥有强大骑兵政权吞并的结果。即便如此,东吴也是三国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这还是由于东吴统治者孙皓暴虐治国所至,而南宋这个偏安一隅的朝廷则抵抗强大的蒙古铁骑达半个世纪,由此可见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明朝,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南方农民起义向北进发,最终建立王朝的朝代。在明朝建立初期就经历过鄱阳湖水战等大战,水师力量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得以凸显。虽然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实行了海禁,但那是因为建国时期应对张士城、方国珍余党导倭寇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的需要。到了朱棣掌控政权之后的第三年,比西方大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历经永乐、宣德(明宣宗反对郑和下西洋)两朝近30年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拉开帷幕,由此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中国舰队的航迹迹遍布西太平洋,印度洋,中国人的足迹也踏上了南亚、东南亚、红海沿岸以及东非等等地方,同时也恢复了中国对南洋诸岛的管辖。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可惜的是朱棣夺得政权之后,由于朱棣在靖难之役前作为燕王驻守北平,他的根基也在北平,而他在南京称帝后,又遇到几次建文余党的刺杀,所以永乐元年朱棣就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并开始修建王宫,为迁都做准备。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由靖难之役引发的迁都,却深深的让中国的历史拐了个弯,把中国人的眼光硬生生的从海洋拉回到了内陆。迁都12年后的1433年,也就是宣德八年,随着郑和的病逝,中国人远赴大洋的脚步也就戛然而止。更随着嘉靖年间海禁的高度强化,中国领先于世界的大航海的灯光也随之熄灭,中国人的脚步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彻底的消失在了世界大洋中,遗憾的与半个多世纪后随之而来的世界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更别说对大洋和世界的探索和征服了。

让中国失去领先世界的战争——靖难之役

与此相对应的是半个世纪以后,世界大航海时代却拉开了帷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等海上强国纷纷登场,他们通过大航海探索世界,强化贸易,对世界的掠夺和瓜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由于大航海的到来,西欧各国或对货物贸易运输的需要,由贸易产生的商品需求的激增,以及远洋航海技术的需要,甚至是用于掠夺战争对先进武器的需要,西欧由此发展出了各种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武器,使得西方列强在未来的几百年,拥有了对世界碾压性的实力。

当世界强国由陆上强国逐渐被海洋强国所取代的时候,中国却在这个时候拐了个弯,由海洋转回到了内陆,由此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会。而退出海洋几百年的中国,由于不能通过远洋航行走出国门,去了解和接触急剧发展和变化的世界,沉醉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逐渐的落后于世界,失去了极为重要的领先世界的机会,真的让人扼腕叹息。而让中国离开海洋,闭关锁国真正的源头,不是我们所说的清朝的闭关锁国,也不是明朝的所谓海禁,而是一场明朝的皇位争夺战——靖难之役,以及靖难之役胜利后的朱棣的迁都。假如没有朱棣的迁都,当时东南沿海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其他各个角度看,南京完全有作为帝国中心的实力,而明朝政府因为在南京也不会海禁,而是必定会重视海洋,持续的发展自己的海军及远洋船队,也会更早的接触刚刚涉足大洋发展起来的西欧各国。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也许有人会说,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大航海目的不一样,所以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不会产生像西方的大航海那样以贸易甚至掠夺为主的效益。但是我想说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确实不是对外贸易和掠夺,但是只要随着明朝大航海的持续和深入,远洋航海必然会在后来转而走向贸易,甚至对其他地方领土财富的要求。我们也许可以假设一下,当某一天中国的远洋船队遇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远洋船队后,东西方早了几百年深深的碰撞在一起。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贸易思想会得到改变,哥伦布也不会到了美洲大陆而以为到了印度,而是早早的来到了中国。或许中国人也会更早的到了非洲、太平洋诸岛甚至美洲。当世界大航海时代,如果中国没有退出海洋,凭借当时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又有广袤的物产丰富的强盛的国家作为后盾,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后来的海上强国是不能和中国在海上抗衡的,那么整个世界的历史就会完全改写,中国也不会经历后面几百年的屈辱,而是会以东方巨人的身份一直俯视着世界。

最后想说的是,我这里的观点是明朝如果没有靖难之役,进而迁都北京为先题条件对世界后来几百年的一种判断,一种假设。相信也有人会怼我,你说中国后来落后于世界,那是因为明朝迁都北京,那么新中国定都北京,你是不是别有用心,有所映射啊。这里我想声明一下,明朝定都北京的时候,世界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还没开始,世界各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是片面和不足的。而定都北京让明朝政府的目光脱离了海洋,失去了了解世界和发现世界的脚步。这就好比刮彩票,别人忙着刮彩票的时候,你连彩票都不知道,这当然会失去很多。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世界各地已经深深的交融在一起,中国的大门在清朝早已已经硬生生的被列强所踹开,世界是怎么样的,已经完整的明白无误的摆在你面前,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做的是立足本国,努力发展自己进而奋力追赶世界,直至追上和领先世界。

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我们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追赶上了世界的脚步,我们新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弥补了以前我们几百年的过失,中华民族俯视世界的时代也必将马上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