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香吉安

 新用户1329AiGw 2023-07-15 发布于云南

夏香吉安

芒种一过,天南地北的农人心急火燎地插稻秧割夏麦,忙忙碌碌的景象之中,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午月特有的芬芳,也开始在热烘烘的空气里弥漫开来。粉红荷花的馨香一阵阵扑鼻,茉莉、缅桂的碧绿密叶间,微绽的花朵洁白如玉,羞答答地如梦初醒,逸散出馥郁的香气,把人心浸润得软软的。蝉和蟋蟀也被花香迷醉了,不知疲倦地鸣唱,叫得一地星光散乱,人也久久难以入寐,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时间并没有因为饱吮夏花香气而放慢脚步,很快,农历五月端午就要到来了。雨水与躁热激荡出来的溽暑中,蛇虫纷纷爬出巢穴到处游走,成群的鼠蚁兴奋地四下活动,看不见的妖魔鬼怪蠢蠢欲动,瘟疫也想要趁机兴风作浪。只是它们高兴得太早了点,人世间恰得其时地开始飘散出避邪驱瘴的吉祥香气,到处弥漫起浓烈的艾草香、清淡的菖蒲香、苦辛的雄黄香,当然还有油润的鸭蛋香、酸涩的青梅香、清新的粽叶香……人们喜欢浩荡的夏香,不止是气味芬芳,还因为各种香气充满了神性的力量,能够带来祥瑞平安。端午前后,扑面而来的香气,不仅沁润肺腑令人愉悦,而且这些温热安吉的香味,还妥贴地让人们的身心得到庇佑与安宁。许多人家在房门贴上镇妖驱魔的钟馗、张天师画像,还把艾叶、菖蒲挂在了门楣上。从古代开始,人们为对付蛇、蜈蚣、蝎子、蜥蜴、蟾蜍滋生出来的五毒,找到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在端午时节用来驱恶虫散阴毒,故将其称作“天中五瑞”。民间认为菖蒲是灵草,为天中五瑞之首,而艾草则能“灸百病,杀鬼邪”,毒物见到了,会吓得纷纷逃遁。人们就用药味十足的艾草枝叶,配上形似长剑的菖蒲叶子,还有味道辛辣的蒜头,悬挂在门楣上,用来除邪祛疫。石榴花、龙船花在端午正值花期,花瓣均可入药,极具清热解毒的功效。古代女子喜欢将石榴花簪在发髻间,既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俊俏,又假借石榴花的艳丽火红来辟邪护身。现今的滇南蒙自坝子,石榴林无边无际,一到夏天,碧绿的枝叶间,燃亮了数不清的灯盏,热烈地映红了大地。女子们已不戴花添色,以求消灾辟邪,却喜爱捡拾石榴落英,将花瓣剥开除去花蕊,留下花萼焯水,再用清水漂洗、浸泡,把苦涩味去掉后,可以烹炒成口感爽脆的花馔,这是一道清热解毒的夏季美味。

我记得少年时代,插艾是极讲究的。母亲先要将菖蒲叶作些修整,剪成宝剑模样,再把蒲剑与新鲜艾草用红绳绑成一束,另外用一根麻线将一个大蒜头拴上去。母亲告诉我说,一定得记住单为阳双为阴,艾草、菖蒲必须挂单不挂双,艾草要五枝,蒲剑也要五把,这样正好应了五月初五是端午。如此准备妥当后,这才让我抬来木凳,站到凳子上面把艾草、菖蒲和蒜头悬挂在门头上。一眼看上去,艾草青绿,菖蒲笔直如剑,蒜头饱满硕实,药香缕缕不绝地弥散在家门口。接下来,母亲将晒得八九分干的艾蒿捆好,让我擦着火柴点燃,由她手持艾草把,弓着身在家中慢慢游走,火苗明灭,轻烟袅袅,门后、墙角、床头、床脚……每个角落都燎熏一遍,直到满屋青烟缭绕,充斥着一股浓烈苦香,闻久了甚至有凉凉麻麻的感觉直钻大脑,这才算是把屋子熏好了。然后,母亲还要沿着家里家外的墙根脚,仔细地洒上一遍雄黄水。
那个时候,大人小孩都没见过什么瓶装香水。但喜欢香味是女子的天性,那些女孩子自然有法子,那就是自己缝制香包。从古到今,端午节前后有佩戴香包的习俗,有清香、驱虫、避瘟的功效,“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这也是预防瘟疫的一种方法。屈原曾在《离骚》中写过:“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佩就是佩帏,既指的是香包,也含有佩带之意,全句的意思就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身上带着香包,走路时,就会有幽幽香气如影随行。香包古代亦称“香囊”,大多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在彩绸上刺绣图案纹饰,再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绣囊,内装多种气味芳香的中草药研末,可作装饰衣着、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之用,兼有驱邪擗欹、祛暑醒神功效,是亲友间馈赠的礼物,相恋男女更是会把香包当作爱的信物互赠。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每年到了仲夏时节,课间休息或放学以后,就会看到三五个女生围坐在一起,像些活泼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笑着,用花花绿绿的碎布头,兴奋地手工缝制香囊。那些炎热的时日里,总能看到爱美的女生们,胸前挂着各种形状的自制香包,有的女生还会与众不同地把小巧玲珑的香包系在手腕处。随身携带了香包的女生们,手挽手结伴从旁边经过时,清凉好闻的香味,随着银铃般的笑声,飘出很远很远,让一个个正在变声的男生怦然心动。后来,过了很多年,开始有了花露水,香水也慢慢地出现在生活中,并且品种越来越多,香包就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夏香越来越丰富浓郁,端午节就越来越近了。刚采摘下来的鲜绿粽叶,散发着淡淡的草本清香,鲜亮地出现在市场上。于是,有人家早早地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吃粽子的欢乐氛围中,总会有一个诗人忧郁的身影闪现,那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他遭贵族排挤和小人诽谤,先后两次被放逐。在艰辛困顿的流放中,他写下了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离骚》;以异常神奇丰富的想象力,借天问道、叩问现实,向上苍发出《天问》;在祭歌基础上提炼而成的《九歌》,塑造了优美妖娆、庄重典雅的云中君、湘君、湘夫人诸神形象。后来秦军攻破楚都,忧国忧民的屈原闻讯后,悲愤交加,哭号着写下绝笔之作《怀沙》,然后抱石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了自己的理想。屈原投江后,百姓纷纷涌到江边沿水招魂,并驾舟前去打捞,有渔夫将饭团投入江中,希望能够喂饱鱼虾,祈求鱼虾不要蚕食屈原的身体。但饭团又被蛟龙吞食,于是人们赶紧用楝叶包住饭团,外缠彩丝投下江去,蛟龙畏之不食,这种饭团慢慢地演变成了粽子。诗歌让屈原成为伟大的诗人,民间传说则让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端午神灵,因他而有了沿袭至今的食粽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不过,许多中国人生活可能没有诗歌,也从来没有读过屈原,但是,他们一样的要过端午节,更少不了吃粽子,这是老祖宗们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民俗家黄永松老先生曾说过:传统意味着延续火种,而非崇拜灰烬。”我们现在过端午,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抒发怀旧的情绪,更是为了延续家庭生活的温馨,牵连和珍惜着亲友间的挂念,让大家年年端午心有所依,身有所归,神思一片安宁。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不擅长用言语直接表达爱,总习惯把对家人的惦记寄托在食物里面,我们家也不例外,平时是热腾腾的饭菜,到了端午节,就是一只只由粽叶包裹一粒粒白色糯米而成的柔情粽子,一口咬下去,粘粘糯糯,缠缠绵绵,回味悠长。如今,江河湖泊上龙舟竞渡的场面冷落多了,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地堆放在超市里售卖,端午节亲情洋溢的传统氛围,却无可奈何地日渐消淡。然而,粽子仍然是我最深刻的端午记忆,非但不会泯灭,保存在生命之中鲜明如故的粽香,随着时光久远,还变得愈加醇厚。只要端午差不多要到来时,常常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粽香,少时老家灶台上湿热的端午味道,又在心头氤氲缭绕。这几十年走过来,我吃过各种各样形状和口味的粽子,但最香最美的,还是母亲亲手包出来的白净糯米粽。那些年,端午的头天,母亲会提前淘洗好糯米,泡在大盆里。肥阔新绿的粽叶,也是早早地洗净,浸泡在水中已经一两天了,愈发显得青绿油亮。母亲还会准备好细麻绳,或者把新鲜的棕叶仔细地撕成条状,到时当作捆扎粽子的绳索用。吃过晚饭后,母亲顾不上稍事休息,就开始忙碌起来。她挽起手袖,洗净双手,稳稳地坐下来,从盆里拿起两三片粽叶重叠、摆平,双手灵活地卷起叶片,折叠成一个小漏斗的形状,然后抓两把泡得膨胀的糯米放入,右手压实白胖的米粒,把预留好长短的粽叶折过来,拿条状的棕叶或是细麻绳使劲绑扎结实,动作既快又沉稳,一气呵成,一只四角粽很快就包好了。母亲包的粽子,不夹豆沙、咸肉、蛋黄等馅料,也不用花生、红枣、莲子等作吉祥点缀,都是原汁原味的纯糯米粽子。一个个棱角分明、饱满结实的粽子包好以后,就放到一只大桶里面用水浸泡着。剩下的事,就交接给了父亲。半夜的时候,父亲轻手轻脚地起了床,进厨房生火起灶,将粽子成对成串码放在大铁锅里,用猛火将水烧沸,煮上个把小时后,改用文火慢慢地焖着,缕缕蒸汽透过木锅盖缝飘散出来。我们弟兄几个天亮时醒来,一睁开眼,就闻到整个家里飘荡着糯米和粽叶相互交融的湿润香味。起床急急忙忙洗漱后,满怀欣喜之情,喉头耸动,吞咽着口水,迫不及待地解开暗绿的粽叶,剥出莹白微黄的糯米粽子,蘸上点红糖或是白糖,有时也会蘸点野蜂蜜,一口咬下去,顿时满嘴都是粽叶的清新气息和糯米特别的米香。在自己的家里,越是朴素简单的食物,就越能吃出纯粹可口的真味。一旁的母亲,什么也不说地看着我们贪吃的样子,脸上露出满意而慈祥的微笑。如今只要回想起母亲在昏黄的灯下亲手包裹,父亲凌晨起床烧灶煮熟的粽子,唇齿间就仿佛又生出香、甜、软、糯的滋味,粘润,绵柔,黏滑,让人回味无穷,一瞬间,灶间柴火蔓延出的滚烫感,熟悉的粽叶清香,糯米浓浓的味道,又一次萦绕回荡着将我紧紧包围

然而,仁慈的父母却已经永远离开我们,悄然驾鹤西游好多年了。我们兄弟几个,再也吃不到真正盈溢着家的味道的粽子了。轰轰烈烈的夏香,一如既往地笼罩着茫茫世间,过世的父母长眠在另外一个清寂的世界里,端午竟成了人间难以消释的一缕愁绪,想念着糯米原味粽子的纯正滋味,想念着曾经的宁静岁月和温暖烟火,我顿时心如刀锉,忍不住悲伤地思念起遥远天国里的父亲和母亲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