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破酥包子

 xxjjsdt 2023-07-15 发布于江苏
我第一次知道破酥包子还是去年夏天去昆明,和老同学杨老虎本来约在中午会面,后来他一早打电话来说他要去大观楼办事,可以在那儿碰头。
二十多年没见,可是互相一眼都认了出来,老同学就是老同学,一点都不生分。他到公园旁边的小店买了一大袋包子,对我说这是昆明最好吃的包子,然后递给我两个,让我尝尝。味道确实很好,但是怎么个好法我其实并不清楚,他也没有给我做介绍。
之后他带我吃了好多种云南特色小吃,可离开昆明后我居然对包子念念不忘,那种唇齿留香的滋味让我即使在吃饱了的时候还有食欲。
这次又到大观楼,吃包子就不是无意而是有心了。我到那个小店买了五六种风味的,要挨个吃一遍。随便抓起一个包子吃,包子皮一层层像酥皮似的,既软又酥,甚至可以像花瓣般一片片地撕开来,真的是好吃又有趣。

每个地方的小吃都是当地百姓生活的微缩,探究小吃的来源,是走进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于是,我便留心起了破酥包子的来历。
破酥包子是昆明的传统小吃,有甜有咸,所谓破酥主要是指它的皮中加入了猪油,包的时候不太好包,顶部容易破。据说这种包子起源于1903年。当年玉溪有个叫赖八的人,在昆明翠湖附近开了间铺面不大的包子铺“少白楼”。有一天一位老人带着小孙子去买包子,店小二将包子装好递给老人家。这位老人闻着包子很香,就随手拿了一个给小孙子吃,不料小孙子没有接住,包子掉在地上,包子瞬间裂破,包子皮更是摔成了七八瓣。小孙子一见包子被摔得粉碎,就哇哇大哭起来。这时许多人围过来观看,都很惊奇——这包子破酥得这么厉害呀!这时老板赖八走上前来,也觉得惊奇,就又拿了一个包子给了小孩。从此,他就抓住了这个商机,打出招牌专卖“破酥包子”。
这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破酥包子里面的讲究还真不少。店里的师傅说,好吃的原因首先是发面不同,他们向来不用碱和酵母,而是采用传统方法用老面发酵,皮坯使用的是低筋精白面粉,经充分发酵,再用上等熟猪油与面团共制成酥层,馅心则有很多品种,甜咸都有。
我第一次吃的香菇肉包就非常经典。香菇粒、猪肉粒加酱油拌制馅料,经过高温蒸制,猪肉渗透了香菇的气味,香菇则吸收了猪肉的油脂,酱油的着色与调味,使两种食材交融一体。师傅说,包子蒸制时很考究火候,要用旺火猛催,一挥而就,这样蒸出来的包子丰满洁白,收口微开,香气四溢。热乎乎的包子吃在嘴里,暖在心上。因为包子皮是层层重叠在一起,所以口感香滑酥软,层次分明,馅料香味四溢,油而不腻,给人一种不咀嚼就实时融化之感。
若是甜馅,最经典的是云腿蜜的。云腿鲜咸,白糖及蜂蜜甜而不腻,甜不压咸,先甜后咸,相得益彰。
破酥包子让我想到新疆的油塔子。我有一年去南疆的且末县出差,在县城的一个小店吃过油塔子,至今难忘那个美味。这两种面点的相似之处是和面的时候里面都是要加入荤油,不同的是,破酥包子是用猪油,油塔子是用羊油。一个大西北,一个大西南,破酥包子或者油塔子,不知道是互相借鉴还是异曲同工。
太阳底下,神奇的事情还多呢,你说是吧?只要你愿意走出门,怀有一颗天真的好奇心,你就可以在平淡中遇到惊喜,在无意中从你尘封的记忆中打捞出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