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营镇名村之陆营人文

 熊向阳文集 2023-07-15 发布于湖北

很少有人知道陆营高中,从陆营高中走出去的人才,现在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多人成为各级领导或企业家,艺术人才更是举不胜数。

如果说上几篇是陆营经济生活画面的话,那么本篇是陆营的精彩华章。一个地方的发展靠的是人文力量,这力量来自于人才。地方重视人才发展人文,这个地方就有活力,就有希望。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得益于人文底蕴的深厚积淀,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传统文化包括民俗风情、地方方言、民间文艺,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植根于百姓烟火之中。百姓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说的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发扬创新,创新才有未来。

陆营高中成立于1969年,校址就在现在初中部这个地方。陆营高中校长是胡廷章,教导主任是党玉明,教师有吕登阁、白英瑞、朱德照、高合英、高金华、王介仁、张林、李晓林、鲜化远、闫全奇、王书臣、王有芝、白奇新、李尊三等,汇集了那时候的顶尖力量,都是文学大儒。陆营高中招收有200多人,在县区域内是凤毛麟角,陆营名噪一时,响彻四方。70年代走出来一个大学生,那都是奇迹,高中生是少之又少,那个时候的高中生就可以进政府单位了。

陆营高中,虽然只存在了七八年,但是培养了优秀的人才,国家部门下来直接招生,包括航空航天、部队、各级部门。上学是一种出路,当兵也是一种出路。陆营大部分人才都在部队上,那个时候,父亲学习成绩好,由于体重偏瘦,没有验上也成为遗憾,现在他的同学们都是各级领导。

陆营高中解体以后,教师都被南阳挖跑,或是去五中,或者是去了八中,他们都成了南阳各个学校的教授,鲜化远成了县教育局局长,吕登阁老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南阳文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而现在,南阳除了南阳理工比较有名,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学。就是放眼整个河南,985,211的学校也仅有郑州大学一处。而河南的生源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了河南的滞后发展,当然,这是政策导向。

陆营高中解体以后,潦河高中崛起,就是原八中,也成了我这个时代向往的学府,复读了几年,与之失之交臂。如果那个时候报中师中专的话,我早就成了一位人民教师,直到1996年还包分配。陆营中学占地三十亩,有一半是陆营小学的地,教办室占的也是小学的地盘。陆营中学第一任校长是宋照全,第二任是闫恒宪,第三任是赵显刚,第四任是方超林,现在是吕钦。我那时候上学的时候,校长是闫恒宪,总务闫培伦。那个时候正是高峰期的时候,生源多,师资力量雄厚。三一班班主任唐梅平,三二班班主任王相林,三三班班主任张士龙,三四班班主任张喜贵,三一班和三四班优秀学生最多,学习氛围好,是陆营的标杆。其他村中学的学生都集中到陆营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村里的联中都差不多解散了。记得有数学老师庄中玉,化学老师马长富,英语老师闫哲、闫胜显,物理老师是华德普,几何老师周亚中,会看骨科治脱臼,体育老师李迪,王铁庆、胡建志老师爱拉弦子,是个积极的文艺分子。历史老师李洪亮个矮人幽默,历史能当说书艺人讲,声情并茂,神采飞扬。那个时候学校食堂很多,学校里边有几个,学校操场旁边有几个,街上也有几处都是私人承包,操场旁边的大概叫王洪全,正对学校门口是李子和,生意最好。那时候都用麦子换饭票,有二两三两半斤一斤。馒头稀饭面条,其他的有油条、糊辣汤、饺子、蒸面条和炒菜。我那时候吃够了就到街上去吃碗炝锅面,三块钱一碗,有肉丝,有鸡蛋。

最牛的是陆营小学,这样说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咱用实力证明。从陆营小学走出去的名人仅列举一些:如著名台湾诗人痖弦,试飞英雄黄炳新,原国防科工委某部少将政委马遂顺、现任中办调研局局长吕书正、原南阳日报副总编梁长洲、原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珍、西藏自治区建设局局长魏志家、原武汉101医院院长马勤典、南阳市人大副主席王清华、唐河县常务书记王荣建等等。现在镇政府的院子就是陆营小学的旧址,那时乡政府搬进去以后,分走了一半,小学搬出来扩了一半,后来小学联中合并办校,联中分出来以后,又占了小学一半,垒了一道墙。陆营小学成立于1935年秋,是吴会亭、陆景祥两位老师以古庙为址,创办初小班,收学生60人。这儿是座古庙,原先还有僧人,僧人不光念经,还会给人看病,香火也兴盛过。沙河对岸飞来堤还有座大禹庙,是镇水患的,过往船只商人都会去上香祭拜,乞求顺风顺水。1938年第一任校长马胜甫,教导主任王仓周,建立完全小学,命名为“安定小学”,占地10亩,校舍40间,教职工12人,学生200多人。1939年该死的日军逼近中原,省城开封的省立五小、六小先后迁至青华,其间陆营、冢头与当地学校合并,所以,冢头有省立五小,还有校徽,老一辈人都记得。到了1949年裴梅溪为教导主任,开办1~6年完全小学12个班,教职工17人,学生500多人。

1949年之后,校长有徐兴西、雷云和、胡西善、李武臣、贾胜远相继担任。到1958年陈风肖为校长,1~6年级20个班,教职工42人,学生1200多人,1958年秋开设大、中、小三个班的幼儿园,学生100多人。那时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现在都是爷爷、老爷级别了。1961年自然灾害,幼儿园停办。1962年撤区划社,公社搬进来,小学迁到东北角十三中校址,十三中已停办。1963年王明清担任校长,1963年“四清”开始,校长段秀富,教导主任王玉甫,12个班600多人。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两个小学老师的建议,教师回本大队,吕登阁为校长,马金富为教导主任。小学初中合办,共1100多人,那时叫“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没有教材,就学语录、练样办戏、参加劳动为主。1974年以前,马克胜任校长,王庆敏、王兰生为教导主任,还是学这三样。

1975年陆营小学办育红班,王庄大概是1978年后办育红班,我还上了几天,由于哄弟弟妹妹就没去了,后来八岁时直接上了一年级。成绩是语文66分数学62分体育85分音乐80分,那时满分都是100分,还好,都及格了,育红班是八零后的回忆呀!还有红领巾可以戴。1975年~1976年陆营小学校长是季兴军,马邦然为副校长。18个班1100多人,学那老三样。1977年~1982年马可胜为校长,学校步入正规,学前班纳入管理。

1982年,王敬宽任校长,马邦然为教导主任,小学初中分开。1984年,张丙中为校长,马邦然为教导主任。1984~1985年李银会为校长,马邦然为副校长。教职工36人,12个班,学生600多人,第一栋教学楼投入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开始。1985年秋,马邦然为校长,刘金保为教导主任1~5年级15个班800多人,教职工36人,这一年,学校通过普九验收。

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县一分为二,小学归卧龙区,受区教体局领导。1995年,马邦然为校长,马勤哲为教导主任。1~5年级15个班900多人,教职工42人。综合大楼动工,功能齐全,配备电脑32台。

2000年秋,季银河任校长,马勤哲为教导主任,学校从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1~6年级16个班1100多人,教职工47人,2003年中心幼儿园高质量建成,教育迎来春天。综合楼建成,硬件设施完善。这年5月学校大门新修,试飞英雄黄炳新到校作报告。2005年撤点并校,陆营小学下设三个校点——吕西、桂营、王宅,吕西校长李家陆,桂营校长王少向,王宅校长刘海俊。三校直接向陆营小学提供生源。2010年秋,马元成任校长,方兴彬为书记,吕志献为教导主任。2011年,六年级并入初中。之后,学校建小花园,改善厕所,铺砖,校园彩绘,食堂标准化,扶贫工作卡,获得几十次省市区表彰。2022年,王宅并入陆营小学。9月,六年级回归小学。中心幼儿园建于一中小操场,2023年2月搬离小学。

2023年2月6日申请新教学校,现在已建成一半,秋季投入使用,四层楼,功能更加完善强大。现在学校注重和谐发展,特色教学。现任校长马元成,在“双减”政策下注重素质教育,聘请胡春红、孟丽婷为舞蹈老师,开设兴趣班,聘请陆营武术协会会长叶德印教授太极拳。胡春红成立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积极探索教育理念、方法、师艺德风路径,成为素质教育的先行官。学校用广播、板报、宣传栏、文艺节目进行校风建设,坚持对于学生做广播体操,让孩子身心健康。装备教学多媒体一体机,对教师进行素质道德教育,学校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教育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进步带动教育发展,教育发展证明社会进步。以史为镜,览古照今。以史明理,可昭心智;以理励志,可启后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师风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的浪潮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以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腐蚀着环境,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但是学校是一方净土,这方净土一定要守住,否则就没有未来。大环境下,学生的真正分水岭已经落在了两个阶段,一是小学五年级,二是初中八年级,将有一半的人没有学上,提前分流,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乡村的孩子,当前形势下,学习仍然是唯一出路,这个唯一是更接近梦想的唯一。放假不是放松,需要放下手机弯道超车,永远要记住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是千锤百炼的真理。

陆营近几年的人文环境得到重视,逐步发展,乡村设立文化长廊,恢复大喇叭就是一种举措。这种举措有利于百姓凝聚力,向心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乡村文化建设并不是得到普遍的重视,有些村子只是表面工程,橱窗里只是列举口号,并没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文化更是被抛在一边。思想不转变,再怎么干都是徒劳,干一届混一届的思想就是懒政。乡村小镇是个牛鬼蛇神的地方,既藏龙卧虎又门道百出,想要得到百姓的夸奖,没有务实的态度,一切都是扯淡。百姓心中的一杆秤,早已撑出了斤两,只不过他们心里明白,并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处理乡村矛盾,需要从细节入手,去掉官老爷姿态。人性化执法,恰当的解释政策,合理的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乡村烟火最接地气,也最有生机,每个人置身其中,需要积极建言献策,乡村就大有奔头。一句话,务实、务实、再务实,细节、细节、再细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口碑以及政令执行的人性化才是为官者唯一的政绩。

美丽陆营,魅力陆营,田园陆营,生态陆营。我们祝福家乡的明天更美好,百姓越来越幸福,陆营越来越美丽,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小镇,加油!

图片

作者简介:熊向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曾任学校海风文学社编辑,北方文学研究所采编记者。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今日国土杂志》《西南文学》《鄂西北文学》《襄阳晚报》《荆门日报》《老人春秋》《中国乡村杂志》等。著有长篇小说《心灵秘境》,即将面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