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 | 作家李辉:每个人都可做口述历史

 老鄧子 2023-07-16 发布于海南

图片

       日前,作家李辉受邀参加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树论坛,三十多年副刊编辑工作让李辉结识了包括巴金、冰心、沈从文、萧乾、卞之琳、胡风、艾青、萧军、骆宾基、端木蕻良、聂绀弩、臧克家等诸多北京文化圈的老人。此次来津,李辉以全新随笔集《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为主题展开了演讲,一个个生动而独家的故事,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冯骥才先生的亮相更成为演讲的一大惊喜。

  冯骥才也在场边“偷听”

  这本《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中收录了李辉的22篇文章,写到了冯骥才、蒋梦麟、施蛰存、黄宗洛、黄宗江、郁风、戴望舒、冯雪峰、黄永玉、冯亦代、艾青、徐迟、黄宗英、董鼎山、董乐山、周扬、徐志摩、邵燕祥、何满子等诸多文人大家。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字在普通读者眼中,可能大多停留在纸面,不过在李辉口中,“乡下人”沈从文如何与徐志摩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徐志摩之死对沈从文一生的巨大影响;画家郁风如何在狱中用肥皂盒种小草,年近90岁仍裁剪友人赠送的东欧风格新衣的生活情趣;以及董鼎山、董乐山兄弟从亲密无间到晚年分道扬镳的无奈结局等,相当引人入胜。演讲现场,因为怕本人在场影响李辉讲述,冯骥才先生也在场边“偷听”。冯先生透露,最早与李辉相识时,自己还是职业篮球运动员,而李辉是一名体育记者,最终两人又在文化领域重逢。李辉的跨领域研究囊获了文学史、口述史、人类学,还有档案文献的收集,在冯骥才看来,李辉挽救了文献史中一部分非常鲜活的东西,他对五四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没有停留在学术层面,而是将他们的精神贯通了起来。

  心态越好的人越能长寿

  李辉与诸多中国文坛大咖相识时年纪尚轻,不过他却与冰心、沈从文、巴金等老先生们结成忘年交,甚至很多文人之间交往的珍贵信件、手稿,包括黄宗英、冰心、萧乾、郁风等文人,都选择交给李辉来处理,有的甚至没有交给自己的子女保管。谈及这些珍贵的信任,李辉坦言,其实这些老先生们对年轻人都非常好,当他们觉得你并非想通过他们发财,或者获得什么时,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虽然年龄与老先生们相差了几十岁,不过李辉发现,年龄并没有真的令他们衰老,心态越好的人越能长寿,“漫画家丁聪说,凡是吃红烧肉的人都长寿,他就是买书,在家看书,也不走路(终年93);杨宪益十几岁开始喝酒、抽烟,90岁之前没去过医院(终年94);黄永玉95了,还在写;杨苡今年99,打电话声音特别洪亮,一个小时不停的。有时候人的长寿基因也是很重要的。”与很多老人打交道的经历从未让李辉感受到代沟,相反他也建议年轻人应该多和老人聊天:“我劝大家,回到家里跟前辈们多聊一些故事,把故事存下来,留到你们的记忆里,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口述历史。如果能整理出来,那是最好的。”

文章来源:津滨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