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育的范畴、类比感想丨读《表象与本质》

 昵称28556420 2023-07-16 发布于河北
图片

PS:这是斯人读书会《表象与本质》共读的第二次读书笔记,作者幸子

1/
第二次读书笔记参考主题
——事件类比的机制
两个引导问题:
1、人们是如何通过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的?
2、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要素比较关键?

a 谈一下第一篇读书笔记的主题:事件类比机制

【上学真的有用吗?】

在传统的认知里,我一直以为上学等同于教育,上学期间从来没有老师解释过上学与教育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

于是我们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追问?

为什么上学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用到的微乎其微?

为什么书上学校教导我们真诚、互助、良善…却与真实的感受相背?

为什么一直坚守的责任、努力在现实生活中让人无奈又疑惑?

……

太多太多的疑惑藏在脑海纠缠,甚至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独自承受面对,尽自已所能去寻找答案。

所幸,自己的世界有孩子,他们像暗夜中的点点星光,引导自己摸索前进。

于是,从教养陪伴孩子、从事儿童阅读、读大量图画书、报课学习,走进《非暴力沟通》、简单基础的社会学、心理学…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着,遇到的书、人、事自动在拓宽,视野思维认识也随着提升。

前几天出差,躺在床上,脑海中的各种词汇与事件不断交织,漫延:

孩子、阅读、研学、学校、教育、出走、常老师、书、莫老师、小巫、心理密码、小伙伴、武治红、心理、身体、读书会、作业、自己……

一个一个点,一个一个想法就这样不断的纠缠碰撞,在脑海中清清楚楚的涌现,直到天明,感觉到有某些东西正在沉淀、发酵、变化,喜悦之情溢满心底。

b 分享你愿意分享的一切事物

翻开《书真的有用吗?》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就被作者对上学与教育的分析给吸引,打破了对上学与教育的认知。

心里开始反思假如上学的本质是为了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厂”,我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在这个大环境保护好自主学习力?保持质疑?

我和孩子又是否敢逆流而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2/

阅后即感:

思考是思维的前提,思维是能力的前提。当一个念头出来的时候,行为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某些变化,只是我们通常难以察觉。

思考能不能改变行为呢?不必问,当思考时,行为已经在变化的路上了,只是刮风下雨又阳光,日复日年复年,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许多东西在悄然生长。

by:老莫,2305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